本文为作者青丝妈妈原创,版权归个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家有小琴童一枚,学习钢琴刚好两年。闲暇之余想起陪孩子走过的学琴时光,颇有些感慨。
鉴于现在很多爸爸妈妈们都在纠结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去学钢琴(或其他乐器),也许我的这篇文章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小小的参考。
01想让孩子学钢琴,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心愿。
可能不少父母会有跟我有一样的执念: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艺术方面的学习,然后特别羡慕那些会唱歌跳舞,会弹钢琴拉小提琴的孩子。
心里想,等我以后有了孩子,我一定也要让TA去学钢琴。
然而,家里的猪队友”并不这么想:学什么钢琴啊,浪费钱!你以为你能培养出下一个朗朗、李云迪啊!”把书读好了才是正事。”你不要把你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他像我,一看就不怎么喜欢音乐。”……
我被怼了无数次,不知道又被气出了多少颗肌瘤和肿块,才换来了一句:那你让他去试试,他不喜欢你就不要强迫他!”
有多少家庭也这样,孩子不喜欢就别学了。”
4岁半,我家的儿子话还说不太利索的时候,我带着他走进了一家琴行。
听说我们是来免费试课的,老师的态度并不是很热情。带上孩子上了二楼,给他上了一节30分钟的试听课。
全程我在旁边,越听心越沉入谷底。
确实,孩子太小了,书本上的字一个都不认识,老师教授的内容,他似乎也很难理解。而且他从不主动跟老师交流,偶尔被动点着头,算是回应。
当然,我儿子那时候自身也有很大问题(隔代抚养,在很多方面都滞后于同龄小朋友)。
恹恹地回了家,我自己被结果打脸了。
02但我从来没有死心,只是在想着该如何劝动孩子爸爸,再给一次机会。
契机出现在我表妹身上,她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孩子的钢琴等级证书,小学五年级,七级,是我老家一个小山村镇上的孩子。
孩子爸爸看到了,冲口而出:***也在学钢琴啊?你表妹培养得不错!”我听出了一丝羡慕嫉妒恨的味道,赶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那要不要再让吉米去试试钢琴课?”
他沉默了几天,突然主动问儿子:吉米,你想学钢琴吗?”
很意外地,孩子竟然点了点头:想啊!我们幼儿园就有一台钢琴,老师有时候会弹琴给我们听。”
于是我们又一次走进了琴行。
还是上次那位老师,态度还是淡淡的(后来发现其实她性格就是这样,并不是针对我们)。
这次试课明显比两年前好了很多,吉米听得很认真,也能跟上老师的指导说明,老师似乎对他也有几分好感。
回到家,孩子自己宣布:我要跟着老师学钢琴!”
孩子爸爸连忙补充一句:你记住是你自己要学的啊!以后可别说不想学了,知道吗?”
我有些无语,才六岁多的孩子,你能指望他记住自己的初心”?就能坚持自己的初心”不动摇?
哎,反正我的心愿算是实现了,接下来就看孩子自己的表现了。
03开始几周还是蛮顺利的。
一周一次课,老师教的内容很简单,孩子几乎一学就会。
没上几次,就能弹出《玛丽有只小羊羔》了。
三个月以后,一些儿歌《我爱我的幼儿园》《上学歌》等他也学会了。
可是,我得知了一件喜事:钢琴老师怀孕了。
当过妈妈的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孕后期至少有两个月要休养待产,然后最起码半年的产假,然后宝宝还小…
我不可能让孩子停课半年,还不确定老师是不是一定会回来吧?(事实证明后来这个老师产后只回来上了十几天的课,就辞职了,说是宝宝没人带。)
虽然我对这个老师真的很满意,虽然孩子也很喜欢老师。
但我们还是换琴行、换老师了。(刚好附近有另一家琴行开业搞促销活动)
然后,大概半年多的时间,又换了4回老师。
不是我们想换,是新琴行留不住人才。小地方就是这样,钢琴师资也是个大问题。
我终于忍无可忍,坚持要这家琴行的创始人,也是一位钢琴老师,自己亲自教,这才彻底解决了老师的问题。
04从换老师事件,我也发现了老师对于孩子学琴效果的影响。
有的老师资历浅,教材衔接不合理;有的老师只顾进度,不重视基础;有的老师过于严厉,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
而且每个老师的教学方式和风格都有小小差异,孩子适应起来也需要时间。
我也是后来才明白,启蒙老师对于孩子学习钢琴的重要性。
主要是基础,以及兴趣。
启蒙老师如果没有狠抓基础,孩子一旦养成不正确的手型和习惯,以后改起来特别费时费力。
例如我家吉米,一直有折指、掌关节支撑和颤手腕等问题,反正靠我提醒他、吼他、批评他,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我不明白为什么老师也不怎么指出基础的问题(虽然我跟她沟通了好几次),毕竟我自己不专业。
陪练的时候,我有好几次很想大喊:Stop!stop!stop!
因为我觉得基础不好,一直用错误的方式在弹,学得越多,错的也只会越多。堆积的问题越来越多,改正起来难度就会越来越大。
但是孩子被老师洗脑”了,他很喜欢学钢琴,他要继续学钢琴。
在兴趣”这一块,我倒是很佩服现在的钢琴老师,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孩子特别喜欢她,特别愿意跟着她一起学。
05虽然吉米嘴上说喜欢钢琴,练起琴来却一点也不欢喜。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孩子练琴时间逐渐拉长。
一开始是20分钟,慢慢到30分钟、40分钟,最后固定在1个小时。以前每周允许他休息一天,现在必须天天练。
他越来越不乐意了。
只要我有一天懈怠,他绝对会偷懒。只要我在他练琴时稍加批评,他立马哽咽成宝哥哥。
还在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里写道:我只喜欢爸爸、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和妹妹,我不喜欢妈妈。”
我虽没有伤心成林妹妹,但是也是被寒了心。
他爸还火上浇油:你看看你都把孩子逼成什么样子了?别学了!明天就去琴行退学费!”
一开始我恨不得冲上去给他来一记佛山无影脚,次数多了我也麻木了:有本事你自己找人家去退,我懒得管。”
我是真的不想管了,再也不想陪练了。每天自己累得半死气得不行还被人记恨成坏妈妈。
他爱怎么弹怎么弹,想怎么弹怎么弹吧。
我只要求他每天必须练够40分钟,什么手型啊,折指啊,你自己看着办吧。
就这样,我对孩子弹钢琴,进入半放弃状态:反正我也不指望他走专业的钢琴道路,反正学费也交了大半年,反正他自己还想学。
那就这样学着吧,学到哪算哪。
06怎么我自己都觉得越写越像是一篇钢琴陪练的软文广告了?
大家放心,不是。
因为我家后续的发展是:没有了妈妈给自己制造压力,吉米反而凭自己内心的兴趣学出了一点成绩。
虽然不是很积极,但至少他做到了每天自觉坐到钢琴面前,弹够40分钟才出来。
手型等基础问题,虽然没有完全改正,但相比以前,好了很多。
主课和集体练习课从来没有缺过课,自己去自己回。
老师表扬他的次数越来越多。
每次去看琴行的汇报演出,也能感觉出吉米在同年龄段的孩子里,演奏效果是比较出色的。
而且跟我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他爸爸都吃醋了。)
我也从陪练”这件小事里,反省到了自己的错误:对于孩子,我要求过高、态度也不好。
其实,父母指出来的问题,孩子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但是任何缺点和习惯,改正起来都不是一朝一夕。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他也一直在默默努力。
只要肯给他时间,不要给他过多的压力,他的能力足以支撑他战胜困难。
作为父母,是给予他尝试的机会,多用爱的鼓励,守住学习的底线,然后,相信孩子。
错误的方式可能让孩子提早折翼,️让孩子学会飞翔的唯一方法是要他努力展开自己的翅膀。
学习钢琴如此,学习其他功课也如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