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关于保护儿童牙齿的两个误区,你中招了吗?

每天晚上,表姐家都会上演一场刷牙大战。

叮当,你该刷牙了。”表姐每到晚上九点,准时提醒8岁的小侄子刷牙。然而,这个小机灵鬼每次都能想出各种五花八门的理由拖延或者拒绝。比如:妈妈,我再玩十分钟;妈妈,我今天太困了,真的不能刷了;妈妈,我还要吃东西,我没吃饱。

若是碰上表姐心情好,还会和他周旋一会儿,耐着性子把他拖到卫生间,苦口婆心地劝说,可若是表姐遇到了烦心事没工夫忍耐,强硬让侄子马上刷牙,最后只能以叮当又哭又闹,姐夫上前劝阻收场。

当让孩子刷牙变成了一件需要斗智斗勇的事,那么他自然不会心甘情愿地主动去刷牙。关于保护儿童牙齿,父母普遍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要没长虫牙就说明牙齿健康;二是乳牙坏了还可以换,长了恒牙再保养。

其实,恒牙长得好,与一口健康的乳牙密切相关。对孩子来说,乳牙可以换,但是牙龈不能换。如果因为从小没有保护好牙齿而导致了牙龈问题,并不会因为换牙消失,反而会危害恒牙的健康成长。

所以,儿童的口腔护理要从长牙前就开始准备。具体有哪些环节呢?请记住以下几条建议:

1、宝宝出生后为他做牙龈按摩。每次喝奶后,用手或者纱布蘸一些温水,轻轻抚摸擦拭宝宝的牙龈,特别是最先长牙的那一面。

2、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后,就可以用婴儿专用牙刷、牙膏给他刷牙了。牙齿较少,每一颗牙刷3-5秒。牙齿较多时,刷牙时间增加到3分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一边喝奶一边入睡,因为奶水长期留在牙齿上,会增加患龋齿的几率。

3、每晚睡前刷一次牙,如果宝宝吃了甜食,那么要在吃完后立即刷牙。

4、一天牙膏的用量不超过一粒豌豆大小。

5、孩子在7岁前,由于手部精细动作发育还未达到能刷干净牙齿的程度,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认真刷牙,确保牙齿刷干净。此外,还要注意观察孩子牙齿的颜色,牙齿上有黄色或白色的斑点,是患龋齿的前兆。

当然,很多孩子都不愿意配合,如果父母强行为他刷牙,会引发强烈的抵触心理。在这里,我们介绍几个小妙招,帮助孩子接受刷牙,养成每天刷牙的好习惯。

1、培养刷牙的仪式感。全家人在每天同一时间一起刷牙,让孩子做小小监督员,监督大人按时刷牙。

2、邀请孩子为父母刷牙,让他感受到被尊重,觉得自己被需要,自然会主动认真地为父母刷牙。

3、组织一个家庭情景剧,让孩子扮演父母,玩偶充当他的孩子。假设他的孩子”吃了太多甜食,牙疼得脸都肿起来了,这时必须看牙医。家长扮演牙医的角色,把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慢慢渗透给孩子。

4、编一个故事,告诉孩子在白色的牙齿里住着一位牙齿仙子,她会让每个小朋友越来越漂亮。如果不按时刷牙,吃了太多甜食,牙齿上就会有黑色的洞,牙齿仙子就飞走了。

5、给孩子看关于牙齿的绘本、故事书。

最后,建议孩子1岁时,一定要带他看一次牙医,之后养成每半年看一次牙的习惯,孩子对看牙也就不陌生不抵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