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34岁还是孩子?”,溺爱下的巨婴尴尬了谁

34岁还是孩子?”,溺爱下的巨婴尴尬了谁

图片来自网络

2019年7月16日,有一则新闻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议:在南京,一位年过六旬的老父亲和已经34岁儿子发生争吵,争吵中,儿子还和他动了手。老父亲十多年前就送孩子到英国留学,儿子从英国留学回来后,还是给儿子买房、买车。然而,出人意料,儿子却海归啃老10年”。不可否认,家庭的溺爱让这个34岁的成年人习惯了依赖父母,习惯了向父母无节制地索取,最终沦为巨婴”。

图片来自网络

在家庭结构小型化的今天,许多家庭难以把握宠爱与溺爱之间的边界。习惯将对孩子欲望的满足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手段,习惯对孩子百依百顺,让一些小年轻在生理上早已成年,在心理上依然是一个巨婴”。

巨婴”是错位家庭教育的产物,和家庭经济状况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一些平民家庭尽管物质生活谈不上丰盈,依然也会培养出巨婴”。

巨婴

图片来自网络

大一新生宿舍楼里父母们喜气洋洋地忙着购买生活用具、整理床铺、洗洗涮涮。天之骄子”们要么卧躺在床,要么侧立于门前,和干得热火朝天的父母们开成了强烈的反差。你只管好好学习,什么都不用你干!”多少父母正在以爱”之名走上养育巨婴”的道路。

经常听到有些父母在家破口大骂:我怎么养了你这样一个白眼狼!”但其实,白眼狼的养成,和为人父母的你不无关系!

你得知道:为人父母,只能给孩子引路,却不能代替他们走路。

白眼狼

图片来自网络

每个孩子曾经都是想劳动、爱劳动的可爱孩子,都曾经有过自理、自立和服务他人的强烈动机。

一岁孩子想自己拿勺子吃饭;

二岁时他说想帮妈妈摆碗筷;

三岁时想自己洗袜子……

可为什么当他已经18岁,外出求学时,每月寄往家里的不是恋家的书信、不是学习的分享,而是一箱箱待洗的脏衣服?

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长大后的问题,往往源自幼年。

不要忘记德智体美”后面还有个劳”,只有这样才是让孩子真正的全面发展。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在幼年时期,只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培养一个生活小能手其实并不难。

比如,当孩子还没有洗碗池高的时候,总是想要帮忙洗碗,这时候不妨给他抬个凳子站在上头。刚开始时,他肯定洗不干净,甚至会打碎碗,但这有什么关系,孩子总得跨出第一步,参与到家务活动中来。所以当孩子抢着扫地、擦桌子的时候不妨放手,将这项工作”交给他。

当他成功地把你交给他的工作做完后,孩子就会获得一种能力上的满足感,我很能干!”

白眼狼

图片来自网络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可以逐渐从自我服务过渡到为家人、为他人服务,成长为一个开朗、积极、有自信、有责任感的人。

穷养富养,都不如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自立的人,来得重要。

学校教育永远替代不了家庭教育,家庭中父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成年后安身立命的支撑。与各位父母共勉!

我是Linda家庭育儿,儿女双全的职场宝妈一枚。

孩子爸爸是一名老师,这有助于我们探讨科学的育儿经。

养娃路上,有磕磕碰碰,更有烦恼快乐,让我们一起守护童心,

记录孩子成长路上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聆听和见证花开的时刻。

欢迎关注、点评和互动,你的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将是对我莫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