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两个月大的宝宝标准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怎样早教?
现在才想到要开始早教啊?早期教育从零岁就可以开始了。◎生理指标
满两岁时,男孩体重达9.9~15.2公斤,身长80.9~94.4厘米.女孩9.4~14.5公斤,身长79.9~93.0厘米。出牙16颗。头围约47厘米,胸围大于头围。
◎养育要点
饮食:
牛奶400~600毫升,鸡蛋一个,其他适当多于前半年量。
孩子出现偏食现象,不必过于在意,尝试开发其他食物,只要营养均衡即可。
每天安排三次正餐,上、下午各加一次零食。
加一些烤脆的馒头片、面包干和硬点心,增强咀嚼功能,利于牙齿生长。
零食不宜太甜、太油腻。
注意给孩子加水。按体重算,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水,除牛奶、饭中的水外,还要加一定量的水。
起居:
每天睡觉12~14小时,白天睡两次。
训练孩子自己吃饭、坐盆大小便、脱鞋、脱帽子。
选择优质儿童皮鞋,不要穿软底布鞋。
训练孩子用牙刷。
这时的孩子夜间尿床是普遍的,不必特意把孩子叫醒撒尿。
最好每天给孩子洗澡、换衣服。
游戏:
一岁半后,没有必要特别为孩子添加玩具,孩子更会玩以前玩过的玩具了。
孩子更喜欢听音乐,反复听自己熟悉的儿歌;
拿蜡笔在纸上画画也耐心了。
玩积木的时间也长了。
有滋有味地看画册。
爱好运动的孩子,可以给他买儿童车。
到宽敞的地方玩,父母尽量带孩子出去,即使散步也比被憋在家里游戏更有乐趣。
◎教养策略
孩子说话是在人与人的联系中学习的,给孩子创造好人与人进行联系所需要的环境,才能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总开着收音机、录音机,孩子不可能学会说话。
想让孩子学外语的父母,自己必须对孩子说外语。
让孩子自由游戏,不要轻易限制孩子的活动。尽可能给孩子各种玩具,使他们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这时的孩子,晚上睡觉前,最好有妈妈在旁边陪着。
只要有机会,就让孩子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也不要强迫孩子交出心爱的玩具,因为现在孩子还不能理解谦让。帮助孩子获得社会交往的经验。
◎发展指标
平稳地走路,初步学会双脚原地向上纵跳的动作。能说简单的话语,在成人指导下看懂简单的画面,喜欢图画;能区分物品的多与少,大与小;能摸索空间方位,认识前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自然现象。
孩子的破坏能力增强了,注意经常检查孩子的玩具,看看损坏的地方会不会割破手指或扎伤眼睛。
宝宝出生一个月长多少为正常
你说的身长值和体重值就很正常.即使过了一和月,他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反而宝宝的体重可能会稍微的下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担心.希望您的宝宝健康成长.
出生十二天的宝宝一次喝多少奶粉?
奶粉加量应该没问题,加到75吧,就是加半勺!我家宝宝如果给多了 就不喝,用舌头把奶嘴顶出来!
宝宝每次睡觉起来后都先给他喝水,喝完后如果他醒着就逗他玩一会再给他喝奶,如果他睡了就等他醒了再给他喝奶。喝水量为喝奶量的1/4,就是15-20ml。两次奶粉之间必须喝水,你这样每天只给喝一次是不行的!
六个月的男宝宝生长标准
体格生长发育的常用指标:
1.体重
正常小儿出生时体重平均约为3kg,出生后的前半年每月平均增长约0.7kg(700g),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约0.5kg,1周岁以后平均每年增加约2kg.临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小儿体重:
1~6个月 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7
7~12个月 体重(kg)=6+月龄×0.5
2岁~12岁 体重(kg)=年龄×2+8
体重可以反映小儿体格生长状况和衡量小儿营养情况,并且是临床用药量的主要依据。体重增长过快常见于肥胖症,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85%者为营养不良
2.身高
身高是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长度。3岁以下卧位测量身长,3岁以后站位测量身高。正常新生儿出生网站收集时身长平均约为50cm.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约生长25cm,其中前3个月约增长12cm.1岁时身长约75cm.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生长10cm. 2周岁后至青春期身高(长)增长平稳,每年约7cm.进入青春期,身高增长出现第二个高峰,其增长速率约为学龄期的2倍,持续2-3年。临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2岁后至12岁儿童的身高:
身高(cm)=年龄×7+70.
3.头围
自双眉弓上缘处,经过枕骨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
足月儿新生儿出生时头围约为34cm,出生后前3个月和后9个月各增长6cm,1周岁时约为46cm,2周岁时约为48cm,5周岁时约增长至50cm,15岁时接近成人,约为54~58cm.
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有关。头围小者提示脑发育不良或小头畸形。头围增长过速则常提示为脑积水和佝偻病后遗症。
4.胸围
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新生儿胸围平均约32cm.l~1.5岁时约44cm,接近头围,2岁后胸围渐大于头围。一般营养不良或缺少锻炼的小儿胸廓发育差。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小儿岁数减1.
5.囟门
囟门有前囟、后囟之分。前囟是额骨和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后囟是顶骨和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前囟的大小是指囟门对边中点间的连线距离,出生时前囟大小约为1.5~2cm,前囟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1岁~1.5岁)闭合。后囟在部分小儿出生时就已闭合,未闭合者正常情况应在生后2~4个月内闭合。
囟门反映小儿颅骨间隙闭合情况,对某些疾病诊断有一定意义。囟门早闭且头围明显小于正常者,为头小畸形;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常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克汀病等。
囟门凹陷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囟门饱满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
6.脊柱
脊柱的变化反映椎骨的发育情况。3个月的婴儿能抬头时,出现凸向前的颈曲;6个月后会坐时出现凸向后的胸曲;1岁会走时,出现凸向前的腰曲。
7.牙齿
人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20颗)和恒牙(28-32颗)。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尚未出牙可视为异常。出牙顺序是先下颌后上颌,自前向后依次萌出,唯尖牙例外。乳牙约在2~2.5岁出齐。出牙时间推迟或出牙顺序混乱,常见于佝偻病、呆小病、营养不良等。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1颗恒牙,自7~8岁开始,乳牙按萌出先后逐个脱落,代之以恒牙,最后一颗恒牙(第三磨牙)一般在20~30岁时出齐,也有终生不出者。
2岁以内乳牙颗数可用以下公式推算:
乳牙数 = 月龄-4(或6)
一岁半到两岁宝宝发育特点
体重:男孩为9.2-14.1千克;女孩为8.6-13.3千克。身高:男孩为77.1-89.5厘米;女孩为75.7-88.1厘米。牙齿:长出12颗乳牙。囟门:多数宝宝前囟完全闭合。
出生的宝宝年龄怎么算。一出生算一岁吗?还是?几个月来算?
当然是从出生日起,到第二年的那一天算一岁啦!!老一代人喜欢按农历算,现在我们新妈咪一般是按照公历计算,比方说我的宝贝是2012年12月4日出生,那么2013年12月4日就是我宝贝的一周岁生日。
2021年男孩身高标准对照表是怎样的?
针对不同地区和人群,统计学得出一些计算方法。(因孩子身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只作为一种参考。)男孩身高=(父身高+母身高+12)/2cm;另一种方法是:男孩身高=(父身高+母身高)*1.08/2cm。一般来说,足月出生时,小于47厘米说明有宫内生长迟缓;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前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每年生长小于6厘米时,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
孩子不同时期生长速度不同,正常情况下足月出生时身长50厘米左右;生后第1年增长25-26厘米;第2年增长10-13厘米;第3年增长8-9厘米;第4年至青春期前每年平均增长5-7厘米,青春期每年增长8-12厘米,持续2到3年。
生长激素是促进身高的主要激素,主要在夜间分泌,而且是一波一波呈脉冲式分泌。第一波高峰期,在入睡后1—2小时出现;第二波,一般在入睡后7—8小时出现,期间还有无数个小高峰。所以,保证孩子的睡眠的时间和质量,才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孩子7岁以后,将会进入身体快速生长阶段,这个阶段一般能持续到16岁左右。在这十年里,孩子的身高、体重,将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发育。这个阶段的孩子,食欲会大大增加,同样增长的还有积食、便秘、脾虚等风险。所以,家长除了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合理搭配之外,还要注意孩子的消化问题。平时,可以常给孩子喝点金棘水等消食类的东西,以免孩子因为食欲大增而导致积食、便秘,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更影响身体发育。
一年中长身体的最佳时间是哪几个月?
一位家长拿了他孩子幼儿园的健康记录表来问我,说孩子上学期(暑假后开课到放寒假)身高仅长2厘米,而下学期即长高了4厘米,这种现象是否属正常? 我告诉他,这是正常的。2岁以后的小儿,身高每年约增加5厘米,但一年四季的长高速度却不同。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我们的宝宝,也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里快速地成长。身高,是最能衡量宝宝生长发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 标,为了不让宝宝错过这个一年一度的发育的黄金期,父母该为宝宝做些什么呢? 春天是宝宝长高的季节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报告显示:儿童的生长速度在四季并不相同,生长最快的是五月份,平均达7.3毫米,十月份长得最慢,平均只有3.3毫米。因此,每年四五月份是宝宝长高的最佳时间。 身高增长有规律 宝宝身高的增长有一定规律,刚出生的新生儿身长平均约为50厘米,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长最快,约为25厘米;第二年身高增长速度减慢,一年约增加10厘米;两岁以后身高增长速度趋于平稳,平均每年增长5-7厘米。 想知道宝宝将来的身高吗?我们为大家推荐一个2-12岁儿童平均身高估算公式:身高(厘米)=年龄×7+70 通过这个公式,父母就能了解宝宝的未来身高情况,当然上述数值只是总体而言,不同宝宝的身高会受到胎龄、性别、母亲营养状况、宫内发育情况、遗传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异。 骨骼发育优劣决定宝宝高矮 身高是反映儿童骨骼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宝宝的高矮是由骨骼发育优劣决定的,与身高相关的骨骼有头颅骨、脊柱骨和下肢的长骨三部分。各部分的增长速度是不一致的,生后第一年头部生长最快,脊柱次之;而到了青春期时则下肢增长最快。 颅骨的发育 颅骨随着脑的发育而增长。颅骨发育优劣可用头围的大小、颅缝和囟门闭合的迟早等标准来衡量。 医学提示:囟门在出生时过小或过早闭合,预示着宝宝的脑发育有问题;囟门过大、闭合延迟也可能是病理情况,都应请教儿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脊柱的发育 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长快于四肢。宝宝的动作发育应与脊柱的发育相适应,即宝宝2-3个月大时会抬头,6-7个月大时能独坐,8-9个月大时会爬,10-11个月大时能站立,12-16缉场光渡叱盗癸醛含互个月大时能走路。如果没到相应的月龄,宝宝不宜过早地学坐、学站,以免引起脊柱的过度屈曲,这也将影响其身高。 长骨的发育 肢体长骨结构分骨干、骨骺和干骺端三个部分。在宝宝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骨的生长在长骨两端骨骺的骨化中心和软骨板内不断进行,从而使骨的长度逐渐增长,身高也随之增长。 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