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闺蜜最近特别纠结,因为刚上一年级的儿子说,自己在学校老是被同学嘲笑,且被叫大笨蛋”,这让他觉得特别难堪,下学期再也不想去上学了。
得知儿子的遭遇,除了给与同情和安慰,闺蜜暂时别无他法。她还在想,是不是应该赶在下学期开学前,去找老师沟通,寻找解决方案?而宝爸脾气比较急,甚至说气话想要替儿子揍一顿那些小坏蛋。
其实,不只是我大学闺蜜的儿子,在现实生活中,孩子被嘲笑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也因此,孩子被嘲笑这个话题,在家长们聚会时或在微信群里,经常被提及。
而对于孩子来说,被嘲笑是很痛苦的,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孩子陷入自卑和孤独,时间长了,还会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所以,不难理解,为何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被嘲笑,就特别着急,除了给与安慰,还想赶紧介入帮孩子处理。但事实上,家长的安慰和介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如果不让孩子自己学会应对技巧,孩子就永远学不会如何处理被嘲笑的问题,以后也很难立足于学校和社会。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与孩子一起直面被嘲笑的困境,然后让孩子学习应对被嘲笑的技巧,才能化解难题。
一、为何孩子会被嘲笑?其实,孩子被嘲笑的原因很多,比如因为体型、性格、学习成绩、家庭环境等等,任何原因都有可能成为被嘲笑的理由。但心理学家总结出以下两种类型的孩子,比较容易成为被嘲笑的对象:
*忧虑型”的孩子:这种类型的孩子,时常表现得比较焦虑,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信,情感也较为脆弱,容易把嘲笑看得过于严重,所以嘲笑者喜欢对他们施威。
此类孩子,虽然从来不主动嘲笑别人,也能试着做到不理会别人的嘲笑,但当事情超过忍耐极限时,他们容易崩溃大哭,或发脾气,也常常不能理解别人的幽默和玩笑,经常出现反应过激的情况。
*挑衅型”的孩子:这种类型的孩子,通常的表现是烦躁不安,脾气暴躁,且读不懂社交信号,容易用语言侵犯别人,也容易侵犯别人的身体空间,当别人制止他时,他依然无法停下,所以这类孩子也时常被人讨厌。
因而,为了加入到某个团体当中,他通常会先嘲笑别人,但时常遭到反击,输给对方。且由于分不清是恶意还善意的嘲笑,他们容易对嘲笑反应过激。
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孩和女孩都有可能被嘲笑。但他们被嘲笑的方式,却大有不同。
男孩被嘲笑的方式比较直接:嘲笑者更可能会直接用模仿、骂人、打人等来对付受害者,比如你家的男孩被嘲笑,可能会出现书包被扔掉”、被绊倒”、被撞到墙角上”等状况。
男孩通常在上了中学之后,开始嘲笑别人,上高中之后,这种现象基本消失。
而女生被嘲笑的方式则比较间接:嘲笑者更多的是背后议论、中伤,以及孤立受害者,如果你的女儿被嘲笑了,她通常可能会听到流言蜚语,收到恶意中伤的小纸条,被划在某个圈子”之外,受到排挤和嘲笑,这种情况应对起来较为复杂。
女孩通常在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时,嘲笑别人的情况较为严重。上高中之后,这种现象基本消失。
而心理学家提醒,孩子遭到嘲笑后,一般会出现以下种种表现,比如:
变得爱哭爱闹,爱发脾气,精神状态不佳;
经常抱怨身体不舒服,例如,头疼、腿疼、肚子疼;
经常弄丢东西,比如本子、橡皮檫等等;不喜欢伙伴、同学一起玩;
不愿上学,成绩下降。
若是这样,家长就应该找合适的机会,在非常轻松的气氛下,询问孩子相关的情况。在沟通过程中,要耐心等待孩子有意愿跟家长透露心声时,才向孩子了解详细的情况。
了解相关情况后,家长就可以与孩子一起把嘲笑者的反应,用表格列出来,进行归类,分清嘲笑的类型,区分什么是善意的嘲笑,什么是恶意的嘲笑。然后再分类应对。比方说,可分为取笑”、恶作剧”、背地讲坏话”、骂人”、恶意中伤”等类型:
取笑:笑别人你傻不傻”、你英语好差呀”等等;
故意模仿:故意模仿被嘲笑者的语言、动作等;
骂人:骂别人大笨蛋”死矮子”四眼狗”等等;
背地讲坏话:几个孩子一起,窃窃私语,说被嘲笑者的坏话;
恶意中伤:故意说他不洗澡”、就是他爱打小报告”等等;
恶作剧:在桌上放蟑螂、突然从后面把凳子挪开等等。
对孩子被嘲笑的言行进行分类后,就可以帮助孩子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嘲笑是善意还是恶意的了,比如上面提到的取笑”、故意模仿”都可以看做善意的嘲笑,而骂人”、恶意中伤”可以看做恶意的嘲笑。
对于大多数善意的嘲笑,是没有伤害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孩子没有必要反应过激,比如动辄大哭大闹、动手打人,而是尽量轻松看待,甚至若无其事,一笑了之,这样有助于让嘲笑者转移目标,去关注更容易反应过激的孩子。
并且,我们可以和孩子进一步分析,哪些导致自己被嘲笑的言行,是可以改善或避免的,那就想办法改善和控制,这样问题就慢慢解决了。
比如,若孩子被人嘲笑衣服不好看,如果衣服本身的整洁度和款式实际上并没有太大问题,纯粹是嘲笑者的个人看法,就可以引导孩子一笑了之;
若孩子被人嘲笑成绩差,就要引导孩子客观思考,别人说的是不是事实,如果自己确实技不如人,那就想办法改变现状,让嘲笑者闭嘴。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但事实上,现实并没有这么美好,大多数的嘲笑也都是带有恶意的,且并不会因为孩子的忽视就可以轻易避免,对此,美国著名心理医生兼儿童社交技能领域带头人凯西·科恩,提出了以下几个技巧,以帮助孩子巧妙应对被嘲笑的困境。
凯西·科恩认为,对于深受嘲笑困扰的孩子,即使是善意的嘲笑也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威胁。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心理上强大”起来。家长可以让孩子练习使用一些可以进行积极自我暗示的句子,即让他面临嘲笑时,试着对自己说以下的话语,给自己增添力量,或者保持幽默感。比如,
他们不是想嘲笑我,而是想和我一起笑;
我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
记得放轻松,保持幽默感;
用语言表达我的想法,进行反击,而不是动手打人。
这些语句,可以是家长给孩子的建议,也可以是孩子自己想出来的,关键是适合孩子自己的表达习惯,确定好之后,还可以让孩子进行演练。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有助于让孩子在具体的场景中,更加自然镇定地利用以下几个应对嘲笑的技巧:
1、一笑了之或淡漠处之,用冷处理”让对方自讨没趣
有心理研究表明,无视让自己不快的行为,能有效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这个方法对于被嘲笑同样有效。
所以,可以教孩子看到嘲笑中幽默的一面,让孩子在被嘲笑时,学会用不在乎的态度,让嘲笑者觉得自己的行为并无法使人难过,让他作为嘲笑者的力量被削弱,无法得逞。从而让他感觉自己的行为无趣而愚蠢,而选择放弃。
使用这种方法时,不用反过来嘲笑和激怒对方,而是冷静淡漠地评价对方的嘲笑行为,你能说点我不知道的么”这样的做法一点都不高明”;又或者用反讽的口吻说,哎呀,你真是吓到我咯”、哎呀,真是太好笑了,哈哈”等等;甚至,若感觉对方是善意嘲笑时,可以一笑了之,是么,可是我觉得很好啊”。
在回应完毕后,要立刻走开,不要继续等待对方的回应。因为只有在反击之后,立刻离开,不给对方继续纠缠的机会,才能掌握主动权,让对方立刻停止嘲笑。
2、用语言反击,用问不相关的问题”、说事实”、戳穿背后议论”三种方式回应
如果有人故意挑衅你的孩子,你可以让孩子尝试用语言进行反击,比如直接问对方一个不相关的问题,或直接说事实指出对方具体的不当行为,又或者直接戳穿对方背后的议论。
在对方说出嘲笑的语言后,问一个毫不相关的问题,可以顺利转移话题和注意力,然后趁嘲笑者还未反应过来,潇洒离开。比如,我同事7岁的女儿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次,在课间走廊,曾被他们班一个小男生问过一个恶作剧问题,他说,XX,说下你的内裤是什么颜色的呢?”
恰巧同事曾教过女儿应对嘲笑的技巧,她女儿现学现用,若无其事地反问这名男生,xx,现在几点了?”。结果这名男生没反应过来,惊讶地看着她,然后她女儿就趁机走开了。
*直接说事实,指出对方具体的不当行为。如果你的孩子被挑衅,告诉他,直接用语言严厉客观地说出,对方做了什么具体的事情或动作,干扰到了自己,让对方停止。说的过程中,不要反讽对方,或使用攻击对方性格的语言,只直接说事实。
比如,对方在踢你孩子的凳子,教孩子不用说你很烦,你是个大坏蛋”,而是要严厉地盯着对方说,你在踢我的凳子”,必要时,加上表情,加强震慑作用。这样,不带批评,直说事实,既给了对方面子,又不会激怒对方继续找茬。
*用语言直接戳穿背后的议论。一般情况下,小女生之间的嘲笑,都是喜欢在背后议论诽谤别人,以便形成圈子,孤立被嘲笑者,这种行为往往都是拐弯抹角偷偷进行。这些嘲笑者之所以喜欢议论人,大都是因为他们觉得没人挑明他们在做什么。
当对方背着你的孩子,和别人说他的悄悄话时,要教会孩子毫不畏惧,直面他们偷偷摸摸的行为,当着他们的面,不带任何情绪把事实说出来,比如,让孩子直接问对方,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直接跟我说的”,这样,通常能有效阻止这种行为继续发生。
但使用语言反击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大孩子,他们自己能想到一些反击的语言和步骤,也很快能接受父母的建议方案,而对于较小的孩子,就要加强练习了,如比较常用的是角色扮演,父母和孩子各自分饰嘲笑者和被嘲笑者,让孩子练习说反击的语言。
3、用表情反击:用难看的脸色,震慑对方
对于不善表达的孩子,家长也可以教孩子学会使用各种难看脸色”,来震慑嘲笑者。
可以和孩子看书或看电影,学习一些难看的表情和姿势,然后让孩子坐在镜子面前,练习做这些表情和动作,比如做一个怒目圆睁”表示愤怒,用翻白眼或者冷笑来表示蔑视,做一个冷若冰霜”表示冷漠等等,这样的反击方式,对于不善言辞的或不喜欢用语言来反击的孩子,同样具有很大的威力。
当然了,平时也可以让孩子练习多做自信的表情和姿势,让孩子表现得更加自信有力,并加强体育锻炼,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体魄,也有助于减少被嘲笑的几率。
4、结交朋友,抱团取暖”,避开喜欢嘲笑别人的小霸王”
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认为,到4-5岁时,儿童会发现,交朋友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彼此之间有相同的兴趣和爱好。儿童最终会在志趣相投、彼此关爱、相互理解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长久的伙伴关系。
所以,让孩子多发展自己的兴趣,比如游泳、画画、跳舞等,有自己的兴趣的孩子,就容易结交到有共同兴趣的朋友,且这样的朋友一般都是高质量的朋友,他们志趣相投,相互促进,这样孩子自然不容易落单。如果孩子经常和朋友在一起,人多势众,就不会受到嘲笑了。
当了解到孩子周围有爱嘲笑别人的小霸王”时,要教导孩子适当避开那些取笑他的人,并帮助和鼓励孩子多结交好朋友。如果孩子自己的交际能力不是特别强,可以创造机会,鼓励孩子邀请同学来家里玩,比如,帮孩子在家中举办生日会、假期兴趣聚会等等。
当然,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技巧,特别是前三个冷处理”、语言反击”表情震慑”,父母可以在家中与孩子加强演练,比如,与孩子进行分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嘲笑者”与被嘲笑者”,来练习各种应对嘲笑的场景、语言、姿势和方法等。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用镜子辅助,即让孩子在镜子面前观看自己的表情和姿势,进行反复练习,直到姿势自然为止。
此外,家长甚至还可以把练习的过程用手机或相机视频录下来,事后,让孩子看视频,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应对嘲笑的方式。
所以,孩子被嘲笑并不可怕,家长的安慰和介入也并非最终的解决之道,关键是要让孩子学会相关的技巧,巧妙应对,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良好的伙伴关系,更加健康阳光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