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还在给孩子买必读书单吗?家长学会这4点,孩子不爱读书都难

影片《狗十三》里有一幕让我记忆犹新:

李玩要去看天文展,父亲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人的事都没弄明白还要往天上看!”李玩说自己读《时间简史》,三口不离老子的张伯不屑地说那是小孩读的书,你要多读经典……

没有人再乎李玩喜欢什么,读什么书,有的只是嘲笑、不屑和大人自以为是的强加。

在中国,这样的大人有很多。孩子最后迫不得已拿起了大人口中所谓的好书,但同对也耗灭了他阅读的兴致。

这让我想起网上的一句笑话:小时候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从不挑食?长大以后才想通,因为大人只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呀!

那么,究竟如何给自己的孩子选对书,从而让他爱上阅读呢?


1

根据阅读能力来选书

有位姐姐前阵子在群里谈到给女儿买书的教训。她说,在女儿上小学时给她买了一套四大名著,结果成了她不爱看书的根由。

女儿到现在还在埋怨她,说都因为一开始就给她看那么枯燥且大部头的书,才导致她一直不喜欢看书。

姐姐说她去北京出差,给女儿打电话说,妈妈给你买书呢,女儿在电话那头传来恐惧地声音:不要,不要”!

每个孩子阅读启蒙时间不同,因此选书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没有亲子阅读,在孩子上学后,猛然间扔给他一本大部头让他啃,孩子肯定会被吓到。

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选书。

比如有些父母从孩子呀呀学语就开始给孩读故事,读古诗,等孩子稍大点就亲子共同些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儿童绘本。

等孩子上幼儿园了,就可以独立读些篇幅稍长的绘本故事。上小学后就可以读些带拼音的童话书,然后自然而然过渡到纯文字的书。

如果孩子6岁以后才启蒙,就在最开始多注重亲子阅读,从简单有趣的绘本开始,慢慢过渡,不要再意周围同龄的孩子读什么书。

许多家长就是因为买一些所谓的必读书单,或者某某推荐,一定要记住,别人推荐的,不一定就是适合你家孩子的。

儿童阅读一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没有前面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铺垫,一下子给孩子一本你认为好的书,就可能将孩子的阅读兴趣扼杀在萌芽状态。


2

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书

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首先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选书。

孩子每个阶段的阅读兴趣会有所变化,所以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当前的兴趣,千万别想当然的去购买。

如果有时间,多带孩子去图书馆,让他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无论孩子选的书在你眼里多幼稚多没用,切记不要横加干涉。

只要他能安安静静地读一会书,这就是好的开始。

孩子和大人一样,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阅读也是如此。

世界上有那么多好书,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本。然而有太多的孩子因为读漫画书被家长和老师制止,从而失去阅读兴趣。

儿童阅读,从兴趣到必读,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开始的路走对了,后面就会事半功倍。如果家长违背了这一条,就会起反作用。

我们成年人都是从孩童这个阶段一路走过来的,当你习惯强加给孩子一些他不喜欢的书时,想想当年的自己。

家长的眼界和认知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发展。那些爱阅读的孩子,身后一定站着一对开明的父母。


3

根据孩子性别来选书

之前看过一视频讲座,一位特别知名的儿童教育工作者很用心地介绍了自己推崇的几本书分别给男孩和女孩。

给男孩推荐的绘本是《我是霸王龙》,希望他们读完之后,养成自己外柔内刚的性格。

给女孩推荐的绘本是《我的名字叫克里桑丝美美菊花》,希望女孩们从书中学习如何勇敢应对女生群体里的各种矛盾纠纷,找到自我。

因为性别上的差异,男孩一般偏爱科普、冒险、侦探、军事、历史类的书。

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股英雄情结,因此,他们对《神秘岛》、《金银岛》、《荒野求生》、《纳尼亚传奇》、《哈利波特》系列、《DK太空儿童百科全书》等系列图书很热衷。

这些作品中主人公都有着坚强不屈、勇于进取、敢于担当的男子汉形象,所以容易得到男孩的青睐。

女孩们大多情感细腻,所以更偏爱文字优美、人物形象甜美的书,例如《爱丽斯漫游记》、《秘密花园》、《绿山墙的安妮》、《女生贾梅》等,这些则容易受到女孩的青睐。

家长如果没有留意到男女孩之间差别,随意扔一本书给孩子自主阅读,结果难免会差强人意。

不要指望哪一本书一定能改变你的孩子,让他长成你需要的那样。

阅读,重在享受过程,重在孩子能和你完整地共享一个故事本身,这是根本,不能动摇。


4

晦涩难懂的可以先听书,或通过影片再过度

处在应试教育阶段的孩子,如果实在啃不动那些枯燥的晦涩难懂的世界名著、中国四大名著、古文,国学类的书,但又不得不为了考试硬着头皮去啃。

这时家长不妨给孩子换种阅读方式。

比如听书,现在有许非常好用的App,像喜马拉雅,得到,樊登读书会等,里面有许多都是免费的,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非常方便。

以前每次捧起《红楼梦》,一章没读完,就死活读不下去了。后来自从听了《蒋勋讲红楼》,一下子就迷上了。

尤其是晚上睡觉前,戴上耳机,蒋先生绵柔的声音将我带入那个神奇的梦里。后来再看书,竟不知不觉看了进去。

现在有许多世界名著都拍成了电影,家长可以找些资源和孩子一起看,视觉的冲击力往往会更让人感兴趣。后面再过度到书就会容易很多。

读一些作者的书时还可以让孩子先去读他的人物传记,当孩子对这个人物感兴趣时,就会主动去搜寻跟人物相关的书籍。

前一段时间有个节目《一本好书》特别火,导演将一本本书用舞台剧的演绎方式,展现出来,效果好的令人叫绝。

一些网友因为看了《一本好书》后,开始了阅读。所以你看,只要找对切入点,就没有读不下去的书。儿童阅读也一样。

书中自有黄金屋,前提是你得给孩子选对书。

你只有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所读的书有了清晰的把握,才能得心应手地将最合适的书带到他的面前。从而在共读中感受读书之乐、亲子互动之趣及最终达到孩子自我认知的教育目的。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孩子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作者:简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