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挟,是在双方博弈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式。家长们在与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为什么喜欢要挟”孩子。你是否清楚不恰当的使用要挟,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不良的后果么?如何对孩子正确”使用要挟”?今天,跟大家聊聊关于要挟”孩子的事。
家长们那些常见的要挟方式一、显性要挟,是家长们经常使用的方式,常常效果显著。这种经方式能够清晰的传达家长的意图,并让孩子知道不照做会有哪些需要他们承担的后果,而有些后果,包含了威胁,吓唬的成分。比如有些老人经常喜欢用你总往外面跑吧,小心大灰狼把你叼走”的方式。
有些是直接联系,有些则没有。比如,你要是完成作业,明天就该被老师罚了;
有些是针对当前的行为,有些则是应对未来的某种结果。比如,你再总玩手机,用不了多久,就该近视眼,看不清东西啦!
有些是为了阻止危险行为,有些则为了显示家长权威。比如,你再在沙发间跳来跳去,就会把磕碰到身体!
二、隐性要挟,是家长们不经意间使用的方式,经常用来对付孩子对某些要求、行为不情愿时的替代方案,看起来把选择权交给了孩子,实则让孩子左右为难。有时候有直接联系,有时候没有。比如,宝贝,今天你必须去舞蹈班,如果你不去,就得在家里面好好练习书法,哪也不许去!
※破坏性极强的四种要挟”。
用爱”要挟孩子。比如,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啦,把你送给别人!一、直接结果,只关乎当下。采用直接的方式,孩子理解起来更加容易,指令也更加明确。孩子不会迷糊,不至于让他们感觉一件事情出现问题而其他事情受到牵连,更不会因为结果太过遥远而产生无所谓的心里。
二、要挟”不要贴负面标签。这种标负面标签化的心里暗示,往往对孩子影响深刻。不要因为某些事情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就用负面的东西去标签化孩子,时间久了,他就真的会变成负面标签里的人。
三、要挟”孩子注意言语,别让爱附加条件。不去用恶毒、威胁,恐吓性质的言语对待孩子。即使要挟,也要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关心。爸爸妈妈是在用心帮助他们成长。而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听话、安静,或是家长自以为是的要求、目的、目标、理想。你可知道一句:你不怎样我就不要你了”、不喜欢你了”、不爱你了”、把你抓走”,送给别人”对孩子的伤害多么巨大。家长的世界不仅仅是孩子,而孩子的世界却只有你!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期待您的关注、评论、留言、私信交流。
我是一个为照顾女儿而辞职的全职菜鸟爸爸,也是一个十年教育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专注育儿及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