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孩子不喂奶会提高乳腺癌风险吗
我在瘤医生网上找了点资料,你可以看一下。
这些因素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其中就有未哺乳。
未育或晚育:终身未育或是30岁后生育的妇女,乳癌的风险增加。多次生育或年轻时生育的妇女乳癌的风险减少。
一定程度的生育控制:研究发现,运用甲羟孕酮片剂或是注射来避孕的妇女其乳癌的发生率较未用药的妇女高。停药后,乳癌的风险逐渐下降至正常。
绝经后的激素治疗:绝经后用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治疗的女性患乳癌的风险增加,且这种影响在停用激素后可逐渐减小;但绝经后单用雌激素治疗并不显著增加乳癌的风险,虽然也会增加患其它肿瘤如卵巢癌的风险。
未哺乳:一些研究显示哺乳可以减少乳癌的发生,尤其哺乳时间持续一年半到两年的女性。
酒精:酒精明显增加了乳癌的发生,甚至每天喝一口酒也会增加乳癌的风险。
超重和肥胖:绝经后的超重或肥胖也与乳癌的发生相关。
有家族遗传乳腺疾病的女孩?早生孩子会降低风险吗
能
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乳腺癌基因检测高风险可以生孩子吗
只有一点参考意义,可能癌症的机率会大一点。任何人的基因都不是完美的,包含很多种致病基因,但人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即使某个基因有缺陷,其它正常的会来替代它的功能。所以有基因缺陷,并不会必然生病。安心生活就是了,没必要太在意。
没生过小孩的女人能患乳腺癌吗
专家指定:
能,并且几率不小,主要是跟吃剩饭剩菜,常生气之类的,别不相信,我妈就是。
但是,生过的孩子的女人得病几率有些下降。
晚婚晚育”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吗?
你好这位朋友,晚婚晚育确实可以减低患有乳腺癌的危险,28岁时生的第一个孩子的女性患最致命形式的乳癌风险要降低60%。同时母乳喂养同样能降低乳腺癌风险。
哺乳期易患乳腺癌吗
你可能是急性乳腺炎
主要是乳汁淤积引起的
急性期的时候最好不要哺乳
正规的抗生素治疗
而且要及时的排掉乳汁
放心吧
这样的情况不会癌变的
乳腺癌的发生与晚婚晚育有关系吗
乳房是女性健康的重点保护部位,从青春期到成年期,乳房处于逐步成长发育阶段。乳房是女性性别标志之一,尤其受到雌激素变化的影响。研究显示,雌激素可刺激乳腺上皮细胞,水平过高容易诱发乳腺癌。
晚婚晚育者更易患乳腺癌
而对于晚婚晚育女性而言,由于长久没有经历过生育及哺乳过程,则会导致雌激素长期发挥作用,雌激素长期刺激性生长环境下,晚婚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较高。具体而言,女性在35岁以前生第一胎并哺乳,比35岁后再生育的乳腺癌风险低得多。究其原因,与妇女怀孕后孕激素分泌增加,对抗了雌激素,且哺乳期妇女体内雌激素的水平较低有关。
因此,据相关调查显示,在现代生活快节奏,晚婚育的情况下,尤其是某些一线城市,如北上广等地乳腺癌发病率相对较高。生育晚或者不生育的大龄女性,比正常的妊娠和哺乳的年轻女性高出2-3倍。
此外,以下因素也是导致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乳腺癌的病因是什么?
1、年龄、性别和婚育史:
年龄的增长是乳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不同乳腺癌的发生率不同,Jemal等在2008年的癌症统计中报告12.28% 的乳腺癌患病是由于年龄大造成的,而绝经前妇女的发病率仅为4%。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男性的100倍,临床上月经初潮早于12岁,停经迟于55岁者的发病率较高;第一胎足月生产年龄迟于35岁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初产在20岁以前者;未婚未育者的发病率高于已婚、已育者。
2、激素:
雌激素是重要的致肿瘤激素,在乳腺癌形成过程中它可以影响细胞生长和增殖。女性健康组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发病率的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绝经后雌激素治疗应用的显著减少。一个最常见的乳腺癌病因学因素是外源性激素的暴露,包括口服避孕药(Ocs;尤其是在绝经前的病例中)和激素替代治疗(HRT;尤其是绝经后的病例中)。
3、遗传因素:
突变基因的携带者每年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1.4% ~4% ,最典型的为BRCA1和BRCA2的突变。携带有突变的BRCA1和BRCA2妇女终生的乳腺癌发生风险分别为36% ~87% 和45% 一84%。
4、肥胖与饮食:
有研究认为高脂饮食和肥胖,酒精的摄入,和先前的辐射等均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许多与肥胖、饮食和酒精摄人相关的数据是有争议的,提示仅有弱的或中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不像年龄和激素暴露那样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5、体育活动:
持续不断的进行体育锻炼,乳腺癌的风险减低是显著的,有力的活动可能比中度的运动更能预防乳腺癌,因此,坚持身体广泛受益的体育锻炼,还可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6、环境: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2007年建议书(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103号出版物)提出了新的辐射危害值和组织权重因数(Wt),与第60号出版物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乳腺、性腺和对其余组织的处理。乳腺的Wt由0.05变为0.12,成为射线最敏感的组织之一。
定期检查是预防乳腺癌关键
女性在35岁以后,应该在每次月经结束后进行一次自我乳房触摸检查,仔细查看乳房是否对称?是否有肿块?乳头是否有凹陷?乳头是否有液体溢出等等;对于具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患有良性肿瘤、肥胖、月经初潮提早等的乳腺癌高危女性,应提早筛查乳房;建议35岁以上女性每1年做一次正规的乳腺影像学检查,即乳腺x线摄影检查。
专家提醒:我国乳腺癌早期检出率不足两成,缺乏定期乳腺专业检查意识是最大祸首,定期检查是防治乳腺癌的关键。三分之二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可获得较长时间生存,及早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而一旦发展至晚期,一般患者预后都不理想,且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只能采取放疗或化疗。但是,放化疗等治疗时很容易使人免疫机能急速下降。人参单体rh2可较好地提高免疫力,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减轻化疗副作用,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是不是生孩子后得乳腺肿瘤的可能性会变高啊?
相反,生育会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可能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虽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岁以后亦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发生乳癌的危险为婚者的2倍。专家认为,生育对乳腺有保护作用,但仅指在30岁以前有足月产者。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哺乳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主要是对绝经前的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