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诗韵妈妈育儿经,纯优质原创作者
哭是宝宝们用于表达自身情感和需求的一种常用方式,当小宝宝们遇到一些不符合自身情感和需求的事情,就会选择哭闹来发泄情绪,并且借此以达到目的。
但是哭除了是宝宝的求助信号之外,有些时候也是一种有目的指向的用于示威和强调自我的行为,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假哭。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遇到宝宝假哭的状况并不在少数。宝宝最初会用哭声表达自己的需求,当自己的哭声表达可以收获父母的回应后,宝宝们会形成惯性思维,认为只要哭泣就能获得各种需求的满足。
久而久之,宝宝开始习惯用哭来要挟父母,从而达到自己的需求。
如何看待宝宝的假哭?孩子假哭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虽然不少家长将假哭看成是一种幼儿的撒谎行为,但实际上这是孩子需要家长关注的一种表现。
家长如果能够对孩子的哭泣给予正向的回应,就等同于和孩子建立起了一种直接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也助于情感能力的发展。会假哭的孩子实际上是已经初步懂得了应该如何与家长进行日常交流,这无疑是一种拉近亲子关系的方式。
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无论真哭假哭都是不好的行为,应该尽快停止。事实上,孩子的脑部发育的速度是远远超过身体发育的。在他们视觉发育还没有完全时,就已经开始利用听觉和触觉来进行感知世界,2月龄的孩子已经能试着认识自己的声音,并且尝试利用声音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孩子也会意识到发出不同的声音会获得不同类型的相应的回报。
这是孩子初步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宝宝假哭的问题虽然一直困扰着诸多家长,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宝宝聪明的象征。家长们应该理性认知孩子假哭,当孩子出现假哭的时候,家长首先需要耐心的了解孩子假哭的目的。在孩子成长中,自我意识会逐渐觉醒,逐渐开始以自己为中心思考探索周边的问题,当孩子察觉到自己被冷落忽视的时候,就会出现假哭现象,这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标志。
除此之外,孩子的假哭行为是在不断优化的。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孩子在假哭的时候会关注父母的态度,随着父母的表情反馈会出现收敛哭声或者夸大哭声的情况。这表明宝宝不仅会通过假哭”来表达自己,还能学会分辨什么样的表达行为才是有效的。
家长对孩子假哭的认知误区目前,大多数会家长对于孩子假哭的问题处于两个极端。
有的家长认为要对孩子进行冷处理放任孩子去哭,等孩子哭累了、不哭了再说;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是讲道理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偏哄孩子,竭尽所能去满足孩子需求。
事实上,一味的忽视孩子假哭,让孩子进行自我冷静,短期内可以迅速矫正孩子的假哭问题,但是从长远来讲,会让孩子变得不擅表达,从而造成性格缺陷。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用哭声来表达生理需求,一味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的哭声表达的是思维上的需求,比如他认为他需要关注,或者他需要知道一个有趣的东西是什么的时候,就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实际上,这些家长理论上认为的假哭反而是最不该忽视的,因为它代表着婴儿心理方面的渴求。人类最初的情感是从婴儿期开始,由父母给予。
家长给了孩子什么,孩子就感受到什么,自然就学会了什么。

当孩子感觉害怕的时候,会用哭来表达,如果家长过去轻拍孩子或着抱抱孩子,孩子就会因为有了安全感而安静下来。当孩子感觉孤独的时候,也用哭来表达,如果家长能够对孩子给予安抚和陪伴,孩子也会觉得这个世界是温暖的。
但是,父母如果在孩子无理取闹的假哭示威”面前妥协,反而会养成他们的不良习惯,让他们简单地以为什么事情只要他们张嘴哭就能够得到解决。
那么家长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孩子假哭的问题呢?家长们对孩子的假哭行为,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感觉到厌烦,要理性认识孩子的这个举动,做到不同假哭、不同对待,慢慢淡化孩子假哭的行为。
1. 面对孩子的假哭首先要弄清为什么哭?
怎么对待宝宝的哭,首先,取决于宝宝哭的原因。
宝宝每次哭的原因都可能不一样,这需要父母仔细的观察宝宝的需求,如果宝宝的哭是希望能够解决问题,那么家长就一定要帮助宝宝及时进行问题的解决。
如果宝宝的哭是因为需要博得家长的关注,那么,家长就应该分析宝宝认为自己失去关注的原因,让宝宝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有效规避假哭行为。
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一定要仔细观察宝宝哭的情况和原因,试着去分析宝宝哭的需要,了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对不同原因的哭进行不同方式的对待
在分析了宝宝哭的原因之后,家长就可以根据宝宝哭泣背后潜在的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采取对策。
并不是所有的哭泣都需要家长进行回应,家长要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明确怎样的哭是宝宝在进行情绪的自我排解,怎样的哭是宝宝需要家长来帮助解决个人需求。
这样一来,家长可以更加明确宝宝的情绪宣泄与需求,给予宝宝一定宣泄的方式,让宝宝获得安抚。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宝宝明确自己合理的需求,是可以被满足的,也能让宝宝知道,如果存在不合理的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

3.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关爱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和关心,而父母的关心也是孩子养成依赖父母习惯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孩子能够确实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就不会采用假哭的方式来试图博得父母的关注了。

你的孩子出现过假哭吗?你又是怎么应对的呢?欢迎说出你的看法,并和我们一起讨论。
关注诗韵妈妈育儿经,让我们用最科学,最用心的方式去培养孩子,做有责任心的好妈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分享给更多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