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优贝甜音乐总监董立嘉董老师。
关于陪伴孩子练琴这件事情上,我最想说的是:练琴首先要有一个计划性。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练琴是要有一个计划的,每星期你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并且要把计划落实到每天。有些孩子不一定每天都可以练琴,两天或三天才可以练一次,这样的话,一定要把这两三天的量去结合一下。咱们说的具体一点,比如说, 一个钢琴老师给学生留了三项作业,这三项作业呢,我不建议孩子在这个弹两遍,那个弹三遍就完了,我希望孩子的练琴能有计划、有侧重点,当然每个家长给自己孩子分配的时间也不一样,每个小朋友能够坚持的时间长度也不同。我希望的练琴方式,是孩子能够在第一阶段的前两天,每天花20分钟时间或者更久的时间去练基础知识,主要把这一项克服下来,后面的练习,比方说有两个小曲子,按正常钢琴老师的要求可能是分手弹,那孩子完全可以在第一阶段的前两天进行一个分手并且慢速的练习,比如说只练左手,或者先练右手,先不要和手,虽然老师也许会有在一个星期内和手的要求。如果前两天的练习,能够达到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分手练习曲目能够很顺利的弹熟,在三四天的时候就可以尝试把基础练习的时间缩短,比如缩短到10分钟甚至5分钟,我们以一个中等程度的小朋友来说,基础练习中的音阶琶音前两天已经练得可以了,后面三四天的时候就可以缩短这个时间,然后再加乐曲去练。
慢练这件事情,是雷打不变的。我看过郎朗小时候弹琴,八岁的郎朗在中央音乐学院的练琴房里面,练琴的状态可以达到一种什么程度呢,就是完全可以光着膀子,边上只有一条毛巾,一瓶水,然后就可以开始。比方说他弹得很熟的肖邦练习曲第二首,练过的时间至少是四年,而且每天都坚持慢练,四年之后他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演奏厅中去演奏全套肖邦练习曲的时候,轰动了当时的中国钢琴届和世界的钢琴界,那个状态,一定是慢练练出来的,所以慢,是练琴的一个根本。
慢练的目的,是为了最终在演奏上能够找到那个点,慢练不代表就不动脑子去想,慢练恰恰是需要想的:我应该用这个指法吗,我该怎么样去发力呢,我该怎么样做动作才能够协调一些呢,在逐渐加速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脑子跟不上,手没法配合。我并不认为器乐学习手是第一位需要练的,首先要练的一定是孩子的脑子。孩子能否在练琴时间充分的集中起来,以及孩子对这个乐器如何理解,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手作为控制乐器的这样一个器官,其实是最不重要的。比如,我们拿到一个谱子,我们先要去看它是什么名称、作曲家是谁、速度是怎么样的、拍号是怎么样的、调性是怎么样的、旋律是如何的、节奏是如何的、指法是怎样的,他有很多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说表情的强弱啊,速度的快慢啊,节奏上的变化啊,踏板的使用呀,慢练的时候,把这些东西第一次就能全部注意好,这是我们最希望的一个状态。
我很多的学生以前练琴的时候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比如说第一遍,我们只把音找准就好了,第二遍,我只找准节奏就可以了,第三遍我再看指法,第四遍节奏,第五遍踏板,这样一种练琴方式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各位家长你们想象一下,你们孩子班里有活动,老师说:哪位同学会弹琴啊,我们来给班里做个伴奏。”一首班歌,好简单的,你的孩子如果已经考过八九级,那么他举手了,老师让他弹,但是这时你的孩子会说:请大家稍等一下,我第一遍要看音,第二遍要看……”这样你的孩子会成为班里的一个笑话,其实他是练过琴,也是考过级的,他已经水平很高,但是由于之前错误的练琴方法,所以导致他在该出手的时候出不来。所以我刚才讲的就是,慢练的时候,脑子首先要动,要去看这些项,音符是什么,第二点,节奏是什么,第三点,弹奏方法是什么,比如这个音到底是连奏还是断奏,还是跳音,它是一种什么样的乐音法,它的指法是什么,包括要去看它的踏板,也要去看他的感情、强弱。一个小朋友如果在第一天就能把谱子的前两行在慢速练习中把我刚才说到的这一切都做到非常完美的话,那我认为你已经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朋友了,这也是我希望家长能够帮助小朋友去做的一件事情,耐心的去指导他,耐心的去帮他发现谱子中的每一个细节。
我不知道各位的钢琴老师都是如何去教学的,反正我的教学一定是这样:当我留了作业以后,如果不是简单的音阶琶音这种基础性练习,我是一定会让学生录音的,可能各位家长不太了解,我对我的弹奏水平是相当自信的,我会把我所有想留的作业,把我最想表现的方式,都以视频录像的方式录下来,然后我会告诉我的学生家长,您在给孩子录这个作业之前,一定要先让孩子看我录的视频,先只看前20秒,今天就学这前20秒,这20秒你是不是能把我上述说的每一点都能做到位。而作为家长要去判断,孩子到底是糊弄的把音弹完了,还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很踏实的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这首曲子的细节都能做到位?这个才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练琴的方式,这种练琴方式,它的速度当然慢,而且每天练习的时间也没必要特别长,但是这样练琴的效率是极高的,就像老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基础还不是很强,就要去弹一首七八级的曲子,那么你就像是用一把钝刀去砍树,砍了很久,砍了半年,曲子还是练不下来,所以说我们不要在基础的时候去弹这些过高过难的曲子,而是要踏踏实实的打好基础,如果在普通的练习当中你能注意到这些点的话,我相信你的钢琴老师可能突然一下就会感觉:这个孩子好像变了。
为什么我们说一定要把孩子的作业以这样的形式录出来?因为老师对于这首曲子的把握已经很贴近要求了,所有在学习器乐的孩子,他的模仿能力是超强的,我希望家长坚信这一点。练琴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孩子的态度,如果把他的态度扭转过来,他一定会非常愿意去弹琴。老师的示范会让孩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从成年人的角度去引导他:不要着急,我们今天先练这两行,慢慢的我们再去贴近老师。”如果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的话,孩子会有一种想跟老师攀比的心态,我教的孩子经常跟我说:老师你再弹一遍好不好,我还想听另外一种风格。”我有时会跟孩子说:你这个星期做的很好,弹这首曲子的时候你做到了这样一种弹法,但是还有另外两种风格的弹法,同样是这首曲子,我可以把它弹的更激烈,也许我还能把它弹的更温柔。”那我的孩子就会说:老师,您把这种三种弹法全部给我听一下吧。”这时候作为钢琴老师来说,能够启发孩子自己找到一种练琴的感觉,我是特别欣慰的。
对于孩子来讲,我认为钢琴老师非常重要,所以我希望家长选择钢琴老师的时候也要慎重。很多家长来问我,怎么样才能挑到好的钢琴老师?很简单,就像去给孩子找舞蹈老师一样,去看这个老师他是否有专业的技术水平。就如此简单,比如说他是舞蹈老师,他跳的很好,又有教学态度,你放心,他一定能教好,或者说他一定有那个能力去教好,因为他知道怎么跳。所以很多家长问我如何挑选老师,我说很简单,你去试试这个老师就可以了,家长去选择老师的时候,我觉得没有必要去看老师的学历啊带过多少学生啊他的学费高不高啊,我觉得这些都没有必要,首先第一要看的就是老师自己的技术水平。我记得之前有一个小男孩问我:老师你今天有5分钟的试课时间是吗?好的那我们现在开始试课吧。”然后我说好啊,一般都是学生弹一段,然后我来说,但是那个小朋友说:咦,不是试课吗,老师你弹给我听啊。”我特别期待这样的孩子。我本身是钢琴系出身,弹琴水平可能比一般音乐教育专业的老师要好一些,所以,我给他弹完之后,孩子的感触是极大的,他会觉得,哇!这个老师的水平好高呀,妈妈妈妈我就要跟这个老师学!所以说这种孩子对老师的崇拜感,就会给孩子一种动力我也想弹成这样。”所以技术这件事对于挑老师来说是特别关键的,还有一点,就是这个老师他是否能带的长久,我觉得这是家长考察老师中需要了解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