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别轻易许诺,别伤了孩子

文/长安雨

中秋假期的一天,我在忙着做饭,孩子在写作业,为了激励小家伙好好写作业,我就随口许诺下午带她去公园玩,婆婆听到我的话,建议我不要轻易对孩子许下承诺,等孩子真正把事情做好,再奖励她也不迟!

婆婆的话如醍醐灌顶,一下子点醒了我。

教育家克鲁普斯娅说:

对父母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事后静下心,我反省了自己的这一言行,发现自己经常是随口允诺孩子,而当孩子满心欢喜的问我承诺的东西时,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做到而搪塞过去,我全然没有去顾及孩子幼小的心灵此刻会怎样?她的抱怨也常常被我以不懂事、无理取闹”忽视掉了!

这件小事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却常常被自己忽视:

每当给孩子打电话的时候,孩子总是迫不及待的问妈妈啥时候回来?为了安慰她,我会告诉她周五放假的时候回来,可真到了说好的时间,却常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而当我终于忙完回家后,才知道孩子一直在门口望着我回来的方向,不停的问奶奶: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原来妈妈回来在孩子心理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如果妈妈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回来,孩子真的会陷入自己的焦虑中。

由于不能每天陪在孩子身边,为了弥补遗憾我会经常许诺孩子:妈妈下次回来给你买玩具,可是说好的玩具总是在忙碌的工作中淹没,当孩子欢欢喜喜的跑到身边,问给她买的玩具呢?我总是借口忙没时间买就不了了之,全然没有去顾及孩子的感受。原来,在小小的人儿心目中,妈妈给她买回玩具就是她所能理解到的爱!而她是多么想要确定这份爱!

所以,对孩子,不要轻易许诺。

《老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轻易许诺的人,很少会守信用;常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必定有很大难度!为了让孩子达到某个目标,轻易许诺,可能短时间内有一定效果,但长久下来会然给孩子变得功利,觉得父母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家长的一言一行,就像一颗种子,播种在孩子幼小的心中,长得怎么样,就看你说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全国调查中发现:

中小学生最不满意父母的12种行为,说话不算数”占43.6%,排在第一位!

父母为了激发孩子的潜能,让他们尽快达到自己的期望,总是轻易的许下承诺。然而,一旦孩子达到了他们的期望,父母往往不能兑现,这种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小行为,却在家长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对孩子幼小脆弱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01 家长轻易许诺,孩子就会喜欢撒谎

家长们经常为了一时安慰或者激励孩子,总是信口承诺并对这种手段习以为常,可那些承诺中有多少是最后做到的呢?当那些承诺无法兑现时,父母会觉得孩子小好忽悠,连哄带骗就搪塞过去了。

孩子们对谎言很敏感,如果孩子经常见到父母撒谎,那么他们就会认为撒谎是一种正常现象,说话不算数也没什么,慢慢就会养成爱撒谎的坏习惯,并在日后难以管教。

孩子不懂什么是尊重,父母的轻易许诺又轻易食言,孩子会渐渐学会耍赖:任何事,随便赖一赖就过去了。不管对家长还是朋友都极其不尊重,到最后孩子也失去了基本的道德素养。

诗人海涅说: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行为之花最终会在孩子身上结出果实。

02 家长轻易许诺,孩子会缺乏安全感

为什么有些父母轻率的承诺张口就说?就因为他们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真正的个体来尊重,试想一下,你会对同事或朋友随意承诺吗?

当我们慎重地考虑自己对孩子的言行时,就是在尊重孩子。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尊重就谈不到爱!

当父母可以出尔反尔,孩子感受不到尊重,他的自尊水平就会下降,孩子觉得他是没有任何主宰能力的人,他说什么都不算。

一位网友描述了小时候,因为父母的一次次食言而对他带来的心理伤害:

他们总是给我希望,又让我失望,而我每次都把他们的承诺当作糖果一颗颗咽下,又化为泪水一滴滴涌出。

最平常的他们说好要出去带我玩,我开心的准备好一切,包括我那颗激动雀跃的心,我傻傻的期待着,到头来只是他们的一句没时间,不去了,而你又能如何呢?

他们是大人,你是小孩。你若有所不满,便会被按上不懂事、不听话的标签。

而大人们一如既往的心安理得,没有一丝愧疚。

所以我们便活在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世界,因为少了规则和诚信。

心理学家德雷克斯说:

孩子跟大人最大的区别在哪?孩子的感知能力特别强,但是孩子的解读能力特别差。

此时,孩子就会觉得父母不是无条件的爱着自己,自然会陷入不安全的感觉中。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社会文化精神分析代表霍妮认为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的需: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当这两种需要不被满足时,儿童就会产生焦虑。

而父母带给孩子的安全感,将影响孩子一生。

03 家长轻易许诺,孩子缺乏信任感

在孩子最初的心目中,父母的承诺有如铜墙铁壁般坚不可摧,但是父母若是连续多次都未能遵守约定,自那一刻开始,孩子便不会再相信父母。

即便日后父母是多么真诚地再许下承诺,但因为此前的种种表现,孩子势必会认为父母又是在敷衍自己。甚至,严重时他们还会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或是因此变得自暴自弃。

诚信树人,失信毁人,仅在父母一念之间。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曾子杀猪就是父母以身作则的最好的表率。

曾子的老婆要去赶集,儿子哭着要跟着去,曾子的老婆说:你回去,我回来时为你杀猪。

她刚从集市回来,曾子就要给儿子杀猪,老婆忙劝阻道:我不过是开玩笑罢了,你还信以为真了。”

曾子说:父母教他,他听从了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

于是就杀猪猪肉吃。

可是天底下更多的父母总是对孩子不断地哄骗,只为求一丝眼前的清净。

的确,父母忙于工作和应付生活的压力,确实很辛苦。但是,如果只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选择欺骗孩子,那么以后将要付出代价就是永远得不到孩子的信任。

孩子小时候对家长的信任是百分之百的,我们不能因为一次次的不在意和随口一说”。逐渐透支孩子的信任。

如何才能做到对孩子信守承诺?更好的增进亲子关系?

(1) 不轻易许诺,一旦说到就要做到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许下的承诺,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对孩子不轻易许诺,有诺必践!以身作则,对孩子而言是最好的教育。

不做无意义的承诺。因为即使是没有意义的承诺,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件惦记的事”,有诺不践会影响孩子处理其他问题的态度。

(2)做不到的时候,家长要道歉

如果承诺无法兑现,记得向孩子道歉!

如果许诺孩子的事情做不到,孩子必然会伤心难过,甚至哭闹,不依不饶。这个时候家长不要急于责备、恐吓孩子。

先抽一点时间聆听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失落感,然后用肯定的言语回应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支持的,孩子会更愿意合作,然后向孩子道歉,并说明自己不能兑现诺言的原因。

—END

作者:长安雨,85后山西妹子。愿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