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人体质的酸碱性
第一种办法是自我感觉,假如长期体力不支、轻易疲惫、形容憔悴或有其他亚健康特征,无疑说明你的体液在酸化。
第二种办法是用PH试纸检测。最简单的是连续三天早晨空腹检测唾液,如PH均匀值小于7.0即为酸性体质。
酸性体质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也有的患者会出现睡眠不安的症状,是一种亚健康的体质。
碱性的体质的人,身体是比较强壮,食欲较好,面色红润。 碱性的体质是非常的健康的。
有研究表明,当pH值降低0.1(即体液偏酸)时,胰岛素的活性就下降30%,免疫细胞功能降低,神经的敏感性下降,内分泌及机体许多重要功能将发生紊乱,癌细胞更易生长扩散,红细胞及血小板易发生聚集等。
扩展资料:
酸性体质基本观点:人体体液的pH值处于7.35~7.45 的弱碱状态是最健康的,但大多数人由于生活习惯及环境的影响,体液pH值都在7.35 以下,他们的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些人就是酸性体质者。
该观点内的体液概念十分模糊,因为人不同的体液的pH值是不尽相同的。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我们的血液总是能够将pH值稳定在7.35-7.45这样的范围以内。而唾液pH值是6.0-7.5。胃酸则属于强酸。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体质酸碱性
人的体质会真的存在酸碱性吗
最近,互联网上流传着一则“酸性体质猛于虎”的段子。段子称,曾任台湾前马偕医院院长吕革令博士经临床实验发现,酸性体质更容易患癌,癌症病人血液检查的结果百分之百都是酸性反应。而弱碱性体质则是健康的,在弱碱状态下,癌细胞无法生长甚至无法生存。因此,吕革令给出的防癌建议是,少吃酸性食物,多吃碱性食物,将酸性体质调养成碱性体质。
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pH值是判断酸碱性的标准。pH值一般在0—14之间,当pH值为7时,是中性;小于7时为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强;大于7时为碱性,值越大,碱性越强。那么,人的体质也可以根据pH划分为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吗?
人体血液pH值呈弱碱性
张先生从淘宝网上买了一只托玛琳杯,他说自己是看中了此款杯子的广告语——“15分钟便可将倒入水杯中的普通饮用水转变成为弱碱性水”。张先生说:“听说弱碱性水对人体健康有益,我工作繁忙,很难抽出时间锻炼,指望着多喝弱碱性水来调养身体。”
王女士最近正在严格执行一套“碱性食物搭配法”,只吃水果蔬菜,坚决杜绝肉、蛋、奶等高蛋白含量食物。王女士说:“夏天到了,我想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瘦下来,最好形成易瘦体质,听说碱性体质就是易瘦体质,所以我只吃水果蔬菜这些碱性的食物。”
像张先生和王女士一样相信“酸碱性体质”说法的不在少数,好多人以为,多摄入碱性水质和碱性食物有利身体健康,而且“多吃水果蔬菜”的原则刚好与营养学常识符合。因此,这些人热衷于喝碱性水、吃碱性水果蔬菜。
其实,人体血液的pH值一般维持在7.35—7.45之间,呈弱碱性。如果血液pH值低于7.35,人体细胞将无法完成生理功能,结果是导致“酸中毒”,而不是简单的“酸性体质”。
人体会自动调节酸碱平衡
笔者以“酸性体质”做关键词,查阅医学文献,结果一无所获。笔者又以“吕革令”做关键词,查阅期刊文献,只找到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是《酸性体质与癌有缘》,文章内容是台北一位年轻的张先生不幸患了癌症,肺部长了如小孩拳头一般大小的肿瘤,后来听从台湾马偕医院前任院长吕革令博士建议,少吃酸性的荤食类,多吃碱性食物,结果过了5年,张先生的肿瘤消失了。
反伪打假斗士方舟子早在2010年就对酸碱性体质这一说法打过假,他在《骗人的“酸性体质学说”》一文中指出,“酸性体质学说是一种骗人的伪科学说,如果相信了它去购买‘排酸’保健品,那是在浪费金钱,如果根据它来指导饮食,反而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按照酸碱度,确实可以将食物划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但这样的划分没有意义。方舟子指出,无论是什么食物,吃到胃里都变成了“酸性食物”。胃酸是强酸性,pH值可低到1—2,在它的作用下,食物都成了酸性。食物从胃进入肠道,被碱性的肠液中和,又成了“碱性食物”。所以,吃下去的食物,不管原来是酸性还是碱性,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先变成“酸性食物”,再变成“碱性食物”。
至于人体体质的酸碱性,方舟子指出,“人体会自动调节酸碱平衡。”如果膳食中蛋白质摄入过多,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在血液中累积,有可能让血液变酸性,这时,钙会从骨质中释放出来中和它们。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被送到血液中形成碳酸,但人体可以通过呼吸不停地把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去。
尽管酸碱性体质学说早已被打了假,但在互联网上依旧传得红红火火。在微博和人人网这些社交网站上,“酸碱性体质”段子隔三差五就被分享转载,使一些人信以为真。
酸中毒≠酸性体质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这是人体细胞完成生理功能的最佳酸碱度,少一分或者多一分都不正常。人体酸碱平衡非常重要,如果人体血液pH值低于7.35,会发生酸中毒,而pH值高于7.45则是碱中毒。
人的体质真存在酸碱性吗
人体血液pH值呈弱碱性
张先生从淘宝网上买了一只托玛琳杯,他说自己是看中了此款杯子的广告语——“15分钟便可将倒入水杯中的普通饮用水转变成为弱碱性水”。张先生说:“听说弱碱性水对人体健康有益,我工作繁忙,很难抽出时间锻炼,指望着多喝弱碱性水来调养身体。”
王女士最近正在严格执行一套“碱性食物搭配法”,只吃水果蔬菜,坚决杜绝肉、蛋、奶等高蛋白含量食物。王女士说:“夏天到了,我想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瘦下来,最好形成易瘦体质,听说碱性体质就是易瘦体质,所以我只吃水果蔬菜这些碱性的食物。”
像张先生和王女士一样相信“酸碱性体质”说法的不在少数,好多人以为,多摄入碱性水质和碱性食物有利身体健康,而且“多吃水果蔬菜”的原则刚好与营养学常识符合。因此,这些人热衷于喝碱性水、吃碱性水果蔬菜。
其实,人体血液的pH值一般维持在7.35—7.45之间,呈弱碱性。如果血液pH值低于7.35,人体细胞将无法完成生理功能,结果是导致“酸中毒”,而不是简单的“酸性体质”。
体检哪个项目是看体质的酸碱 性
体检项目是不查体质酸碱性的,但是血液的PH值可以反映出一点点,你可以参考作为体质的酸碱性。
你也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判断体质的酸碱性:
肉食多的必然酸性,素食多的可能是碱性体质
睡觉不好的,容易疲劳的也可能是酸性体质引起
如何判断你是不是酸性体质?
第一种办法是自我感觉,如果长期体力不支、容易疲劳、形容憔悴或有其他亚健康特征,无疑说明你的体液在酸化。
第二种办法是用PH试纸检测。最简单的是连续三天清晨空腹检测唾液,如PH平均值小于7.0即为酸性体质。
需要说明的是,血液的PH值波动范围极小,为7.35-7.45。小于7.35即为酸性,小于7.0,表明病情极为严重。
以上是参考有关资料。实际上我并不认同酸性体质或碱性体质只是一种亚健康状态罢了如果血液PH值下降那就是很严重的疾病或创伤以致失代偿,楼主生活的太仔细了,建议用中药慢慢条理,或者逐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果本问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请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采纳本题后另发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望尊重我的劳动。
纵是提问伤我千万,我待提问如初恋.
祝好人一生平安!
网上说的酸性体质生 女孩碱性体质生 男孩是真的吗
高碱值植物可以提高女性血液碱性浓度,营造一个适合Y染色体存活的健康弱碱性受孕环境,让男性精子中的Y染色体存活率高,从而比较容易怀上男孩。同时偏碱性体质可以帮助男性改善健康状况调理体质从而提升精子质量,为怀孕打好基础。服用益生
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酸碱性体质是什么关系
关于酸碱体质这个观点,一直众说纷纭,有专家认为根本没有酸碱体质的系统学说。我更倾向于这种观点。
因为人血液的PH值应在7.35-7.45之间,为碱性。人类血液的PH值是非常稳定的,因为人体自身具有酸碱调节系统,不会因为你就多吃了点儿肉,酸性就上去了,也不会因为你天天和小米粥,身体里就成碱性的。另外人体里就没有一种标准体液,即各体液PH是不一样的,比如胃液就肯定是酸性的,但唾液酸性就不强。
另外一个是皮肤,健康的皮肤pH值应该是5.5,处于弱酸性的皮肤更不容易滋生细菌。女性阴道最理想的环境也是酸性的,一旦pH值大于4.5,就会引发炎症。除此之外,人正常的尿液也是呈酸性的。肾脏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体内的酸性物质从尿液中排出去,如果一个人的尿液呈碱性,反倒是不健康的。
只是说现在更多人的血液的PH值在7.35以下,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样的话更容易患上慢性疾病,所以提倡多吃一些碱性食物是好的,比如:
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香菇、葡萄酒、海带、柑橘类、柿子、黄瓜、胡萝卜、白萝卜。 中碱性食品:大豆、蕃茄、香蕉、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牛蒡。
弱碱性食品:红豆、苹果、甘蓝菜、豆腐、卷心菜、油菜、梨、马铃薯
虽然理论是不正确的,但提倡人们少吃肉多吃菜,是正确的哦~
人真的分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吗?
我们的身体有着精巧复杂的设计,从消化系统到排泄系统,再到呼吸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变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容易疲劳、头疼脑热、失眠多梦……我们的生活总是不可避免地受这些小毛病的干扰,上网一查,貌似权威的资料会告诉你,这些都是“酸性体质”的典型症状,于是惴惴不安,不禁留意起铺天盖地的“碱性保健品”,恨不得买来赶紧中和自己体内的酸,将自己打造成健康的“碱性体质”。
暂且打住,小心掉进商家大忽悠的陷阱,人体的酸碱平衡复杂着呢!况且,有没有“酸性体质”都是问题。
pH值也有“底线”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一个成年人的身体大概由几十万亿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生存于体液(主要为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中,体液正常的酸碱平衡是细胞维持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如乳酸、二氧化碳等,同时产生少量的碱性物质。虽然这些代谢产物酸多碱少,但机体具有强大精密的调节体系来维持体液酸碱度平衡。
每个人要知道自己的身体是酸是碱,就要弄清自己的pH值。通常用pH值来衡量体液的酸碱度。pH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指数的数值,一般在0~14之间,当pH值为7时溶液为中性,小于7时为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强;大于7时呈碱性,值越大,碱性越强。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为弱碱性。这个pH值是人体细胞完成生理功能的最佳酸碱度,少一分或者多一分都不行。人体酸碱平衡非常重要,如果人体血液pH值低于7.35,会发生酸中毒,而pH值高于7.45则是碱中毒。无论酸中毒或者碱中毒,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定期检测自己身体的pH值,防止出现酸碱失衡呢?
其实,我们的身体有着精巧复杂的设计,从消化系统到排泄系统,再到呼吸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变酸可不是容易的事。就拿最先参与酸碱平衡调节的器官——小肠来说,虽然它并不直接产生酸或者碱,但可以根据食物的成分来调节对胰液中碱的再吸收,从而来调节血液中碱的浓度。小肠还可以通过调节对食物中碱离子(例如镁、钙、钾等)的吸收来维持酸碱平衡。
但是我们的血液面对从肝脏涌来的大量酸和碱毫无惧色,因为血液中含有碳酸氢盐、磷酸盐、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等几大缓冲系统,这些酸和碱也无法兴风作浪引起血液pH值的急剧变化。当血液带着代谢产物经过肾脏时,肾会像一个小泵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