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老有粘痰怎么办
咽喉炎或是咽炎,可以吃些消炎、止咳、平喘的药物,消除呼吸道炎性渗出,化痰利湿。慢咽舒宁对上述症状有效,但其药量小需要长期服用,建议你到本地老中医那里抓点中药,服用一疗程就好了,拖时间长就会演变成慢性呼吸道炎症,容易迁延不愈。
嗓子里有粘痰怎么办
患者现在主要的问题是脑胶质细胞瘤。呼吸道可以继发的问题。如果长期卧,容易引起继发肺部感染。如果患者人清楚,自已可以咳痰,如果不清楚,还是住院治疗。
喉咙总感觉有粘痰,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我也有过和你一样的症状,应该是慢性咽喉炎,吃点吴太咽喉片比较好,最好不吃辛辣的东西,需要长期治疗才有效果。
喉咙里老感觉有痰,怎么缓解啊
是慢性咽炎的症状
慢性咽炎患者怎样进行自我调养?
(1).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新鲜,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居室空气干燥及过冷、过热、过湿都可影响咽部粘膜的防御机能,造成功能障碍,咽部感觉异常,日久而成慢性咽炎病变。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可以保持口腔清洁。同时,防治口鼻疾病,消除炎性病灶,对防治咽炎也不容忽视。
(2).进行饮食调养,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如橘子、广柑、菠萝、甘蔗、橄榄、鸭梨、苹果等,或多喝水及清凉饮料,但饮料不能太浓。忌食烟、酒、姜、椒、芥、蒜及一切辛辣之物。
(3).气功疗法治疗咽炎,方法是:静坐,两手轻放于两大腿,两眼微闭,舌抵上腭,安神入静,自然呼吸,意守咽部,口中蓄津,待津液满口,缓缓下咽,如此15-20分钟,然后慢慢睁开两眼,以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轻轻揉喉部,自然呼吸意守手下,津液满口后,缓缓下咽,如此按揉5-7分钟。每日练2-3次,每次15-30分钟。
嘴发粘嗓子有痰怎么回事
展开全部
您好,如果嗓子总是有粘痰,咳不出咽不下,早上刷牙有恶心干呕的话这就是慢性咽炎了,慢性的跟急性的不一样,如果急性的话就会喉咙有滤泡吞咽困难偶尔还会有血,刺痛感明显,但这些咽喉的问题反复的反作,造成很大的困扰,西药是可以快速地消炎,但起要治本的话,还是吃中药吧,慢严舒柠这个就是纯中药的制剂,但你要按疗程来服用才行,慢性病需要给点耐心去治,平时饮食也需要注意清淡,要养好嗓子就是日常行为疗法和药物作用了,很快好的,希望可以帮到您.
咽喉炎有很多粘痰该怎样治疗
亲,你好,咽喉炎的治疗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先不要担心,你可以喝点清喉利咽的中药加点消炎药一起服用,比慢严舒柠颗粒、咽炎片等等。但是消炎药不易服用时间过长会产生抗药性,嗓子不疼了就停用。平时要注意忌辛辣刺激性、过油腻的食物,生冷、过甜过咸的也要少食,多吃一点蔬菜水果,多喝水。摄取大量的水分有助于稀化粘痰,不至于让咽喉被大量的粘痰弄的咽痒不适,白开水、梨汁、西瓜汁都是很好的康复咽喉健康的饮料,不妨试试。希望对你有用!
嗓子里总有痰.怎么办.
梨,用水煮,加冰糖,化痰祛燥
念慈庵也不错
嗓子眼好象有毛,是嗓子里有痰,你可以服用复方甘草片,是祛痰止咳的,再加上服用一些抗生素,一般是完全可以治好的。还有一个偏方,几个老的批把叶,一个梨子(去核),几块冰糖和两碗水放在一起熬喝下,每天两次。连喝五天叶可以治愈这个毛病。祝你早日康复!
咽喉总有咳不完的黏痰黏液该怎么治疗
呼吸道的黏膜有黏液腺和纤毛。黏液腺分泌黏液(较有黏性)和浆液来湿润呼吸道的黏膜也黏住与空气一起进到呼吸道的小碎粒或细菌,黏膜上的纤毛会向上运动,这一种纤毛运动就把黏液和外来异物往上移送藉以清除呼吸道,由此,生理上,痰是由黏液腺分泌出来的黏液及浆液和异物的混合物。健康的人每天产生约 100 cc 的黏液,这些黏液藉纤毛运动被上送到呼吸道的上端后不知不觉被吞咽下去,所以健康的人不会感觉有痰出来。但当呼吸道有病时黏液的分泌增加因此刺激呼吸道产生咳嗽的动作而将痰咳出来。健康人的痰是清的,当有气管炎或支气管炎时痰的颜色就变成白色,而再加上细菌感染时则因细菌和脓的掺入而变黄色或绿色。如果掺入血液时就呈粉红色或血红色。
如上所说,正常人的痰液是在不知不觉中咽下去的,但是当感觉有痰液时,则说明气管可能有病变,这种痰液当然还是不要咽下去为好,在不得以的情况下,咽下去也不会有大碍的。话说回来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吐出来好。
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辨证治痰多,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 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 o克,银花1 2克。
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 0克,甘草5克,生石膏 30克,黄芩1 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 10克,橘红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 1 5克,苍白术各10克。
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 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化痰的中成: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