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关注,你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欠债还钱,发热退烧,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退烧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当家长真正遇到的时候,总会演变成一场手忙脚乱的大战。
学过了那么多大道理,还是退不好这场烧。
孩子发烧时,我们慌乱的脑袋里就只能装得下散热”迅速”这四字方针。
于是乎,为了迅速”,又是打针又是输液又是灌肠;为了散热”,又是捂汗又是酒精擦浴又是冰敷。
似乎只要满足了上述两个条件,这就是一场成功的退烧。
然而,人毕竟不是机器,这么简单粗暴的判断方式并不靠谱。
错误的退烧方式带来的后果可比发烧本身严重多了。
01 这些退烧方式绝对不能用打退烧针
打针退烧是我们想满足迅速”的最常用方法,孩子发烧总不退?打一针就好了!”。
而常用的退烧针就是柴胡注射液和注射用赖氨匹林。
然而,早在2018年,这两者就被药监局打入冷宫”了。
注射柴胡之后会引起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晕厥等副作用,甚至致死的案例也有发生;而注射赖氨匹林,会有惊厥、呕吐、昏迷等副作用,严重时可直接导致死亡。
药物灌肠
药物灌肠听起来可比打针吃药酷炫多了。
什么快速退烧,无创伤无痛苦,什么药物穿肠过,凉爽体中留。
说的比唱的都好听。
这种方式看似药物不直接入血,但是你以为肠道是吃素的吗?灌肠的过程中,药物通过肠道吸收,同样能进入血液。
在药物剂量把控不好的情况下,甚至会严重损伤孩子的肝肾。
再说了,灌肠还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造成肠穿孔。
静脉输液
输液也是快速退烧三巨头”的其中之一。
虽然输液和打针相比,错不在治疗方式本身,但是它错就错在总被滥用。
好多家长只要孩子一发烧就输液,一输液就输抗生素,根本不问过往缘由,输就完了。
抗生素不是绝对不能输,但是好歹得先明确病因,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之后再说啊。
不然,本来是病毒感染,输半天抗生素,作用没有,害处不少。
吃错误的退烧药
打针灌肠输液不安全,那我们吃药不就行了?
别急别急,吃错药比说错话的危害可大多了。
比如尼美舒利口服制剂,因为容易造成孩子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也早就被药监局赐了一首《凉凉》,明令禁止用于12岁以下的孩子。
只要是尼美舒利打头,需要口服的,不管是颗粒、分散片、胶囊,还是片、混悬液,通通不行。
02 这些退烧方法不推荐用捂汗退烧
咱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发烧了,出一出汗就好了”的观念,出汗后皮肤凉凉的,会给人一种真的管用”的错觉。
但这种方法完全是错的。
捂着会导致热量散不出去,反而容易使体温升高。就算捂出了汗,捂汗退烧的功效也只是暂时的,丢失大量的汗液,反倒可能造成脱水,甚至引起捂热综合征,严重可导致死亡,这可比发烧本身严重多了。
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和捂汗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总觉得酒精挥发会把热量带走,孩子这不就退烧了吗?
挥发的酒精是能带走热量,但是没挥发的酒精可是伺机进入了孩子的皮肤。
孩子发烧时皮肤更容易吸收酒精,大面积的酒精擦浴很可能引起孩子酒精中毒。
冰敷
冰敷只能局部降温,皮肤看似凉了,但血管因为热胀冷缩反而收缩了,倒是把热量锁在身体里了,而且还会因为温度太低引起孩子不适,甚至会冻伤孩子的皮肤。
退热贴
退热贴只能起到局部降温的效果,对于全身温度的降低是没有明显效果的。
不过贴也就贴了,倒也没什么害处,注意别引起皮肤过敏就行。
民间偏方
前面提到的方法,不管是不能用的还是不推荐用的,都还算画风正常。
但是这part提到的一些偏方就比较画风突变了。
什么鸡蛋清敷额头、姜片/蒜片贴脚底、葱白煮水、热水泡脚,甚至还有银手镯煮水、珍珠粉泡水喝等魔性方法。
拜托,孩子不是小白鼠,不是逮什么方法都能随便试的啊!
03 正确退烧,这些方法科学又管用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就要介绍正确的退烧方式了。
不然你们能饶我,你们手里40米的大刀也不会饶我。
正确退烧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下面这3招。
物理降温
虽然38.5℃(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为38℃)是一个可以给孩子喝退烧药的参考值。
但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好,就算体温到38.5℃了,也不是必须用药,可以让孩子多喝水,通过自然地出汗、排尿带走身体的热量。
也可以提高室内温度后适当减少孩子的衣物,帮助孩子的身体散热。
口服退烧药
如果物理退烧不管用,孩子烧到了38.5℃,也没啥精神,那就得喝退烧药了。
对孩子来说安全的口服退烧药有两种,一个是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一个是美林(布洛芬)。
对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来说,泰诺林的作用比较温和,副作用小,一般作为首选的退烧药。
但如果是6个月以上的宝宝,且服用泰诺林退烧效果不明显时,可以考虑选择美林。
除此之外,也要注意这两种药都有滴剂和混悬液两种剂型,药物浓度是完全不一样的,用法用量自然也不同。
详细内容大家可以点击下方蓝色链接进行了解。
《退烧药怎么吃,那种退烧药更安全?(附用药剂量表)》
退热栓
如果孩子对口服退烧药不耐受,大家也可以考虑选择使用退热栓,常见的栓剂多为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其使用剂量、频率和口服剂相同。
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口服剂和肛栓剂同时使用。
保险起见,这个操作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好了,说到这儿,大家对于孩子发烧后怎么退烧是不是已经做到了闭着眼睛弹琴——心里有谱了”?
不过就算没谱也别急,大家可以下载一个育学园APP,更多关于孩子发烧怎么护理、怎么退烧以及如何吃退烧药的知识,就在APP里了。
我只能帮大家到这儿了。
转发加收藏,孩子发烧心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