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过往的学习经历中,是否曾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很擅长文科,有的人很擅长理科?男孩和女孩在文理科方面到底有没有差异呢?
在工作或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人学识很渊博,可是情商却特低,只认死理、难以变通,一点都不懂察言观色呢?或者,为什么有的人性格很好、也很善解人意,可就是做事情没有章法、糊里糊涂的呢?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发生上述的一些情形是因为先天的基因或性格所致,事实上,据科学研究表明:类似的困惑或冲突,都是源于左右脑的不均衡发展。
人类的大脑确实存在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左右脑半球的功能上。大脑的左半球负责分析、细节和语言,掌管逻辑思考和线性思考,它着重于秩序,只接受肯定和明确的信息,处理观念和概念。
学校中常规要求学生重视细节、概念、秩序、推理,这些都和左脑密切相关。
而大脑右半球主要处理视觉任务,它是直觉性的,在理解细节之前先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结构。它很善于隐喻,具有很好的审美功能,能接受非语言信号,贴近内心情绪,擅长同理他人的情感。
右脑的思维很跳跃,更接近艺术家和创造性科学家的思维方式。
我们通常认为,左脑主要负责逻辑分析,那么左脑发达就比较适合发展理科;右脑负责感觉和审美,右脑发达会很适合文艺发展。而事实上,如果孩子过于侧重一侧大脑发展,在未来很可能会遇到文章开篇所述的那些情况,对未来的发展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因为,任何学科的有意义学习,一定都是结合了逻辑思维和情感直觉、概念和经验的,真正有能力的人,一定是左右脑共同发达的。
既然大脑确实存在区域差异,那父母们该如何培养孩子左右脑均衡发展呢?
我们要放下对男孩女孩大脑发展存在的一些固有偏见通常来说,男生的理科成绩会更优秀一些,而女生的文科成绩会更优秀一些,我们就会因此认为,男女的大脑发展不同,男生更擅长理科,女生更擅长文科。其实,这是一种很想当然的想法,男孩女孩的大脑先天上确实有一些差异,但不是整体差异,而是精细功能的差异。
在右脑顶叶负责空间想象的部分,女性一般天生会弱于男性,这时的女性的辨别空间位置、涉及数学中的空间想象方面不如男性。而在右脑的情绪感知方面,男性一般天生弱于女性,这使得男性在同理心和敏感性方面会不如女性。
但大脑的这些先天差异并不是固化的、一成不变的,通过后天对孩子的有效引导,是完全可以弥补这些先天差异的。
所以,我们不要被这种偏见植入,并潜移默化给孩子,这会对未来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之前在一个关于项目制教学的课程中,听老师讲到一个美国常春藤名校的建筑系女博士的案例,这位女博士源于自身的求学经历和感悟,设计了一款适合女孩玩的空间建筑模型。她认为,女孩小时候的玩具通常都是各种芭比娃娃,这其实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角色定位和偏见植入。而让女孩从小就多接触一些空间结构类的玩具模型,可以有利于空间思考能力的发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积木的几何搭建和各种折纸,都可以帮助女孩构建空间想象力,而阅读故事和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表演,则可以帮助男孩提升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
所以,父母们平时可以多引导女孩进行空间想象,玩一些推理游戏;也可以经常问一问男孩:你觉得故事里的人是怎么想的?他会有怎样的感受?他接下来会有怎样的打算?
类似以上的的这些游戏方式,都可以有助于优化孩子的左右脑协调发展。
尊重孩子的大脑发展规律,给他们自由成长的快乐感觉其实,左右脑的主要差异在于年龄。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掌管理性思考的前额叶还发展的很不完善,这时候不论男孩女孩都是右脑占主导。也正是因此,小孩子都会变现出自由自在、充满童真的想象力。
随着左脑的成熟和对知识的学习,到了学龄阶段,大多孩子会发展成为左脑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对细节题目的关注、以及逻辑推理的练习,都会加强左脑的功能,这个过程会一直延续到孩子长大。
因此,从这种年龄变化趋势与孩子左右脑发展的规律中可以得知:要尊重孩子的大脑发展的规律,不要在孩子太小的时候就逼迫他练习读写和计算,因为此时的他们,还处于右脑主导的情感直觉期,过早地让孩子学习算数、推理等思维,很可能会影响孩子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发挥。
等到孩子上学之后,大脑很自然地就倾向于左脑发展优势了,这时父母们需要注意的是,在促进孩子左脑的锻炼和发展的同时,还是要留给孩子一些自由玩耍的时光,让掌管孩子的感知、审美的右脑继续得以发展,不要总是在各种辅导班、补习班中间穿梭,用各种学习任务把孩子放松玩耍的时间都给侵占了。
综上,男孩女孩的左右脑发展确实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只要加以平衡引导,每个孩子都可以均衡发展,而大脑的均衡发展是文理兼修、智商情商皆高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