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三年级学生忘记带文具,父母都在上班,老师让孩子打电话给家长一定送去?大家怎么看?

家长还好意思抱怨,孩子都三年级了,竟然不知道自己管理学习用具,甚至到了学校还把文具落在家里,这属于典型的学习习惯没得到培养的表现。如果家长不想再让孩子出现类似丢三落四的问题,我看你还是请个假给孩子送一回文具吧。为什么这样讲呢?下面我做几点分析。

书呆子就是这样老师教出来的!难道不会跟同学借一个?别跟我说甚么长点教训,人就是再长教训也有疏忽得时候。有本事你大人做到能不忘事情试试看?

我小学一年级时,再村里上学,有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在一个屋子里也就三十来人。分组搞卫生,学校还没扫把,要从家里带,一周一次,我们组搞卫生那天我们三个忘了带。老师让带了的回家了,留我们三个让用手扫地,后来我们几个小脾气上来了,赌气真是用手扫的,现在想来,去邻居家借一把不就行了吗?

现在想来,我以前那书呆子劲都是因为老师造成的。为什么不搞灵活教育?非得学生老师家长死磕?

###

大家看清楚这个题,孩子已经三年级了,而且还不是第1次丢东西。家长还轻描淡写的说,孩子小忘性大,偶尔丢作业呀,丢文具呀,老师太较真了,还非让孩子给家长打电话让送。借借不行吗?

估计老师就是因为家长这种态度,才坚持让家长去送的。如果这个孩子就是一次没带,或者是家长能意识到孩子不带学习用品,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老师也不会如此。

老师较真也只是想纠正这个家长和孩子这种漫不经心无所谓的态度。孩子总这样会干扰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忘拿书忘拿笔的,上课怎么听讲?怎么做练习?忘拿作业,老师怎么评判你的学习效果?借,借书借笔干扰别人不,别人乐意总借给你不?家长这种态度说辞是很自私很不负责任的。有本事当你孩子中考高考的时候没带准考证,你家长也别去送!

事情就怕换位思考,应该互相理解,家长配合老师,老师也才能配合你家长。


不送,坚决不送。

孩子上学后,每天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是孩子的分内事,也是必须养成的习惯。学习用品就是战士的枪支弹药,难道上了战场发现没有子弹,再让战友帮你送到战场吗?

很多孩子丢三落四的习惯,就是家长服务周到造成的。

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双狠心”的父母,逼着孩子承担后果,学习独立。

而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受教训的后果,就是孩子永远不会改成坏习惯。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请父母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

作为家长没有认真反思自己的错误,还怪老师。其实你有没有想想,是老师在帮助你和你的孩子改掉坏习惯,老师还要冒着被误解的风险,如果只是一次忘记带文具,任何一位老师都不会让家长大老远过来送。如果是经常发生这样的事,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任由这位学生丢三落四吗?还是会尽心尽力的帮助孩子长记性!这位老师在这里不但教孩子,也是在教你!

###

这件事老师的做法明显不妥,关键是没办法根本解决问题。

首先,三年级的孩子,应该开始为他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处处依赖家长了。

所以,孩子忘记带文具,老师应该先和孩子沟通,怎么样去改掉丢三落四的习惯?这里边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需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去送一次文具,对孩子对三落四的习惯没有根本解决。

偶尔疏忽,孩子上课没得用,家长不失职吗?你们俩一辈子拼命为啥?孩子不是你们奋斗的目标吗?主次都分不清楚还抱怨!疏忽就得记住,还抱怨,这家长不合格!在单位做事疏忽一个看看?!单位做事认真谨慎,到了孩子这儿就能疏忽,真是能分出里外来!////////////////看了评论了,这种事也不能和每一个人去辩一辩应该还是不应该。孩子的个性都不同,家长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现在很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成长总是没错的!是精养还是散养,是富养还是穷养,都根据家庭和孩子的情况去选择。一句话,孩子是自己亲生,你们爱教育成什么样就教育成什么样,孩子要经历很多个老师,换几个学校,唯一不换的是家长。很多事是靠孩子自己还是靠老师学校还是家长自己去关注也都是自由选择。

###

老师能这样做,可能孩子不止一次这样忘记带文具或者其他的书本、作业等等。偶尔一次的话,老师也不会这么坚持,让家长亲自送过来。老师这样做,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作为老师,自己在刚开学时会给学生讲好规律,像这样忘带东西会给一定次数的机会,比如一学期不能超过5次,之后再忘只能辛苦家长送,为了不麻烦爸爸妈妈一定要自己检查好要带的东西。

开学初的家长会也会给家长讲好规矩,希望家长配合工作。


忘记带文具让他找同学借,忘记带作业本就用草稿本或者借纸重新!忘记带课堂作业书或者试卷,那就全部题目抄了再重新做!这就叫长记性。如果家长有空去送一下也可以,但是在上班或者远走不开 那就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