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出门看什么都想买怎么办?父母教导金钱意识,明白价格的意义

"

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暑假期间会去姥姥家住,白天和老人一起生活,最近姥姥和孩子妈妈说每次带孩子出门路过超市的时候,都要拽着她进超市,一定要买一样东西出来,不然就开始哭闹,大有不买就撒泼打滚的趋势。

姥姥碍于面子更是疼孙子,每次经过的时候都要带着孩子进去,哪怕买个奇趣蛋也总不能让孩子空手而归。

孩子小的时候就是小天使,在他们的世界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看什么都新奇,只会默默”的观察,从来也不会开口要。

但是等到年纪渐大,父母最头疼的就是带着孩子去商场超市,每次都是和孩子的拉锯战,一边是孩子一直买,一面是家长连哄带吓的不让孩子买。

面对令人头疼的孩子,家长如何纠正孩子出门就买的坏习惯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父母可以尝试以下四个步骤:

1. 不马上否定

家长在面对孩子哭闹要东西的时候,脑中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否定,毕竟孩子在人来人往的公众场合大声哭闹,父母是觉得最尴尬的人。

人在面对尴尬或者羞愧的时候,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赶快逃离,于是就会很严肃的和孩子说不买!没钱!赶紧走!”你再哭我就把你扔这了!”等等。

其实这样的做法反而会让孩子哭闹的更厉害,孩子眼中没有金钱的概念又或者是并不觉得钱是什么问题。

在他们的眼中家长强行抢走了手里的东西才是让他们天塌地陷的事情。

家长要理解孩子在哭闹要东西的时候,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粗暴的否定孩子,不仅无法让他们释怀,反而会造成孩子内心的伤害。

所以想要避免粗暴否定的话,前提是父母可以在出门之前就和孩子商量好,换一种打好预防针。

如果孩子在面对玩具的时候,忘记了和父母的约定,家长也不能强行把东西从孩子手里抢走,要蹲下来慢慢和孩子说:你刚才不是答应爸爸了吗?如果现在不要这个东西,回去爸爸给你一个奖励好不好?”

最好是在出门之前就给孩子做好选择的余地,告诉他们如果这次出门不买东西,就可以多看一集动画片,半路要买东西,那就立刻回家,少看一集动画片。

当孩子养成了出门不买东西就能得到奖励的习惯之后,渐渐的他们就不会下意识的再出门之后直奔超市了。

2. 培养孩子金钱意识

很多孩子喜欢出门就买,是因为脑中并没有钱的概念,不是说他们不知道东西需要拿钱换,而是不清楚钱来的不容易。

家长要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要珍惜钱的概念,在家里可以和孩子玩买卖东西的游戏,但并不是单纯的停留在卖和买上,要让孩子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辛苦是需要累积之后才能赚得一点点钱,这样也只能买很便宜的东西,要让孩子对金钱的价值有直观的概念。

比如说周六妈妈要要去单位上班,可以这样和孩子说妈妈今天原本要休息陪宝宝的,但是还要去加班,上一天班赚来的钱能给宝宝买一个你最喜欢的奇趣蛋。”

孩子就会知道,家长一天不能陪自己,只能换来一样吃的,就会清楚钱来之不易,时间久了他们就不会出门大手大脚,想要什么就买什么了。

其实孩子都是很善良的,他们之所以任性是因为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脑中没有具体的概念,家长要从树立观念入手,而不是从行为纠正管教,那样不仅浪费精力效果差,而且还容易引起亲子之间的不和谐。

3. 列清单

让孩子养成做计划的好习惯,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计划就是家长提前和孩子列好清单,比如说今天去超市之前,就把要买的东西写下来,孩子不认字可以简单画一下。

告诉孩子我们今天出门就买这些东西,其他的不买。

又或者是当孩子想要一个新玩具的时候,家长可以提前和孩子沟通好,这个玩具可以买,但是要在下个月或者是去上场几次之后才能买。

又或者是孩子对一个新玩具感兴趣,但是这个玩具和家里的差不多,父母就可以和孩子商量你可以买新的,但是要把家里旧的扔掉,但是这样一来很浪费钱不说,喜欢的还要被扔掉很可惜。”

家长在和孩子列清单的时候,最好把价格和孩子说清楚,让他们知道这个东西具体价值,如果孩子还不认数,可以用他们喜欢的东西来换算,比如说这个玩具可以买一箱子的奇趣蛋,这样孩子就能知道东西有多贵了。

4. 引导孩子思考之后再买

很多孩子由于没有钱的概念,所以买东西从来不经过思考,在他们的意识中喜欢就要属于自己,但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喜欢需要用钱来购买,不是想要就能到手的。

家长可以每个月给孩子一笔钱,钱不用放在他们的手中,但是额外的玩具或者东西的开销可以从里面扣除,每买一次家长就像孩子通报一下钱减少了多少。

孩子就会明白想买东西要懂得取舍,有了这个就不能买那个,时间久了自然就不会出门什么都想要了。

以上几招能够缓解孩子出门就买买买的行为,不过不会立竿见影,需要时间来慢慢改善。

面对孩子的任性,家长也不能全部都和孩子讲道理,适当的约束还是有必要的。

因为孩子并不像大人,他们不懂得瞻前顾后也不会有很多顾虑,孩子天真并且活的随心所欲,很多孩子哭闹着买玩具,其实都与家长的过分宠溺分不开。

当孩子养成了任性的习惯之后,再纠正不仅需要很长时间,关键是已经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孩子的自制能力就会越来越差,而且情绪波动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家长要在孩子有这种苗头之前就及时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1. 做好榜样

孩子在年纪小的时候,都是模仿大人的,他们非常会看脸色行事,因此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样,不一定非要刻意教导孩子要做什么,而是言传身教,买东西三思而后行,这样孩子才知道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喜欢就买的。

2. 适当不予理睬

孩子很多时候哭闹都是因为要求没有被满足,他们心理没有要求合不合理的概念,但是家长一定要守好底线,如果孩子侵犯了这个底线,就要冷处理。

等到孩子冷静下来之后,再和他们讲道理,不理睬虽然不能常用,但是必要的时候还是很管用的。

3. 奖惩并施

对孩子要鼓励正向行为,惩罚负面行为,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要罚,但是做得好的地方要鼓励,用孩子最喜欢的方式来奖励他们,比如说这次出门没有要东西,家长回家就可以给他们做最喜欢吃的菜,或者是看动画片等等。

4. 分散注意力

分散注意力要找对时机,如果孩子正在气头上或者闹的正起劲的时候,分散注意力是不管用的,可以在孩子情绪慢慢平稳下来之后,给他们找个台阶下,这样孩子注意力容易被转移,家长也能避免和孩子冲突。

让孩子不出门买买买的关键,就是让他们形成金钱意识,明白价格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