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每天一两个家庭教育实例分享,欢迎大家关注,跟随一起感受家庭教育的魅力!
今天这篇文我们来讲讲小宝的世界你不懂!”
一、事情经过:
今天的微课中,有家长咨询,三岁小孩子,要吃玉米肠。妈妈给剥皮的过程中,把肠弄断了。孩子就不吃了,闹着要重来一根。
第二根,妈妈很小心,没有断。可是孩子非要插一根筷子吃,结果又把肠弄断了。孩子哭闹起来!
妈妈没有急,也没有恼,只是轻声的安慰,让孩子自在的宣泄情绪。
在孩子哭闹的期间,老人有过来干涉,觉得太惯着孩子了,但是妈妈坚持平和的对待孩子的情绪。
过了一会儿,孩子情绪平和下来,把肠吃了,没有再闹。
二、妈妈的应对分析:
首先我们要确定,妈妈的应对方式是对的。
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宣泄,同时,妈妈也没有对他发脾气,让他的心安定了下来,所以后来他再吃肠的时候,是平和的。
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合适的释放,同时又能给孩子包容和安慰,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很快稳定下来,同时给到孩子正常的心态。
他被看到,被关注,被保护,他的内心会稳定而安然。
三、孩子情绪分析:
妈妈的困惑在于,一根肠断掉是不会影响吃的,为什么孩子会突然情绪大变,闹腾起来呢?最后他还是能接受断掉的肠,一样吃了啊,可是情绪从哪里来?
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他自己的情绪变化是没办法说清楚的,他只是感觉到不舒服,不能接受,就会闹情绪。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来观察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因素引发了孩子的情绪!
三岁孩子面对一根香肠断掉,并没有多么复杂的情况,一般只有一种可能:过度追求完美。吃肠的时候孩子希望弄一整根出来,感觉没弄好是失败的,所以就不高兴了,就要重新来过。第二次没想到又断了,情绪再次上来,两次叠加,孩子的情绪就有些失控了。
但是由于妈妈的正确对待,孩子最后还是接受了断掉的肠,按最初的期望吃掉了。
这个时候妈妈说了,自己也有类似于强迫症的表现,孩子可能是遗传或者是模仿妈妈的行为,所以对于断掉的肠感觉不舒服,才会闹起来。
那我们的分析就是对的了。
四、彻底解决孩子情绪的最后措施:
为了平和孩子的情绪,建议妈妈在睡前讲故事的时候和孩子聊天。可以和孩子开玩笑的说,肠吃到肚肚之前,是要咬断的,即使它自己不断,我们也要咬,它是太急于让宝宝吃掉,所以提前就断了。类似这种调侃的话,把我们的想法传达给他,让他也接受在这些过程中,可能出现裂掉什么的情况,但是不影响最终食用。当孩子明确知道结果的时候,就不会过度的在意不够完美的情况了。
我们安抚孩子情绪,这是最后的措施,也是整个事件的闭环。
和孩子就当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进行交流,对于孩子和爸妈之间的沟通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当我们形成了日常交流的习惯,随着孩子的成长,沟通就不容易产生障碍,爸妈对孩子的了解也才能全面和深入。
小孩子吃一根肠的事,我们分析出这么多内容,印证我的家庭教育观点:家庭教育无小事”,我们指导的方法也是按我的观点来执行:教育贵在即时性,家长只做对的事!”
只要我们家长是真的爱孩子,真心的为孩子着想,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来做事,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