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面对小小的生命我们常常思考,究竟该给他们一个怎样的未来。
有的父母相信起跑线”教育,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使尽浑身解数,胎教、早教、亲子班、学前班、只要能往前赶的一个也不能少。
起跑线上的孩子
与之相反的是快乐教育”理念的佛系养娃父母。他们信奉快乐、自由。认为孩子成长要顺其自然的,只要孩子不愿意的学的,就可以不学。
快乐童年
那么究竟哪种方式对呢?
两种方式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每个人所出的环境和自己的经历决定着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各有利弊。
起跑线”理念下的孩子机会多学习能力强,在应试的教育环境中如鱼得水。只是用力太猛的话孩子压力大,父母陷入焦虑。
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孩子,自由、压力小拥有一个轻松愉快的童年。但是面对应试学习方式难以适应,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坚持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压力大的孩子
压力小的孩子
起跑线本身是个伪命题。如果真的有起跑线,那孩子从出生一刻起,就处在不同的起跑线。有的出生在富贵人家、有的出生在普通家庭。从出生起拥有的资源就是不同的。
现有播种才有花开
静待不是什么都不做,你首先要播种才能花开。
孩子每学习一种新知识都是给他播下一棵种子,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开花。也许这颗种子1年就开花了,你坚持带他阅读,一年后她已经可以自主阅读。
也许10、20年才开花,从小喜爱的画笔,长大后帮他在设计图纸上画出最富创意的作品
也许一辈子都不开花,弹过的钢琴、跳过的芭蕾。长大后再没有碰过。
音乐带给人一生的艺术能力
初中同学从小喜欢看书,写点小片段,父母出门回来经常给她买书。也知道自己成了不了作家的,作为小小的爱好一直坚持着。
后来和我们一样结婚生子忙碌着,今天见到她聊起中年危机,他爱人所在的行业不景气,收入一直上不去,而她为了照顾2个孩子,已经全职三年。
我惊叹她怎么支付俩个孩子的课外班费用啊。
小时候的爱好,帮她度过了中年危机
写公号啊,以前我喜欢写点小文章什么的,带孩子的时候学了新媒体运营。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没想到小时候一个小小的爱好,居然化解了我的中年危机”
她心中的种子,30年后才发芽。
曾在医院大厅的一架供大家弹奏的公益钢琴,看到60岁的老爷在等着看诊的空隙,随意的弹奏了一首。老伴与他背坐着听,人来人往并没有人注意他们,此刻音乐就是减轻她们身心痛苦的良药。
音乐为伴
他心中的种子50年才发芽。
起跑线”上的家长不要给孩子设限或者贴标签我的孩子适合学什么,不适合学什么。大多父母会替孩子做决定。有的出于有助学习的角度替孩子选择课外班,有的出于个人喜好选择、有的出于未来职业规划替孩子选择。
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家孩子不适合画画”
学吉他有什么用,哪有钢琴好”
其实知识是相通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的过程是构建大脑的过程,素材越丰富,构建的越精密,越好用就是所谓的融会贯通。
钢琴与数学、逻辑思维与口才能力、绘画与生物。所谓触类旁通便是如此。
水哥”微观辨水
最强大脑大脑的水哥”的微观辨水,500杯水,能分出不同。他在采访中透露,他平时喜欢画画,每杯水在他眼里都是不一样的画,有不一样的内容。生活中的王昱珩也是爱好丰富的学科达人。
放下偏见,尽情播种
教育的本质是播种,放下偏见带孩子了解更多的知识。
给他的心中播下丰富的种子,他才能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收获不同的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