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一块月饼引发的离家出走,你以为的爱,对孩子来说是伤害

文丨橘妈

前几日中秋节,本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却看到了这样的一则帖子,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因为月饼引发的离家出走。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孩子四年级,在中秋节前一天的篮球课上,教练给同学一人发了一个月饼,爸爸去接孩子的时候,看到月饼质量太差,希望用更好的来代替,孩子不乐意,劝说无果爸爸直接把发的月饼扔了。

孩子不高兴,大哭起来,爸爸没有进行劝说和解释,反而是采取冷处理。回家后也是因为沟通不妥,孩子一气之下夺门而去,那个时候是深夜11点。最后还是路过的路人找上门来,劝说把孩子带回家了。

在生活中,有很多相似的例子,就比如说孩子吃糖这件事吧。

有一位妈妈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自家孩子偏胖且有蛀牙,但是特喜欢吃糖。一次去接孩子放学,孩子磨蹭很久就因为想要偷吃一块糖,这糖是老师给表现好的小朋友的奖励。妈妈看糖纸像是三无产品,于是就不想孩子再吃,孩子不乐意,说这是自己争取表现了两节课才争取到的奖励,并不想吃妈妈买的所谓的安全的糖。

这个时候,妈妈才意识到,孩子根本不在意糖果是否存在太多的添加剂,孩子在意的,是被老师肯定的奖励。

两件事本身,都是家长心疼孩子,担心孩子吃到不好的食物对身体不好,却忽略了孩子最原始的述求,就是被家长肯定的成就感。家长总是用自以为是的爱,限制了孩子渴望得到的关爱,这样的结果都是不太好的。

好的教育从不是家长的我以为”,而是充分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让孩子觉得”好。

首先要尊重孩子,爸爸不想孩子吃掉质量看起来并不好的月饼,就擅自扔掉了。这里扔掉的不单单是一个月饼,更是孩子被奖赏和被肯定的荣誉。其实完全可以采取一个折中的方式,月饼可以当做荣誉留给孩子,吃月饼就吃家里买的。

其次,站在孩子的角度。可能很多小事情,在大人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孩子眼里,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即使是男孩子,也需要被关系和关爱,就是文中被父亲冷处理的孩子,心里一定是非常难受的。

最后,要理解和支持孩子。很多家长都觉得,只有自己强硬了,孩子才会乖乖听话,但是这样做,孩子真的是从内心顺从的吗?文中男孩半夜离家出走,爸爸却只是强硬地表示,我不会主动去找你”,完全没有尝试去理解孩子为何去这样做,爸爸想象不到孩子的内心有多么绝望,这样的孩子即使表面听话了又如何,内心的隔阂是不会消除的。

比起一个质量好的月饼来说,孩子崩坏的情绪和绝望,以及感受不到爸爸的疼爱,比吃一个质量不好的月饼,伤害来的更大。孩子得到了赞扬和嘉奖,想要的也是父母的认同,而不是因为父母觉得质量不好,就高下立见地替孩子做决定。

家长的出发点一定是为了孩子着想,担心孩子吃了质量不好的食物,会造成身体出现异常。但是相比起来,家长比较偏激的对待孩子,孩子所受到的精神和心灵上的打击,远比身体受到的伤害大,即使身体出现不适,也终有一日会痊愈,但是心灵受伤,可能会跟随一辈子。

所以在对待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尊重他们的看法,了解他们的想法,真正做到理解和支持孩子,孩子才会和你的关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