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爱美的妈妈是什么体验?
网友们的回答亮了。
@满天大雨啊:有一个爱美的妈妈,走起路来都像充过钱的!没毛病,就是有自信!
@时光流转:我的妈妈就特别的爱美,因为她的爱美,所以让整个家庭的氛围也很舒服,生活品质也提高了一大截。
@享受当下:有一个爱美的妈妈,感觉看着她美美的自己心情也会很好,真是爸爸宠,女儿爱的那种。两朵姐妹花,幸福像花儿一样。
爱美这件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竟然在孩子心里有这么大的魔力。
其实,有个爱美的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01
一位51岁的妈妈,是一个已经健身19年的健身爱好者。
光从表面能难看出是一个年过半百的妈妈。
在她健身的时候,他的儿子Hardy就经常会在一旁陪伴。
Hardy受到妈妈的影响开始对健身感兴趣。
在得到妈妈的鼓励和支持之后开始了自己撸铁健身的生活。
坚持健身七年的Hardy从瘦弱的白斩鸡变成肌肉型男,拥有了很多男性都难以拥有的肌肉身材。
腹肌像刀雕刻似的,双臂的肌肉也非常发达,全身的肌肉纹理感和线条感非常鲜明。
从小受到妈妈坚持19年运动精神的熏陶,也为了追求健美的体魄,Hardy养成了坚持健身的习惯,体脂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下。
因为懂得对美的追求需要坚持,所以在健身中培养了自己坚持毅力的品质。
也正因为这样的好身材和坚持的精神,他在社交网络上更新的动态,收获了10万多的粉丝。
育儿专家孙瑞雪指出:
成人的气质是由儿童期间的审美导致的,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
孩子的气质好比作画者在白纸上画画,你给什么颜色,它就是什么颜色,美也好丑也好,都是作画者给予的成像。
而作画者就是孩子的父母,妈妈和孩子相处时间比较多。
妈妈作为女性代表体身上带着爱美”的天性,孩子从妈妈身上更容易感悟到美”这个词的含义。
妈妈在孩子的气质方面影响更大。
正因为在童年时期受到妈妈对美的追求的影响,Hardy也形成了自己的审美倾向。
通过健身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生活品质,收获了一个健美的体魄,同时也养成了一个坚毅的品格。
这些是孩子的财富,也是孩子的闪光的气质。
02
闺蜜小雅是个年轻爱美的妈妈,出门总是要花上时间换衣服化妆。
有一天,她的5岁女儿问她为什么要打扮那么好看出门呢?
小雅对她女儿说:打扮得美,自己看了心情愉悦,对别人也是一种尊重,谁也不喜欢与邋遢的人做朋友。”
从此,她的女儿也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出门前也会换上好看的衣服,梳好头发。
因为她懂得要把自己变得更好更美,以美好的的姿态去面对世界,爱美是一件令自己愉悦的事情,也是获得别人尊重的事情。
《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衣冠”不仅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人的精神面貌。
相对于爸爸在外表管理的随性,妈妈在自我形象管理上,更能给孩子起到一个标杆作用。
看得见的美是正衣冠、齐发辫,感受得到美是朝气蓬勃的生活态度。
让孩子从自我认识中去理解自我形象的管理是获得别人尊重的一种方法。
妈妈爱美,并不是说要打扮得花枝招展,而是告诉孩子,衣着得体也是礼仪教养的表现,也是获得别人尊重的一种行为。
正如杨澜说的没有人透过你邋遢的外表看你的内在美。”
更早让孩子懂得这个道理,孩子由尊重中得到的自信就更大。
03
知乎上有个问答:邋遢的妈妈和凌乱不堪的家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有个网友深有感触地说了个身边的例子。
她的表弟媳是一个美人胚子,身材轻盈,面容姣好。
但是去到他们家做客时,被杂乱肮脏的景象给吓到了:
垃圾、衣服堆满地,没有可坐的地方,茶几一层厚厚的灰,茶杯口有一圈水垢。
实在下不了口喝水,后来受不了就借故走了。
再一次去到表弟家,是在他乔迁新居之后的两个月,房子装修别致。
然而,进门后依然是凌乱不堪——
鞋子乱七八糟摆放在鞋柜上,在不算小的厨房里,灶台上摆满了东西,地上也左一袋、右一袋的横七竖八,垃圾筒已经满得溢出来了,地上一滩污水……
看见亲家母扫了地,随手把灰往马桶里一倒,再按下冲水键,但马桶内上壁却留下了黑灰的痕迹。
此时,网友明白了,邋遢的女儿,是因为有一个同样邋遢的妈妈。
因为从小就是生长在这样凌乱不堪的家里,才会终日与垃圾为习以为常。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父母的行为方式影响着孩子日后的行为方式。
一个邋遢的妈妈,营造出凌乱不堪的家,并让她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孩子自然认为家就是如此。
故而不打扫房间,对脏乱的家理解为合理的存在。
这种邋遢就像遗传病”一样,根深蒂固地在下一代思想中生根发芽。
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天鹅蛋在普通鹅群中孵化长大,从小跟着鹅妈妈摇摆走路,游浮在湖上,是天鹅却始终不会飞。
是它不会飞吗?
是它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这个网友的表弟媳就如同这个天鹅,受妈妈的行为方式和生活环境影响活成了鹅的模样。
04
美学大师蒋勋曾坦言,人生第一堂美学课就是从母亲这里开始的。
他回忆起母亲,提到她是旧时闺秀,哪怕生活落魄,也依然保持讲究优雅。”
那个年代的父母,在生活上花了很多时间去感受美,小时候家里盖得被子,是母亲一手一针亲手绣出来的,现在看起来多奢侈。
而母亲总会每一个星期洗一次床单,没有洗衣机,拿到河边,拿木棒搥打,用洗米水浆过,晒在大太阳底下。
盖被子的时候,被单上就有阳光和米浆的味道。
母亲性格不急不躁,经常带着孩子去院子看一朵花,一片叶子,去体会对生活的情感,对生活美的感受。
母亲教给他关于生活的情调,美的情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蒋勋的美学之路。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位美学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节美学课堂。
爱美不是羞耻,而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我提升的要求。
大多数妈妈有了孩子后忽略了对自我形象的提升,其实花点时间美化自己,不仅是悦己”也是给孩子上一堂美育课。
妈妈爱美,不仅是有个美丽的妈妈,还教会他学习美,感受美,他也将更懂得享受生活,在成长路上也走得更自信快乐!
撰稿: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