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幼儿园要家访了,这样做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切忌“用力过猛” 幼儿园老师要来家访,作为家长该怎么做

"

周末跟一个做幼儿园老师的朋友聚会,听她讲起家访”时的尴尬事儿:前几天家访,家长准备了满满一大盘水灵灵的西瓜。两个老师虽然再三推辞,还是盛情难却一人吃了两块。尽管已经尽可能的小心,还是吃得满手汁水,只好轮流借用厕所洗手、擦嘴,好不尴尬。

无独有偶,当天在一个公号上也看到一篇文章,呼吁大家在老师家访时别准备西瓜”。家长原是好意,想着老师顶着大太阳家访辛苦,弄点西瓜给老师解渴、解暑,谁知却成了老师们的尴尬恶梦,也可算是用力过猛、好心办了坏事儿。

不单单是在老师的家访里,在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的准备上,家长们也常常会犯用力过猛的错误,原本希望孩子能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结果事与愿违,反而是给孩子挖坑”、下绊。

幼儿园老师要来家访,作为家长该怎么做

幼儿园老师要来家访,作为家长该怎么做

老师家访中的用力过猛

除了别给老师准备水分过于充足”的水果以外,要想让孩子给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幼儿园老师家访时,千万不要用力过猛。比较忌讳的情况有以下两种:

1、过分强调孩子的不足

我们家小美特别挑食,吃饭特别慢……”

宝贝特别爱哭,一点事儿就哭了……”

当家长们在老师面前如此评价孩子的时候,等于给孩子贴上了坏习惯标签”。对孩子而言,听到家长这样的盖棺定论”,不但不会改善他们的坏习惯,反而让孩子不自觉的去贴合你的评价,强化负面行为。你怎样评价孩子,孩子就像什么方向发展。

幼儿园老师要来家访,作为家长该怎么做

而坏习惯标签”也无助于老师了解孩子,反而会让老师对孩子产生一个负面的第一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对孩子的看法和评价,又反过来影响到孩子。

2、跟老师唠叨个没完

我家妞妞出了汗就特别容易咳嗽,所以外出玩一定得垫毛巾……”

有些家长总对孩子各种不放心,跟老师讲述孩子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种细节,唠唠叨叨的要说上一个多小时,但老师一般一天要家访七八个家庭,每个家庭的分配的时间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所以家长说的太琐碎,反而容易让老师走神”。

幼儿园老师要来家访,作为家长该怎么做

不但如此,家长介绍孩子过于琐碎,会让老师认为家长对孩子关心过度,这显然无法给孩子的第一印象加分。更何况幼儿园来家访的老师,一般都是负责孩子学习的老师,生活老师并不在其中,您讲的这些孩子生活注意事项,并非这两位老师的主要负责领域。

应该这样做:

在老师家访时,可以简单扼要的介绍孩子的性格、爱好、生活自理等情况。如果您想让孩子给老师留个好印象,不妨带老师看看孩子的书架,让孩子讲讲自己最喜欢哪本书。

至于给老师准备礼物等等,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教育部门对此有严格的规定,何况老师们大多是两人一起上门家访。

睡觉时急于脱掉尿不湿

乐乐,咱们上幼儿园了,不能再带尿不湿睡觉了。”乐乐答应的挺好,可是中午和晚上都常常尿床。

你这样到了幼儿园可怎么办啊!”

我不去幼儿园了!……”

许多家长会把上幼儿园这个时间节点作为孩子脱掉尿不湿睡觉的节点。在这个年龄大多数孩子在白天都可以控制大小便,自己上厕所了。不过有些孩子在中午和晚上睡觉的时候仍然需要带着尿不湿,于是家长就紧张起来,急着在上幼儿园之前,让孩子练会不尿床”。

幼儿园老师要来家访,作为家长该怎么做

这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即使孩子在午睡时也常常尿床,可以跟老师沟通再带一阵子尿不湿,让孩子去幼儿园跟在家里一样放松。相反,急于脱掉尿不湿的紧张情绪会影响孩子,让孩子感觉幼儿园是个压力山大”的地方,不利于孩子尽早适应集体生活。

应该这样做:

控制小便是人类的本能,每个孩子都会学会不尿床,不必操之过急,更不必非在上幼儿园那一刻把尿不湿脱掉。那些到了小学还常常尿床的孩子,不是因为练习的太晚,而是太早练习导致过于紧张,反而形成遗尿的习惯。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晚上带尿不湿一直带到上小学前,孩子连续几星期没有弄湿纸尿裤之后,自己自然而然的就把尿不湿脱了,这个朋友几乎完全没有经历洗床单”的痛苦,更没为这事儿着急过。

把幼儿园描绘成游乐场”

去幼儿园的第一天,琪琪是蹦蹦跳跳唱着歌去的。可是第二天早上,孩子就又哭又闹说什么都不肯去了:我不去幼儿园!奶奶骗人的!幼儿园一点也不好玩!”

去幼儿园前半年,为了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奶奶就常带着琪琪到幼儿园外面熟悉环境,看里面的小朋友做操。给孩子讲幼儿园里有好多玩具、滑梯,每天跟小朋友一起玩。谁知道这么多的准备工作下来,带来的帮助仅限于第一天早上上学的时候挺开心。

琪琪奶奶可能没想到,对孩子而言幼儿园可没那么好玩”。小朋友要在这里学会遵守规矩,学会排队、坐好听讲,学会自己吃饭、按时睡午觉、听老师的招呼,这些对孩子而言都是不大不小的挑战。

在奶奶的描述下,孩子以为幼儿园就是一个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游乐园”,结果来了之后才发现与预期落差很大,更容易产生失落的情绪,不利于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应该这样做:

在我家老二上幼儿园前的家长会上,老师就曾经告诫我们这些准幼儿园宝宝的父母:不要把幼儿园描绘的太过美好告诉孩子,特别不要把幼儿园描绘成游乐场”。

应该告诉孩子:祝贺你长大了,成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了!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你会在里面找到好朋友,还会学习本领,成为特别棒的小朋友!

就我家两个孩子的经验来看,无论提前做多少准备,几乎所有跟父母依恋关系好的孩子,都要经历长达1-4个月的分离焦虑。孩子不想去幼儿园,想待在妈妈身边,这是正常的现象。只要坚持、坚定,最晚到第二个学期,孩子都会适应。

我曾在职场如鱼得水,如今专心养育两个男孩。读了一柜子书,走了不少弯路,也收获了满满的经验与幸福。关注我@枫糖妈妈,希望把我的所学所用、经验教训跟您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