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语言暴力:“你有什么用,啥也干不成”30岁育儿妈妈点醒了很多人

  

  朋友今年30岁,结婚早,目前有一个七岁的儿子和一个三岁的小女儿。

  

  聊天中,她和我谈起她的儿子浩浩。浩浩七岁了,很内向,很胆小,在学校竟然被女同学欺负,说起来似乎都有些咬牙切齿,是那种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和个女的一样,连点男的的阳刚气都没有。”

  

  我们两人聊天中,我见到了浩浩,他在茶几上拿到他的本子时,不小心带翻了朋友给我倒的饮料。

  

  浩浩垂着头,好像知道自己做错事了,怯怯的站在那儿,我忙拿起桌上的纸巾帮收拾,只见朋友发起火来,生气的将儿子连推带拽的拉到一旁,手脚麻利的收拾起桌子,边收拾嘴上还边絮叨哎呀,有点啥用,啥也干不成,一天是个给你们收拾的。”

  

  她说带孩子很累,有时候觉得为什么有的保姆会掐死孩子呢,有时候自己气起来也是一样,真恨不得掐死算了。

  

  她和我这样说,我能想象的出她生气时,歇斯底里对着孩子说类似话的样子。

  

  样子一定很狰狞,可惜她看不到。

  

 我说她,你别老这样说孩子,都是让你说的才这么胆小。

 她不当回事的摆摆手说他就是个那样子,我说是想让他硬气点,脾气大概是像了他爸爸,三脚踢不出个屁来。”

 我说她,孩子不小了,有自己想法了,会不会也要面子呀?你对着我这的说他。我试探性的问。

  

 朋友笑了,吃着葡萄,这么小,能懂得啥。”

  

  是啊,我们总拿他们当小孩子,忽略他们的感受,而作为最亲的我们对于孩子的伤害全然未知。

  

  朋友从未觉得她的教育方式,会反映在孩子的性格上。

  

  据美国布尔什海大学的研究员史特劳斯和帕斯查尔共同主持的一项研究指出:从小挨打、挨骂的小孩在智商测验中平均得分为98分,不常或不曾挨打、挨骂的小孩平均得分为102分。可见,家长态度上的温和可亲、语言上的循循善诱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而态度冷酷专横、言语粗暴恶俗会阻碍儿童的智力发育。笨蛋”的谩骂,无异于用软刀子”把儿童削”成真正的笨蛋。

  

  沈阳心理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暴力语言可能成为最平常的杀人武器。 它来自这么简单都不会,你是猪脑子吗?”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诸如这些,我们似乎还很熟悉的训斥。

  

  而对孩子的伤害还远远不止我们以上影响,语言暴力,最为伤害的是孩子的心理,影响孩子的性格塑造。

  1.孩子容易形成偏执型人格。

  

  在美国的青少年罪犯采访中,他们就表示,从小他们受到父母的语言暴力,那看似不疼不痒的话,却像是一把刀一样,深深的扎进心里,因为看不见,想拔都拔不出来,一把把刀,直到将孩子推到了罪犯的边缘。他们采访中有的说,就是父亲觉得他没用,什么都做不了,猪脑子,所以他想做点什么来向父亲证明。

  

  2.孩子自卑,内向,怯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常常被打击,被否定,会使的孩子缺乏自信,在同龄人中表现的胆小。自卑。害怕自己做错事,害怕被人责骂,这样的教育会逐渐扭曲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塑造容易,到青春期,成年要改过来,基本是很难的,常有老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3.心理阴影,造成终身的心理障碍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也说过: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语言暴力能够损伤孩子大脑,对于孩子造成的心理障碍是长久的,并随着日积月累。可能使的孩子社交能力以及抗压能力受到障碍,严重者也会导致抑郁。

  

  我告诉朋友,孩子胆小,要不带孩子去教练跆拳道,现在小朋友学的多。能锻炼锻炼他的小男子汉气。

  还给她看了一些相关的视频,我说最简单的,你来个角色互换。现在各种育儿教育节目,不都这的弄么。

  朋友看着我给她看的视频,刚开始还不以为然,慢慢的看着问我真影响这么大呢?”

  我答她,最简单的,你在网上搜一下语言暴力,你去看看,你平时说孩子的话估计里面都有。

  

  这下朋友终于偏过头看了看半开门在自己屋子里玩的浩浩,脸上表情很复杂。

  那到底该怎样教育孩子才对?

  1.多鼓励孩子

  很多家长会有夸孩子让孩子飘的心理,因而即便孩子做的再好,他们也很难开口表扬,其实孩子在幼年时,需要父母多鼓励,这样有助于帮助孩子自信,阳光,塑造良好的性格。

  2.学会共情,换位思考

  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换位思考,将他作为一个独立思想的人,考虑他的情绪,和他谈心。了解他发生事情或者变化的原因,和孩子良好沟通,这样对于孩子今后成长才是有益身心健康的。

  3.孩子事情,学会问为什么

  比如孩子为什么把杯子打翻了。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我们要做的是通过事情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而不是不管什么原因,对孩子就是非打即骂。这样孩子也敢于犯错,并能反省自身问题,便于改正。

  4.对于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帮助孩子改正

  发现孩子胆小,怯懦,我们不应该去责备孩子,而是去思考造成孩子这样的原因,要明白,孩子从一开始是一张白纸,他的所有行为和性格都是在日后的一点一滴形成的。这于我们做父母的其实有脱不开的关系。如果觉得孩子某种行为或者性格不正确,我们要帮助孩子一起改正。

  

  记住,我们总是用长辈的语气,打着爱的名义来伤害孩子。这是万万不对的。

  

  很高兴那天看到朋友在朋友圈晒浩浩跆拳道比赛拿了第一名。

  听她说孩子不像以前那么内向了,胆子也变大了。

  

  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爸妈,我们可以犯错,但是更多的要知错能改,给孩子一个真正幸福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