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家庭处在什么状况下,为人之父母才能真正体会到“天下父母可怜心”?

难道不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每个个体,都会经过成长发育成熟的过程。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

当还是一个儿童的时候,需要家庭的关爱和养育,这一阶段,几乎是处于只接受不需要付出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心智不成熟,自然不会换位思考,体会到父母对于自己的付出。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价值观建立和形成的阶段,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阶段是学业为重的阶段。作为父母,也是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学业问题上。在家庭的事物上,也很少让孩子参与,以免他们分心。这种情况下,青少年不会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青年阶段,可以分为高等教育阶段和跨入社会的阶段。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学业轻了,更多的是轻松自在,在太舒服的环境下,是不可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的。步入社会后,开始体会到人情冷暖,世事艰辛,才会懂得亲情的可贵。这一阶段,会对父母的艰辛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是还是无法体会到作为父母的艰辛。

当一个人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才会真正知道并理解父母之前的感受。在共情的作用下,才知道父母对于自己的付出和爱。

人,如果不自己亲身经历,是不会产生真实的情感。只有自己经历了,才会去反思之前的事情。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养儿方知父母恩”、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说法!

###

当生活陷入困境,所谓困境归根到底为很多事要钱解决的事,但却负债累累。此时,为人父母者面对不谙世事未长成人的子女生活中看似不过份索求其实捉襟禁错,但仍笑以面对,难上加难。像现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