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大觉得最好的早教,就是和孩子好好说话!
感慨,养育”是我们这些初为人母的人生最大一堂课。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难免出现各种让家长们感觉很棘手的状况,比如:遇事急躁、打人、抠鼻子、骂脏话、咬人、总是制止不住的看手机……(简言之就是孩子不听话),不论家长怎么苦口婆心的好言相劝、引导,还是怒气冲冲的及时制止,都没有用。
那么到底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呢?让孩子听话”、懂事呢?
我们大人都知道给孩子立规矩、养习惯的重要性。
但真正落到实处,如何对孩子的一些极端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估计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情。
其实孩子在3岁之前(5岁前都有效)行为教育永远比说教更有效。
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单有口头警告、没有看得到的后果,对于他们来说,规矩=不存在。而讲道理,责骂,只会让孩子沉浸在恐惧和推卸责任里。
想和宝宝有效地沟通,一定要有耐心,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少说多做
爸妈是宝宝最好的老师,爸妈的日常行为会影响到宝宝,所以想要孩子怎么做,爸妈先得做好示范榜样。
2.沟通技巧
微笑地看着孩子:微笑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让孩子感受到尊重;
叫孩子的大名:让孩子感受到爸妈已经生气了;
接纳孩子的感受:强迫不是爱,接纳才是爱。
3.肢体语言和语气语调
研究证明,影响沟通的因素有肢体语言、语气语调及沟通内容,其中肢体语言,语气语调占93%,沟通的内容仅占7%。
因此,宝妈跟宝宝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肢体语言和语气语调。
4.学会倾听
沟通的首要条件就是倾听。在孩子说话的时候,做父母的不要打断,尽管孩子的话听起来有点异想天开。
只有耐心+正确的引导,我们会收获一个懂事的孩子。
###孩子就是这样,说那些什么教育孩子课本上的废话一点没用!那些专家把自己孩子教育好了么?孩子的天性!还是多和他玩,破纸盒子,烂木头一块做手工,总比光看动画片强!我儿子现在这天气了,又想做雪糕哩,带他去超市他要买啥水果让他自己想着买,我不干预,买奶!最后做出来不好吃,都扔了,在帮忙给他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