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6-12岁立规矩口诀 15岁至18岁白的孩子怎样立规矩才好?

5.6.9.14.21按规矩后面是?

5,6,9,14,21,30,41,54,69…………(这里主要的规律是两个数之间相隔一个奇数,这个奇数是呈递增关系的,如5到6之间相隔1,6和9之间相隔3,9和14之间相隔5,14和21之间相隔7,按此规律,下面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之间肯定是相隔9,11,13,15……。所以可以求出后面的数了。

6-12岁立规矩口诀

12岁圆锁台词

十二年前的今天,伴随着一生稚嫩清亮的哭声我来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来到了这个幸福的家庭。这十二年来在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细心的教育,辛勤的培育下,我由一个幼稚顽皮的儿童成长为一个爱学习、懂礼貌的少年,所以在这里我感谢我的父母。

6-12岁立规矩口诀

15岁至18岁白的孩子怎样立规矩才好?

如今的家庭教育有一个现象,就是教育的滞后性——很多家长总是等到孩子出了问题,才开始着急,开始想解决办法。
其实,孩子的成长都有各个关键期,比如3岁、7岁、12岁。等孩子过了青春期之后,家长的管教就更难了。如果等到那个时候,孩子无法无天而父母管不了的时候才着急,真是悔之晚矣。
所以,规矩一定要从小培养,越早越好。怎样能让孩子懂规矩、守规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家长自身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成为一个懂规矩、守规矩、人格健全、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的人;而没有任何一个家长愿意孩子成为一个不懂规矩、不守规矩、遭人厌弃、无益社会的人。
这个愿望是美好的。但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培养、要引导,这需要家长的坚持。不培养不引导,好的行为习惯不会自然形成。所谓“树大自直,孩子大了自然就懂事了”的认识,要么是糊涂,要么是懒惰,总归是一种放弃责任的态度。
只要家长真正重视起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具体操作就好办了,方法有很多种。
家长要给孩子做示范。带孩子过斑马线、开车带孩子外出,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孩子就会跟着学、跟着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别人,注意顾及别人的感受,不损人,不伤人,孩子也会跟着做。
不要生硬地禁止孩子,而要给孩子讲规矩、讲道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什么该做?为什么不该做?要给孩子讲明白。孩子可塑性强,家长讲明白了,孩子听进去了,就会照着去做。平时不给孩子讲道理,遇到事情一味地指责孩子,孩子不明就里,就免不了还会做错事。
规矩要训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理讲清楚了,这只是第一步,还要实践、实行,具体去做,就是要训练。一遍又一遍,家长要有耐心有韧性地坚持,直到变成了孩子自觉的行为习惯。这样,好的行为才能扎根,终生受益。
孩子做对了,家长要及时、认真地予以表扬或奖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同样,孩子做错了,家长要当即、严肃地给予批评或纠正,并且要讲清楚批评的缘由。如果做对了不及时表扬,孩子就得不到鼓励;做错了不及时批评,就是对不良行为习惯的默许纵容。久而久之,孩子怎能明是非、辨对错、树规矩、走正道、成人成才呢!
帮助孩子树立规矩意识,方式可灵活。比如,经常与孩子谈心,或经常全家一起谈话,在谈心谈话过程中渗透正确的是非观;与孩子做游戏或参与孩子的游戏,在游戏中帮助孩子建立规矩意识;聆听孩子关于某件事情的描述与评判,在聆听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施行教育;引导孩子关注外界事物,在关注过程中施行教育等等。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以孩子能够愉快地接受为原则。

6-12岁立规矩口诀

3岁看大,7岁看老,7岁前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7岁前给孩子立这3规矩,不愁长大没出息
老话总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很多人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都嗤之以鼻,认为没有任何依据,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发现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3-7岁的孩子脾气什么样子,长大基本上就是什么样子,各种脾气爱好都是根据这个时间段萌芽发展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是这么一个理。
七岁看老也并不是没有依据,心理学家说:孩子在3-7岁智力已经发育了70%,而身体的发育和性格也开始形成,尤其是性格,七岁就已经能看出来了。所以,孩子从出生到7岁的这一时期,就是人生的黄金期—萌芽期。
但是人是很难定性的,即使我们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但还是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所以父母要想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就要趁着这个黄金期好好的培育孩子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培育孩子就要从定规矩开始,要想孩子有出息,七岁前就要给他定下这3个规矩。
1、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
妈妈都会帮孩子收拾房间,帮他整理床铺,叠衣服,收拾桌子上乱七八糟的杂物,不能说这样做不对,但还是建议对于孩子自己的专属空间,交给他们自己来整理打理。

这样不仅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还能展现孩子的条理性。收拾是需要归纳和整理的,当孩子能够将自己的房间整理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时候,就说明,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是一个很有条理且独立的人。

2、见到熟人要打主动招呼
见过很多小朋友,遇到熟人都很不好意思打招呼,或者装作看不见,总能听到一些小朋友说每次看到熟人都想赶紧走过去,感觉到不好意思。
孩子见到熟人应该是热情的打招呼,怎么会觉得不好意思吗?是因为孩子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是有心理障碍的。父母最好能多带孩子出去多见见朋友,多认识朋友,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固定阅读时间
现在的小朋友大多都是手机、电视相伴,在家基本上就是看电视,玩游戏,阅读时间是很少的。对于小孩子,总是放纵他们玩乐是不正确的思想,要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这是很重要的。
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识字不多,让他们看书也不习惯,但可以给孩子看一些绘本,或者给孩子讲睡前故事,都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这其实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一定要坚持下去。

小学加法口诀

1+1=2 1+2=3 2+2=4 1+3=4 2+3=5 3+3=6 1+4=5 2+4=6 3+4=7 4+4=8 1+5=6 2+5=7 3+5=8 4+5=9 5+5=10 1+6=7 2+6=8 3+6=9 4+6=10 5+6=11 6+6=12 1+7=8 2+7=9 3+7=10 4+7=11 5+7=12 6+7=13 7+7=14 1+8=9 2+8=10 3+8=11 4+8=12 5+8=13 6+8=14 7+8=15 8+8=16 1+9=10 2+9=11 3+9=12 4+9=13 5+9=14 6+9=15 7+9=16 8+9=17 9+9=18

凑十法口诀幼儿园

凑十法口诀
一九一九好朋友【1、9】
二八二八手拉手【2、8】
三七三七真亲密【3、7】
四六四六一起走【4、6】
五五五五一双手【5、5】

有哪些四句防溺水小口诀?

1、游泳戏水夏日到,偷偷下水不得了。

2、擅自结伴不能保,大人陪护不能少。

3、没有救援不要去,陌生水域不可靠。

4、水性差的不救人,安全六不别忘掉。

5、安全牢牢记在心,夏天游泳防溺水。

6、河沟水库和池塘,千万不能胡乱行。

7、会游的,别逞能,水深沟底乱草生。

8、一旦发生溺水害,喊人救命没人听。

9、不会游的更可怕,稍不留神要了命。

10、千万注意防险情,安全牢牢记在心。

11、伏天天气闷又热,游泳消暑图清凉。

12、麻痹大意出事故,防溺常识要多讲。

13、学生放假去游泳,家长陪护不能忘。

14、要去正规游泳场,安全卫生有保障。

15、下水之前先热身,没证不下深水池。

16、身体状况要注意,发烧感冒游别想。

17、自然水域风险多,淤泥水草深坑藏。

18、水深水浅变化大,岸边湿滑难落脚。

19、同学打闹追逐跑,脚下一滑落水中。

20、我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第一招。

21、私自游泳很危险,不去深水很重要。

22、我防溺水有高招,游前热身第二招。

23、伸手踢腿弯弯腰,预备动作不可少。

24、我防溺水有高招,解除抽筋第三招。

25赶紧上岸很重要,喝补糖水解疲劳。

26防溺措施要知道,不可逞能不骄傲。

27安全二字记心中,远离危险身体好。

某小学有1200名学生,他们的年龄从6岁到12岁,在这些学生中至少有()个人是同年同月生的。

这个得用抽屉原理解
6到12共7年,共7*12=84个月,相当于84个抽屉,1200个学生相当于1200个苹果,把1200个苹果放入84个抽屉中,1200/84=14.......24。14+1=15,也就是至少有1个抽屉放15个。
所以至少有15个人同年同月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