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父母百问(2)——孩子爱跟父母对着干,该怎么办?

先声明一下:本系列的问题都选自书籍和网络,然后由我来对其作出回答,我会以回复父母信件”的方式来写,个人感觉这样比较有趣一点。我的回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论证篇”,即通过分析论证来寻找父母所提问题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是实用建议篇”,即基于之前分析得到的原因,提出实用的建议。

父母来信

静思老师:

您好!

我有个女儿,15岁了,我对她的关心,她基本都不接受,还喜欢跟我对着干,让我心里很难受。比如天气冷了,我要她多穿点,衣服都递到她手边,她偏不穿;我觉得她的鞋子太丑,而且也破了,专门花大价钱给她买了新的,结果她非要穿自己的破鞋子,不愿穿我买的新鞋子;还有,有天下雨了,我想着她没有带伞,下了班专门赶着去给她送伞,结果她还大发雷霆,非要自己走回家。

她真的很伤我的心,我记得她小时候很乖很听话,结果不知道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静思老师,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我的回答

一、分析论证篇

1、孩子跟父母对着干”的根本原因是父母在跟孩子对着干”

你这个问题真的很普遍。我也看到网上很多父母问为什么孩子喜欢跟自己对着干?”当我看完他们的详细描述以后,本吐槽大王”就忍不住要吐槽了:

尼玛!什么叫孩子喜欢跟你对着干?我看明明是你喜欢跟孩子对着干吧?他玩个手游,你把他手机砸了!他上网看个动漫,你把他网线剪了!他最后只有去网吧坐一坐,你又跑去把他打一顿,像一条狗一样拖回来!你整天跟他对着干,他能不跟你对着干吗?这不跟‘作用力反作用力’一个道理吗?你天天打他骂他,他不对你爆粗口,都已经是给面子了,你还指望他对你拈花一笑?你当你儿子是如来佛祖转世呀?”

其实说到底,孩子跟父母对着干”,那就是他在心中把父母”识别成了敌人”,那问题来了,孩子为什么会把父母”识别成敌人”呢?那不就是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了伤害孩子的事情吗?

所以,父母要想孩子不跟自己对着干”,根本的解决方案还是,父母自己做出改变,不要跟孩子对着干”。

2、孩子叛逆是第二次断乳期”的表现,属于正常现象

吐槽完了,再来给你讲点干货。

研究表明,人的一生有两次断乳期”。第一次断乳期”,又称为生理断乳期”,时间上处于幼儿期。第二次断乳期”,又称为心理断乳期”,时间上处于青春期。(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为13-19岁,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会有个体差异。)

第二次断乳期”的出现,标志着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第二次断乳期” 出现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快速发育,接近于成人,他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当做成人,喜欢自己做决定。

第二,随着成长,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已经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凡事都会独立思考,不再盲从别人(包括父母)的命令。

第二次断乳期”的表现:

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孩子不再那么听话”,对父母的命令置若罔闻;而比较极端的表现,那就是跟父母对着干”,显得很叛逆”,父母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

所以你会问:为什么我女儿小时候是一个乖乖女,长大了,就变得不听话了呢?”其实就是孩子到了第二次断乳期”的正常表现啦,没什么好奇怪的。

3、父母的关心”往往在传递负能量”,其本质是精神攻击”

回到你的信件,我斗胆为你还原一下你女儿的心路历程。

她的想法我猜大概是这样的:尼玛!什么叫‘天冷要多穿衣服’?冷不冷我自己不知道,还要你教呀?你这不等于是在骂我‘傻逼’吗?你这不等于是在说‘我脑子被狗吃了’吗?更何况,穿多了,一动就出汗,更容易感冒呢。另外,我自己买了鞋子,穿得很舒服,你非要跟我又买一双,啥意思呀?不就是在骂我是个‘low逼’吗?你不就是在说,我的审美能力为零,买的鞋子都丑得不忍直视吗?我穿破鞋子,这叫‘低头看得破’,你懂个屁呀!更可气的是那次‘送伞事件’,本来我的男神看我没带伞,已经准备要送我回家,我的终极梦想眼看着就要实现了,结果这时好死不死,你就过来送伞了!好好的一对野鸳鸯,就这样被你一棒子给打散了!真是造孽呀,造孽呀!”

你看,你的关心,其实都是在通过潜台词”在骂你女儿傻逼”和low逼”,你觉得她听了能高兴吗?所以我要说,其实大多数父母的关心”都是在传递负能量”,其本质都属于精神攻击”。

4、父母的关心”往往是父母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

这个前一篇文章其实已经说过了,我这里就再简单提一下。

很多父母的关心”其实是出于父母自己的需要”,不是孩子的需要”。就像有句话说的,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孩子明明不冷,他妈妈非要叫他穿羽绒服,其实就是父母控制欲的一种表现,根本不是孩子的需要”。

由此可见,很多父母的关心”其实不过是以爱之名的精神控制”,即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而剥夺了孩子的自由,这也就难怪这些父母费力不讨好”了。

5、父母的关心”极易变成情感绑架”

这个就再多说一句,对于有些极端的父母,其关心很容易变成情感绑架”。如有的妈妈当孩子不听话时,就会哭,甚至还会气得不吃饭(自虐),以此来逼迫孩子就范。还有的妈妈,当孩子不听话时,就会指责他不孝”,扬言要跟他断绝母子关系”。

以上这些行为,我认为都属于以爱之名”的情感绑架”,若孩子的自我意志”够强,没有屈服,那还好一点,若孩子自我意志”不强,屈从于情感绑架”,做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很可能心理会受到伤害,长此以往,孩子自我意志”无法得到发展,也就无法形成独立的人格。

限于篇幅,这里我就不展开讲了。

二、实用建议篇

1、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孩子的叛逆”,接纳孩子

之前已经说过了,孩子叛逆”就是孩子到了第二次断乳期”的正常表现,其标志着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显然是件好事,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更没必要把它当做一种心理疾病”来对待。

2、孩子长大了,父母要逐渐学会放手和闭嘴”

可以说,孩子一旦上了初中,父母就要开始逐渐学会放手和闭嘴”。

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特点是,一方面他想要独立,而另一方面他又没有能力独立,必须依赖父母。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的引导、支持和鼓励,一方面,父母要逐渐放手,给孩子自主权,让他独立地去面对学习与生活,而另一方面,父母又需要当孩子的坚实后盾,当他陷入困境的时候,上去帮他一把,并给于安慰和鼓励。

这个尺度,需要父母自己去拿捏,但关键还是要明白母爱(父爱)的终极目的是分离”。即,父母的教育其根本目标是让孩子独立生活,让他有能力去追求他自己的梦想。就像有首歌唱的,让他在没有你的地方坚强”。

3、父母应尊重孩子的意愿,提建议”而不下命令”

比如天冷要多穿衣服”这句话,你可以这样说天冷了,要多穿衣服!快把这件羽绒服给我穿上!”你也可以这样说天冷了,不多穿衣服,可能会感冒,你要穿羽绒服吗?要的话,我帮你去拿。”

前一种属于命令式”,后一种属于建议式”。你看,基本上都是同样的意思,但表达方式不同,建议式”显然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因为建议式”给孩子留出了选择的空间,表达了对孩子自我意志”的尊重。

我觉得,若父母都用建议式”的表达方式来讲话,那孩子也就不会跟你对着干”了。

4、让孩子承受自主选择”的后果,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其实我认为天冷要多穿衣服”这句话,根本就是一句废话。你女儿天冷不穿衣服,那你就让她感冒吧,谁一辈子不感几次冒呢?等她感冒了,难受一个星期,她自然一辈子都记得天冷要多穿衣服”,比你讲一千遍,一万遍天冷要多穿衣服”,效果好得多。

所以说,吃一堑长一智”,你不让她吃一堑”,她又怎么能长一智”?说到底,人总是要学着自己长大,她犯过了错误,才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她走过了弯路,才会知道什么是直路,光靠你的说教,是根本没有用的。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说明一下,本系列最少会写10篇,包括叛逆,厌学,自卑,早恋,离家出走,追星等热点问题,当然若看的人多,我肯定会继续往下写,毕竟写文就是希望有人看嘛,若有好心人路过,麻烦帮我转发一下呀,先谢谢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