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了,出现了爱打人,脾气暴躁,不听话怎么办?
老师总找我,我也愿意配合呀?可是我都跟孩子好好说了呀!
老师每次都找家长聊天了呀!可是家园还是没有配合好怎么办?
老师们,我们做到共情家长了吗?
我们用卡科夫理论来分析以下问题。
卡科夫理论共情水平分为五个层级
水平一:没有理解,只是简单告知
水平二:从认知层面理解,忽视情感感受
水平三:从认知情感两方面理解,没有指导
水平四:全面了解,给出部分指导意见
水平五:全面了解并理解,给出具体化指导意见
我们从一个案例来分析:
明明上幼儿园了,爱打人脾气也暴躁,所以今天在区域活动中抢了小朋友的正在玩的玩具,并因对方不给而动手打了对方,老师看到后,上前制止,明明还打了老师一下。
第一位老师:放学的时候老师约谈了明明妈妈。
老师:明明妈,你们家明明啊今天在区域活动抢别的小朋友玩具又打人了,还打了我,你回家好好说说他!
这是卡科夫理论共情水平第一个等级:没有理解,只是简单告知。
第二位老师怎么处理呢?
老师:明明妈,明明今天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和别的小朋友争抢玩具的过程中,打了别的小朋友,我去制止还打了我,您不用太担心,都没有事!但是我很担心明明和别的小朋友打闹的过程中受伤,您回家跟他好好说说行吗?
这个老师的做法就处于水平三,做到理解了但是没有指导。
那我们看看第三位老师怎么做?
老师预先打了电话约了明明妈,等孩子都放学后麻烦她来幼儿园讨论一下明明的事情。但是不要担心,没有什么大事!(预先告知也让家长有准备)
老师:明明妈,叫你过来呢我们是讨论一下明明的事情,您不用太担心!明明呢是一个聪明活泼喜欢新事物的孩子,我也很喜欢他!不过他不太善于沟通,所以就打人,我很担心明明在这个过程中受伤,明明在家也这样吗?
明明妈:他在家也打人,我每天都跟他好好说了呀!可是这个孩子就是改不了!
老师:那你也一定很辛苦很苦恼吧!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帮明明改掉这个坏习惯!但是好好说孩子是理解不了的我们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帮助他改正,比如在家您和他玩亲子游戏的过程中,你想玩他的玩具了,就问他‘妈妈很喜欢你这个玩具,你可以给我玩会儿吗?’或者你说‘我很喜欢你的玩具,我们能交换玩一下吗?’如果他不同意就说‘那能等你玩完了再给我玩吗?’
在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的时候我们也会慢慢引导孩子,并且会开一个主题班会,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我们也要及时的夸奖他!
我相信明明一定会改掉这个习惯,越来越优秀的!
这个老师的做法就做到了共情的第五个水平。
那我们可以看到,老师约谈家长的时候是都放学后的,这个时候明明是不在身边的,当我们在跟家长沟通这些问题的时候,孩子是不适合在旁边听的,不然影响师生关系!
而且大多数的问题儿童,都是小时候造成的,比如父母爱的缺失,奶奶带孩子过于溺爱(比如有一点,孩子磕着了,奶奶就会打桌子打地,这样孩子将来可能就学会了打人),但是我相信如果在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努力下,孩子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