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我型我秀六一亲子活动主持稿
一、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小朋友: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我们小班级的亲子活动。在这阳光明媚的早晨,感谢家长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我型我秀”亲子环保时装秀。
这次活动是通过孩子与家长用胶袋、纸袋为主,其它各种材料作装饰制作孩子T台秀服装。从而培养幼儿的动手制作、表演能力、创新意识、环保意识,让孩子们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做环保小卫士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二、在日常活动中,我们的老师和小朋友也动手制作服装,下面有请我们非常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为我们展示环保时装秀。(大家掌声欢迎)。
——幼儿表演时,主持人依次介绍服装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并介绍幼儿的表演动态。
1、 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1号和2号小朋友,看我们1号的双胞兄弟,他们穿的这套服装是利用装牛奶的纸袋做成的,经过一些装饰就变成了一套可爱有型的小西装。2号的服装呢是利用一些很普通的胶袋加上精美的装饰就变成一套美丽的裙子,穿出了现代的风格。
2、 看,一条短裙配上一件吊带衫,更显出了小朋友们的活力。金光闪闪的上衣配上一条利用一个袋子加上装饰点缀制成的短裙,显得更精神。
3、 一个普通的袋子加上一些不同颜色袋子的装饰就变成了一条美丽的晚礼服。
4、 看,我们的小朋友多棒,穿着美丽的时装,精神抖擞,向前迈步。
5、 哇,今年也流行小马甲配上一条休闲裤,很潮流哦。
6、 哇,这些也不错哦,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三、亲子一起制作环保时装。(配音乐)
—— 刚才的环保时装秀不仅给了大家视觉上的美,更激发了大家的创意和灵感,为引导孩子体验“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让家长充分利用各种材料,与孩子合作制作环保时装,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那么接下来请我们的家长和小朋友们一起创作心目中最美的服装。!
—— 创作要求:服装材料使用废旧物品,色彩和谐、造型优美,体现环保;具有创新,体现家庭特色,亲子共同参与。
介绍我们准备好的材料,同时像家长说明把用完的材料放到我们所指定的地方,让孩子从小养成环保。
——请各位家长看我手上的托盘,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剪刀、戒刀、双面胶等工具,还有我们在周围准备了一些空纸箱,为了让孩子养成环保的良好习惯,请家长们做好榜样,把用剩的材料放到纸箱内,把工具放回原位,保持地面清洁。我们的制作时间为40分钟。
四、展示环保时装。
各位家长、孩子们,你们的时装都做好了吗?接下来的时间是走秀,每组亲子都进行了分组,请看看你们的号码,号码为1的是第一组,号码为2的是第二组,我们一组一组地进行走秀。请各位亲子组合有秩序地排好队伍进行走秀。
——10对亲子为一组走秀,这样一组一组地走。(大四、大三班的老师负责协调家长们排队进行走秀)
——每走一组要定型,我们为大家照相留念。
五、活动结束:本次活动就快要结束了,通过本次环保时装秀活动,使孩子们树立了环保意识,认识到节约和保护资源的重用性,并进一步向幼儿、家长、社会提倡了绿色环保理念。再次感谢我们的家长参与本次活动。
六一送孩子的亲子互动礼品有吗?
像《爸爸一起玩》这个礼包就能用来亲子互动啊!而且还可以用来怀旧哦!
现在的小孩嘛,整天不是对着电脑就是对着手机的!不仅对视力影响难以挽回!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孩子早熟就是因为在网络上看到了太多不属于孩子这个年龄阶段能接触的东西!
而《爸爸一起玩》礼包是完全不含电子产品的!里边的主打产品是各位7080年代的爸爸妈妈的儿时玩具!不仅能让爸爸妈妈们怀念一下童年,也能让孩子体验一下自己儿时那简单单纯的快乐!因为礼包里边都是爸爸妈妈的儿时回忆,所以会爸爸妈妈在忙碌的生活中产生游戏的欲望,从而陪自己的孩子一起嬉戏玩耍!在不知不觉中拉近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用我们口口相传的回忆来给孩子一个惊喜的六一儿童节!
T台走秀的舞台设计
舞台幕布设计方案 分类:舞台幕布 舞台设计一般有以下几个部分,幕布机械、灯光!我们在这里简单和谈一下幕布的作用! 幕布包括---前沿幕(会标幕)、大幕、二幕、侧条幕、横条幕、天幕和纱幕! 大幕---是舞台的门户,也是舞台上主要幕布;它主要用于演出开始和结束的启闭,有时也用作场幕使用。类型有启闭式、升降式、串帘式、均匀式等! 前沿幕(又称会标幕)---是舞台两侧和上空的幕布,它起到掩盖观众对舞台侧和上空的视线,是为观众对舞台美感设计的,同时增强了观众对舞台的立体感,类型有升降式、固定式、实物陈列式等 横侧幕----是舞台两侧和上空的幕布,它起到掩盖观众对舞台侧和上空的视线,是为观众对舞台美感设计的,同时增强了观众对舞台的立体感,类型有升降式、固定式、实物陈列式等。 二、三道幕---是用于各种表演形式的独唱、演唱、独奏等,在各种戏剧、戏曲的片段中,利用二、三道幕的启、闭更换布景和道具。类型有启闭式、升降式、串帘式、均匀式等。 天幕---是为演出中投射幻灯布置用幕,在演出中,可根据剧情的发展,更换不同的布景或景物,在幻灯的变换下,使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类型有升降式、串帘式、固定式等。 纱幕---是舞台艺术用幕,常用于舞蹈和特殊效果,提高舞台的立体感,类型有启闭式、升降式等
参与本次六一亲子活动最大收获事什么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使我感受了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了悠久的汉字文化,犹如品尝了一顿丰美的汉字大餐,我为收获着无数珍宝而欣喜若狂。遨游了汉字王国我知道了汉字是仓颉发现的,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繁到简
幼儿园小班六一家长亲子手抄报家长感言
孩子玩得开心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也觉得很快乐,但孩子耍脾气的时候,我们头痛得不得了哇!何况,每个班里都要二十几个孩子,真不知道老师们是乍“熬”过来的呀!不过,我一直都认为,老师这个职业,是阳光下最最神圣的职业。她不仅仅是教书而且还要育人,虽然孩子们都很小,就是因为他们小,才要老师花费更多的心思、更多的 ...
儿童摄影造型该如何“摆姿”
姿势 儿童有胖瘦、宽窄、高矮等不同体形,选择或组织一定的姿势。 正身 身躯正对儿童摄影拍摄镜头,易于表现体形的宽度,显示直线条,有庄重或呆板的感觉。 侧身 身躯与拍摄镜头形成一定的侧角度,易于表现体形线条,对女性尤其能显示曲线美。对较胖的体形,拍摄半身侧身人像时,可将背部靠近画面边缘,就能得到隐掩体胖的效果。 挺胸 身躯挺直,易于显示被摄对像精神振奋的气质。 弓背 侧身而坐,胸不挺直,具有悠闲自在的特点。适宜表现休息、交谈、阅读、写字等情节,可用于各种年龄的半身儿童造型。 倾斜 不论身躯向任何角度倾斜,都能给人以活泼而具有动感的视觉效果。此外,对拍进手的照片,还要用摄影器材加以配合。
六一儿童节有特别新颖的儿童演出吗?最好是亲子音乐会类型的。大麦网会有相关信息吗?
您好~
六一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有亲子音乐会“漫游世界”,演出前免费脸部彩绘,演出现场多个互动。此亲子音乐会在端午节上海贺绿汀音乐厅进行巡演。在大麦网可以购买演出票,购票链接:http://www.damai.cn/ticket_47170.html
感谢您对大麦网的支持!
幼儿园六一节目编排讨记录
教研活动时间:2015年2月25日 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教研室 教研活动主持人:李燕 参加对象:全体教师 活动实录: 主持人:在一日常规中,教师制定的常规就是要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规则的制定原本为了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它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往往存在着为管而管的误区。我们中班级部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这一主题进行教研活动。中班全体教师带着自己的经验与心得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王老师: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常规是必要的。常规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工作,教师要注意从多种途径来对幼儿进行常规方面的培养。今天就请各位老师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赵老师:让孩子形成一种规则意识。首先让孩子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一些小细节不能忽略掉了,例如:锻炼后要洗手。为保持环境整洁,洗手后的水要尽量甩在水池里等。其次,教师要督促孩子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好,从而逐渐形成一定的规则,如洗手时不玩水,午睡时不和别人说话等,这都需要教师给幼儿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要一如既往的实施下去,让孩子慢慢形成一种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秦老师:常规的制定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的要求。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还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认识小水杯、毛巾的标志时,如果由教师指定,幼儿就不容易记住,效果就极差。我们要注意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图案贴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经过教师平时检查、询问进行强化,幼儿便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自己的物品,因此常规的制定从兴趣出发很重要。 岳老师:运用榜样示范法,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富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中,为幼儿提供正确范例,引起幼儿模仿,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有限,只有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学习模仿的兴趣。要大声地批评一个人还不如笑着表扬另一个人。 张老师:首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提高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和喜爱,教师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心理,用爱心去博得幼儿信任,特别是一些“个性幼儿”。其次,树立榜样,要给孩子以正面的指导,孩子是最爱模仿教师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进入孩子的脑中,教师一些好行为都在无意中被孩子模仿并接受着。因此,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只有这样,幼儿的常规才会严谨有序。再次,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自觉自愿的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也很重要。 王老师: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如何抓好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我们的心得是:教师认真制订一日活动计划,各个环节的过渡要相当的紧凑,主配班老师之间的配合也要相当默契。在环节过渡时是幼儿比较混乱的时候,教师不能让幼儿无所事事,除了认真上好每个活动外,必要时还可以同他们一起进行小游戏。另外,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也有利于良好常规的培养。如在“贴人”的游戏中,以前让幼儿三人一组玩,但总有幼儿轮不到,后来经过幼儿自己讨论,干脆六人一组,这样决定,效果果然不错,这样有更多幼儿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解决了常规问题。 李老师:角色游戏中的常规也尤为重要。教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提供充足的、丰富的、可塑性强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教师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眼前,无意中灌输孩子各种知识的储备,潜移默化的把规则印入孩子的脑海。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就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如此轻松的引导可以让孩子既自由又自觉地遵守规则。 王老师: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逐步形成规则意识。就拿角色游戏来说吧,教师可以以一种角色的身份参与在幼儿的游戏中,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游戏规则进行指导。另外,可以让幼儿通过相互间的讨论来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需充当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 程老师:各项规则的制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要明确该用什么心态来维持班上的常规,当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们要了解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规则,是忘记了?是不懂?还是孩子的生理、心里还没有发展出足够的自制力?有时问题不一定都出现在孩子身上,也许是某一项常规根本不适合该年龄层的孩子,所以常规的制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尽可能的了解一日生活的安排,如果各个环节过渡紧凑、有序,那么良好的一日常规的形成也并非难事。 李老师: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树立常规。中班的幼儿,自我意识强,他人意识差,行为表现中处处以自我为主,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认识自我,自我协调,让他们知道要礼貌待人,从而对事物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慢慢形成一种常规意识。 石老师:的确,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规则的实施要推动孩子的发展。要让孩子在自由的活动中理解纪律,要让他们由理解而愉快地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 后记:本次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就自己遇到的问题或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有部分教师的观点和看法相似,为了便于整理,我们将相同的观点收集在了一起。另外,交流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实例也不一一列举了。教研教研活动是教师交流的平台,是一次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们在交流与学习中不断地成长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