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雨天的午后,天刚放晴,窗外传来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鸟鸣。
八岁的大宝做完作业,在客厅看电视。一岁的二宝正睡得香甜。
我倚在床头看书。突然在书上看到一段文字:回忆一个在你5、6岁时让你感到安全快乐的地方。
抬头凝思。
小宝宝的卧榻旁边,摆着大宝的枕头。一辆小小的红色玩具车,安静地放置在床单上。
微微的阳光透过没有完全拉上的窗帘照进来。感觉一切正是刚刚好的样子,存在于在刚刚好的时间,刚刚好的地点。
于是,想起我五六岁,最快乐安心的一个场景,是在外婆家的阁楼上。
乡村的晚上,远处有若有若无的犬吠,反倒让人觉得心安。
外婆让我和表妹一起跳个舞,由她评判谁跳得最好。一曲舞毕,外婆说,我跳得轻快,表妹跳得柔软。
皆大欢喜,如是我们便快乐地入睡了。
不觉热泪盈眶。
外婆已经故去几年了。生老病死,人之常态。除去初初永别的哀伤,这两年我也很少想起她了。
但是这个关于五六岁时的回忆,让我清楚地知道,我心里对她很是怀念。
她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温柔敦和,但也不会溺爱我们。而且,虽然她的子孙众多,我竟也没觉得她偏宠谁。
到她年老时,她也不干涉儿孙们的生活。孙子孙女们有空了都去看她,她很开心,常常说阿嬷很欢喜,因为你们都爱我。
人家没空去探望她,她也会理解儿孙们忙于事业和生活。她不喜欢碎嘴别人的是非,如果有说些什么,说的也都是好话。
有病痛的话,她会积极配合治疗,痛也不挂在嘴边,怕子孙担心。对于照顾她的人,长怀谢意;对于周围困顿的熟人,能帮忙的尽量帮忙。
这样一位明智宽和的老太太,身体力行地教给我们,一种值得尊敬的做人的姿态。
我对她敢念不忘。
于我,她温柔宽厚的待人接物方式给我筑造了一个安全快乐成长的港湾,更是一种深度的教化,春风化雨般的渗入我的内心,影响和部分塑造了今时今日的我。
清风吹拂起窗帘,我从对往事的追忆中回过神来,想起了我的两个小宝贝。
我想,教育,除了物质上尽力,也要把精神上的美好传授给他们。
品德也好,性格也好,人生观、价值观也好,我要让他们长大以后,能感受到美好的力量,就像我那没有多少文化却能知行合一的外婆,教给我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