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绘本能否指读”备受争议,通过阅读三阶段具体分析,育儿不纠结


文 | 维尼妈妈沐滢

阅读需4分钟

关于绘本能不能指读,育儿界一直存在争议。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家都能说出自己的道理来。

前不久在短视频平台上关注了一位育儿大V博主,看到她发表的绘本不能指读”的观点,留言区里,吃瓜妈妈们有些迷茫了:隔壁XX刚说完可以指读,您又来说不能指,我们到底听谁的?

理论指导实践,但是也只有实践了才能知晓理论是否正确。

亲子阅读近5年了,从我和孩子的共读经验,女儿的阅读水平、识字能力来看,我由最初不要指读,太功利”慢慢转变成受益于指读”。

日常实践中我也常常被问及:读绘本究竟是读图重要还是读字重要?

今天这篇文就来专门说说指读”吧!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

可以指读,但是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指读、怎么指读、指读到什么时候结束,这个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指读不是从一开始就进行

不少家长依旧对绘本存在着认知偏见,认为带孩子读绘本就是为了识字的。

甚至在电商平台上,会给那些很薄的、字数很少的经典绘本差评”。

这对于绘本来说,真的好冤枉啊!

早期亲子阅读时,带孩子读绘本的主要目的真的不是用来识字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早期亲子阅读的目的:给孩子提供高质量陪伴,及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并且,6岁前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我们成年人是不一样的。

通过心理学家们的实验研究发现,0-3岁的婴儿的思维方式为动作思维,逐渐转向形象思维方式。

在发展心理学上,3-6、7岁的孩子统称为幼儿,而幼儿的思维方式特点为具体的形象性思维。

也就是说,在6岁前的孩子,都没有发展出逻辑思维,具体图形图像更适宜孩子学习和认知。

家长不难发现,带孩子看绘本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图画上的,几乎没有孩子会一上来就关注黑乎乎的文字符号。

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不要着急抢跑,一上来就指望教会他们什么知识。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如果你有个一两岁、两三岁的娃,还不到指读的时候,不指读!

图画它难道不好看吗?

绘本游戏难道它不好玩吗?

父母和孩子基于绘本的互动,难道不值得成为珍贵的成长回忆吗?

功利点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到的东西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的。

二、到了识字敏感期”的指读助力识字

大量实践得出一个规律,但凡早期阅读基础打下,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大多在三四岁就有出现识字欲望,识字敏感期出现在4岁可延续到7岁。

尽管绘本不用来识字,但是它却为孩子识字帮了大忙!

这一点我的感触颇深。

维尼在3岁3个月的时候,突然对绘本封面的标题产生了兴趣。她开始关注标题文字,进而开始关注绘本中的文字。

于此同时,她开始关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问题,广告牌、路标、甚至是出现在衣服上的文字,她都有意识地想要知道读什么。

可以说,她的识字兴趣是基于与生活的结合,因为文字天天出现在绘本中,她又天天阅读绘本,自然而然,她开始有了新的关注。

所以,绘本指读在这一时期,有意无意地开始了。

但这个阶段孩子依旧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因此读绘本是读图读字兼顾的。

绘本阅读可以辅助识字敏感期的孩子通过阅读故事来大量识字,真的比拿识字卡片一个字一个字地认高效多了!

此时指读,可以是孩子主动来进行,尽量做到:孩子的手——眼——口同步协调,而不是家长指孩子读。

绘本选择也有讲究。

主持人张丹丹和阅读推广人三川玲都曾经发表过不赞同指读的观点,其中就有一条是因为,绘本的特点是图文紧密结合,如果父母强行指读,手会遮挡图画,给孩子造成非常不好的阅读体验。

其实,满足孩子的识字需求,顺利进行适读,选择图文排版相对分开的绘本,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下边这张图里,我家维尼读的是《月亮生日蛋糕》,这本绘本是她自己选出来指读的,一字一句读完,还会欣赏一会儿旁边的图画,再翻到下一页继续读。

这种排版的绘本也有很多,读图读字互不耽误,不会因为手挡住了图画影响阅读或者因为读字忽略了读图。

三、指读仅仅是一个阅读过程

指读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孩子认识更多的文字,为今后阅读桥梁书和阅读纯文字书籍奠定基础。

现在不少幼儿园的中大班都会有意识地给孩子安排指读的内容和作业。

孩子因为对文字的掌握能力不同,指读的速度和准确度也不太一样。

但这些都仅仅是一个阅读的过渡过程。

有的孩子会很快地渡过这个过程,达到出声朗读的时候,完全可以不再用手指了。

至于什么时候不再指读,也是因人而异,我家维尼的指读”只用了大概三四个月,现在朗读的时候也不指了,只拿眼睛看就能读下来。

如果是小学生,二三年级了,还拿手指头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就需要增强练习了。

不仅仅是指读,包括出声朗读也都是一个过程,最终需要实现能够默读。

因为孩子的思维方式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他们的思维也更加敏捷和迅速,手眼协调能力配合思维能力也在发展。

有的小学生家长会抱怨说孩子考试的时候不会读题,或者读题慢,甚至需要一个字一个字读出来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这些都与之前的阅读基础薄弱有很大关系。

孩子之间的差距,也正是基于阅读而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