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1-12个月宝宝的生长发育顺序 十三个月宝宝生长指标?

1岁两个月大的宝宝标准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怎样早教?

  现在才想到要开始早教啊?早期教育从零岁就可以开始了。◎生理指标   满两岁时,男孩体重达9.9~15.2公斤,身长80.9~94.4厘米.女孩9.4~14.5公斤,身长79.9~93.0厘米。出牙16颗。头围约47厘米,胸围大于头围。   ◎养育要点   饮食:   牛奶400~600毫升,鸡蛋一个,其他适当多于前半年量。   孩子出现偏食现象,不必过于在意,尝试开发其他食物,只要营养均衡即可。   每天安排三次正餐,上、下午各加一次零食。   加一些烤脆的馒头片、面包干和硬点心,增强咀嚼功能,利于牙齿生长。   零食不宜太甜、太油腻。   注意给孩子加水。按体重算,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水,除牛奶、饭中的水外,还要加一定量的水。   起居:   每天睡觉12~14小时,白天睡两次。   训练孩子自己吃饭、坐盆大小便、脱鞋、脱帽子。   选择优质儿童皮鞋,不要穿软底布鞋。   训练孩子用牙刷。   这时的孩子夜间尿床是普遍的,不必特意把孩子叫醒撒尿。   最好每天给孩子洗澡、换衣服。   游戏:   一岁半后,没有必要特别为孩子添加玩具,孩子更会玩以前玩过的玩具了。   孩子更喜欢听音乐,反复听自己熟悉的儿歌;   拿蜡笔在纸上画画也耐心了。   玩积木的时间也长了。   有滋有味地看画册。   爱好运动的孩子,可以给他买儿童车。   到宽敞的地方玩,父母尽量带孩子出去,即使散步也比被憋在家里游戏更有乐趣。   ◎教养策略   孩子说话是在人与人的联系中学习的,给孩子创造好人与人进行联系所需要的环境,才能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总开着收音机、录音机,孩子不可能学会说话。   想让孩子学外语的父母,自己必须对孩子说外语。   让孩子自由游戏,不要轻易限制孩子的活动。尽可能给孩子各种玩具,使他们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这时的孩子,晚上睡觉前,最好有妈妈在旁边陪着。   只要有机会,就让孩子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也不要强迫孩子交出心爱的玩具,因为现在孩子还不能理解谦让。帮助孩子获得社会交往的经验。   ◎发展指标   平稳地走路,初步学会双脚原地向上纵跳的动作。能说简单的话语,在成人指导下看懂简单的画面,喜欢图画;能区分物品的多与少,大与小;能摸索空间方位,认识前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自然现象。   孩子的破坏能力增强了,注意经常检查孩子的玩具,看看损坏的地方会不会割破手指或扎伤眼睛。

1-12个月宝宝的生长发育顺序

1岁10-12个月的宝宝发育状况有哪些?

1.生理发育状况

身长

约为85厘米,比1岁时增加10厘米。

体重

2岁时12千克左右,是出生体重的4倍。

前囟

于1岁半时闭合。

牙齿

乳牙共20颗,1岁时基本出齐。

脑发育

2岁(24个月)时头围达48厘米;脑重约为100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0%。大脑的绝大部分沟回均已明显,神经细胞约140亿个,并且不再增加;脑细胞之间的联系日益复杂化,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刺激大脑相应区域不断增长,个体差异开始表现出来。

骨骼的发育

骨骼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无机盐以钙盐为主,使骨骼富有弹性,有机物以蛋白质为主。宝宝骨骼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各占一半,不同于成人骨骼中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所以宝宝的骨骼比较柔软,富有弹性,容易受外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形。在宝宝的成长中我们要注意坐、立、行等姿势的正确,以防骨骼变形造成驼背或脊柱侧弯等。还有,宝宝的衣着也应宽松一点,不要束缚骨骼的生长。

在骨骼的发育中,最初以软骨的形式出现,软骨经过钙化变成坚硬的骨骼。这一过程要加强钙的补充,同时还需磷、维生素D等,其中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除了多给宝宝吃含钙、磷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外,宝宝户外活动中晒太阳,也可促进皮下维生素D的生成。缺乏维生素D容易患软骨病(佝偻病),长大的宝宝会低头弯腰的。

2.体格发育状况

2岁后,体重缓慢增加,每年约增2千克。颌面骨发育及面形渐变长。

3.语言发育状况

孩子学会并记住家中各个人物的称呼,如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小姨等。开始学会用代词你、我。能说完整句子,“妈妈上班了”,“我要吃香蕉”。能分辨清楚长铅笔和短铅笔,吃苹果能分辨出多少,能知道桌上桌下,身体的前面后面。能知道爸爸是男的,妈妈是女的,也知道自己的性别。

到户外玩耍后能知道自己的家门,会走回家的路。喜欢和小朋友交往。能用声音表现出自己的喜怒情绪,高兴时会笑得很开心,生气时会发脾气、吼叫。有很强的自主意识,要自己穿袜子、穿鞋。穿鞋时分不清左右。

4.身高增长状况

小儿生长的最快时期为出生1~6个月内,平均每个月生长2.5厘米左右。孩子2岁时(生后第2年全年)约增10厘米,以后每年递增4~7.5厘米。

如与出生时的身高相比,1岁时的身长为出生时的1.5倍,4岁时为出生时的2倍,13~14岁时为出生时的3倍。

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如生病、生活条件差、喂养不好、体力劳动不适当、精神压力、各种内分泌激素变化以及骨骼发育异常。此外,还有个体差异等因素。

5.运动发育状况

2岁的宝宝,走路稳,跑步快,会用双脚跳,也会向前跳,还能从矮的台阶上独立跳下并能站稳。有能跑能停的平衡能力,喜欢踢球。吃饭时喜欢学成人用筷子夹菜。用笔涂涂画画,画直线、画圆。喜欢玩套桶、套塔等。开始有数的顺序和空间感知能力。

6.心理发育特点

2岁后,幼儿的动作发育明显发展,能自己洗手、穿鞋,看书时能用手一页一页地翻。手的动作更复杂精细,有随意性。对幼儿心理发展有积极作用。在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时,出现“自尊心”,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耐心诱导,对待宝宝的每一点进步都要表扬,不要同别的孩子比,要和宝宝自己的进步比。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同别人议论:“看鬃早就会了,我家宝宝就是不会!”孩子能懂得别人数落自己。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会使心理发育受到障碍。

宝宝能应用简单句,使用陈述语气。喜欢学三个字的儿歌。对儿歌的记忆是自然而然,还不会有意识。主动地去记忆。记忆的东西不能保持很长时间,需要反复教,不断复习才能记住。

1-12个月宝宝的生长发育顺序

十三个月宝宝生长指标?

    楼上那位很搞笑啊,13个月的宝宝就要张1.7米啊?60公斤?我都晕。

13个月的宝宝的正常的生长指标如下:

男孩身高为71.8-82.7厘米、体重值为8.3-12.7千克
女孩身高为69.8-81.2厘米、体重值为7.6-11.9千克

头围——男婴为47.11厘米,女婴为45.82厘米。
胸围——男婴为47.07厘米,女婴为45.74厘米。

囟门开始闭合,已长出8颗牙齿。

运动机能:

会调整身体配合父母穿衣、吃饭;能堆积木2块以上,能翻书,能投球;会爬楼梯,喜欢爬到高的地方去。

前言

当孩子进入第2个年头,蹒跚学步时,他会劲头十足地开始爬行走路、甚至能说一点话。当他变得越来越独立的时候,对你无条件地爱慕和依赖的时间就屈指可数了。此时的你是否,会有点失落……?

智力贴士

这个时候孩子的手已经很发达,可以进行一些比较精确的活动,所以大人可以给他一些玩具,让他放进大口的箱子里,或者放到指定的人手中,来锻炼他的手眼配合协调能力。还可以给他一支笔,一大张纸,让他涂涂画画,他会非常开心的。

营养贴士

 1岁生日以后,你可能会注意到学步的孩子食欲明显下降。突然对吃的食物挑剔,刚刚吃一点就将头扭向一边。既然他的活动增加了,似乎就应该吃得较多些,但发生这种变化是有原因的。现在他的生长速度减慢了,实际上不需要吃的那么多了。


健康贴士

 12~15个月之间的学步孩子必须接受一次Hib疫苗强化注射。疫苗可以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和关节炎。

心理贴士

初学走路的孩子对自己的玩具和亲近他的人会表现得非常自私。看到你抱别的孩子,他就大哭;如果其他孩子拿了一个很好玩的玩具,他会竭尽全力地去争夺。再过几个月,随着词汇的增多,他最爱用的词就是“我的”。


护理贴士

    大多数幼儿是在l岁――l岁3个月之间学会走路的。一些强壮而且活泼的孩子早在9个月的时候就学会走路了。也有相当多的很聪明的孩子在1岁半,甚至更晚的时候才学会走路。

1-12个月宝宝的生长发育顺序

1岁10-12个月的宝宝发育状况有哪些?

1.生理发育状况

身长

约为85厘米,比1岁时增加10厘米。

体重

2岁时12千克左右,是出生体重的4倍。

前囟

于1岁半时闭合。

牙齿

乳牙共20颗,1岁时基本出齐。

脑发育

2岁(24个月)时头围达48厘米;脑重约为100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0%。大脑的绝大部分沟回均已明显,神经细胞约140亿个,并且不再增加;脑细胞之间的联系日益复杂化,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刺激大脑相应区域不断增长,个体差异开始表现出来。

骨骼的发育

骨骼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无机盐以钙盐为主,使骨骼富有弹性,有机物以蛋白质为主。宝宝骨骼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各占一半,不同于成人骨骼中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所以宝宝的骨骼比较柔软,富有弹性,容易受外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形。在宝宝的成长中我们要注意坐、立、行等姿势的正确,以防骨骼变形造成驼背或脊柱侧弯等。还有,宝宝的衣着也应宽松一点,不要束缚骨骼的生长。

在骨骼的发育中,最初以软骨的形式出现,软骨经过钙化变成坚硬的骨骼。这一过程要加强钙的补充,同时还需磷、维生素D等,其中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除了多给宝宝吃含钙、磷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外,宝宝户外活动中晒太阳,也可促进皮下维生素D的生成。缺乏维生素D容易患软骨病(佝偻病),长大的宝宝会低头弯腰的。

2.体格发育状况

2岁后,体重缓慢增加,每年约增2千克。颌面骨发育及面形渐变长。

3.语言发育状况

孩子学会并记住家中各个人物的称呼,如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小姨等。开始学会用代词你、我。能说完整句子,“妈妈上班了”,“我要吃香蕉”。能分辨清楚长铅笔和短铅笔,吃苹果能分辨出多少,能知道桌上桌下,身体的前面后面。能知道爸爸是男的,妈妈是女的,也知道自己的性别。

到户外玩耍后能知道自己的家门,会走回家的路。喜欢和小朋友交往。能用声音表现出自己的喜怒情绪,高兴时会笑得很开心,生气时会发脾气、吼叫。有很强的自主意识,要自己穿袜子、穿鞋。穿鞋时分不清左右。

4.身高增长状况

小儿生长的最快时期为出生1~6个月内,平均每个月生长2.5厘米左右。孩子2岁时(生后第2年全年)约增10厘米,以后每年递增4~7.5厘米。

如与出生时的身高相比,1岁时的身长为出生时的1.5倍,4岁时为出生时的2倍,13~14岁时为出生时的3倍。

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如生病、生活条件差、喂养不好、体力劳动不适当、精神压力、各种内分泌激素变化以及骨骼发育异常。此外,还有个体差异等因素。

5.运动发育状况

2岁的宝宝,走路稳,跑步快,会用双脚跳,也会向前跳,还能从矮的台阶上独立跳下并能站稳。有能跑能停的平衡能力,喜欢踢球。吃饭时喜欢学成人用筷子夹菜。用笔涂涂画画,画直线、画圆。喜欢玩套桶、套塔等。开始有数的顺序和空间感知能力。

6.心理发育特点

2岁后,幼儿的动作发育明显发展,能自己洗手、穿鞋,看书时能用手一页一页地翻。手的动作更复杂精细,有随意性。对幼儿心理发展有积极作用。在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时,出现“自尊心”,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耐心诱导,对待宝宝的每一点进步都要表扬,不要同别的孩子比,要和宝宝自己的进步比。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同别人议论:“看鬃早就会了,我家宝宝就是不会!”孩子能懂得别人数落自己。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会使心理发育受到障碍。

宝宝能应用简单句,使用陈述语气。喜欢学三个字的儿歌。对儿歌的记忆是自然而然,还不会有意识。主动地去记忆。记忆的东西不能保持很长时间,需要反复教,不断复习才能记住。

婴儿生长发育问题

体重是超出正常范围了(小婴儿体重计算方法:出生体重+0.7千克*月数),不过这个孩子的身高也超(身高计算方法:50厘米+2.5厘米*月数),可能和遗传基因有关。不算太胖。

儿童生长发育的顺序

儿童生长发育的顺序

儿童生长发育的顺序,由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潜力及各系统发育的顺序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和顺序的,以下分享儿童生长发育的顺序。

儿童生长发育的顺序1

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孩子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但孩子的生长的发展又具有阶段性,有的时候慢些,有的时候快些。宝宝在出生后前半年是增长得最快的,后半年就逐渐减慢了,等宝宝满一周岁后,宝宝开始基本稳步成长,等到孩子青春期,他们地成长又迅速加快。还有,在身体部分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一般头部会增长1倍,躯干会增长2涪,上肢会增长3倍,下肢会增长4倍。既然知道了孩子的生长发育会时快时慢,那爸爸妈妈们就不用担心自己孩子比别人家孩子矮半截或高半头而担忧苦恼了,就让孩子和着青春的节拍,朝气蓬勃地走向成熟吧。

各系统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孩子各个系统的发育快慢不同,各有先后。比如,神经系统发育是先快后慢,神经系统的发育最为迅速尤其是大脑,因此各种生理机能、语言和动作发育较快;生殖系统先慢后快,到孩子青春期时是发展最快的。另外,心脏、肺脏、肌肉及骨骼的发育速度与体重、身高较为接近。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心脏大小基本维持原状;2~3岁时,它的重量迅速增加到初生时的3倍,以后生长速度减慢,到青春期又激增到出生时的10倍;肺的发育要在青春期才完全成熟;儿童肌肉的发育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在五六岁以后,一个是性-成熟期以后。

生长发育的顺序性

孩子生长发育一般遵循由上到下,由近至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或规律。孩子身体发育的顺序是头部最先发育,然后是躯干、上肢,最后才是下肢。因为头脑是人整个身体的“司令部”,它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身体的生长发育。此外,孩子手的发育也较早,在其会走路以前几乎已经掌握了手的各种功能。但是婴儿下肢的发育较晚,主要是在会直立行走后,才开始逐渐发育的。

儿童生长发育的顺序2

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婴儿期:0-1岁

幼儿前期:1-3岁

幼儿期:3-6岁

童年期:6-12岁

青春发育期;10-20岁(男孩晚两年)

生长发育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各阶段顺序衔接,不能跳跃。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生长发育的速度是不均衡的',曲线呈波浪式

人的一生有两次突增高峰,第一次是胎儿期,第二次是青春发育期,出生后,生长最快的是婴儿期,0-1岁身高增长25厘米,2-3岁增长10厘米,以后逐渐放缓,每年约增长5-7.5厘米.直到青春发育早期, 每年可增长8-10厘米,甚至达到10-12厘米。女孩比男孩早两年。青春发育中期,性器官发育,生长速度减慢,女孩17-18岁,男孩22岁身高基本停止生长。

三、生长轨迹现象和赶上生长

一旦因疾病,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延迟,离轨迹较远,只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克服不利因素后,患儿会表现为加速成长,恢复到正常轨迹,把这种现象叫“赶上成长”。

四、生长关键期

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都有生长关键期,比如脑细胞发育的关键期是在胎儿中后期和出生后6个月,若在此期发生严重的蛋白质营养不良,缺氧,产伤等就会造成无法补救的后果。又如青春发育期是长身高的关键期,若出现阻碍生长的不利因素,都可导致骨细胞形成数量减少,若不能及时干预,随着骨骺和骨干的愈合,儿童少年的体格就无法实现其遗传潜力所赋予的水平。

儿童生长发育虽然按照一定的规律,但由于遗传,性别,环境,教养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差异会越来越大。怎样能使身材矮小的孩子能尽可能地长高,就是家长和社会所要共同重视的。

儿童生长发育的顺序3

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各系统器官的发育顺序遵循一定规律,有各自的生长特点,与其在不同年龄的生理功能有关。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2年内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成人水平;生殖系统发育最晚,在青春期前处于幼稚期,青春期迅速发育;其他系统如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肌肉等的发育基本与体格生长平行。各系统生长发育的不平衡使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重点强调:神经系统发育最早,生殖系统发育最晚。

(二)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在整个儿童时期,生长发育不断进行,呈一连续的过程,但生长速度呈阶段式。例如,体重和身长的增长在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3个月最快,第1年为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第2年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又迅速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重点强调:两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三)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儿童生长发育虽按上述一般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由于受遗传、环境的影响而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生长的“轨迹”不完全相同。体格上的个体差异一般随年龄增长而越来越显著,青春期差异更大。因此,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的正常范围,所谓正常值不是绝对的,评价时必须考虑各种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并应作连续动态的观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四)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生长发育通常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或规律。如出生后运动发育的规律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从上到下);先抬肩、伸臂,再双手握物;先会控制腿,再控制脚的活动(由近到远);先会用全手掌抓握物品,再发展到能以手指端摘取(从粗到细);先会画直线,进而能画图形、画人(由简单到复杂);先会看、听和感觉事物、认识事物,再发展到记忆、思维、分析、判断事物(由低级到高级)。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有哪些规律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指群体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具有的一般现象。虽然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可由於生活、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疾病或遗传等因素而出现各方面的个体差异,包括形态、机能等,但一般规律还是存在的。那麽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有哪些呢? 1、不平衡性:身体中的所有组织、器官不是以同一速度生长,也不是同时停止生长。即有先有後,快慢不一。如脑的发育先快後慢7 8岁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生殖系统较晚,淋巴系统则先快而後回缩,皮下脂肪发育年幼时较发达,而肌肉组织则要到学龄期纔发育加速。 2、程序性:一般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例如,出生後运动发育:先会抬头,其次抬胸,再会坐、爬、站、走。头在胎儿和婴幼儿期领先生长,以後生长不多,所以新生儿和小婴儿头大身体小,四肢短。以後四肢的增长速度快於躯乾,逐渐变得头小躯乾粗,四肢长。婴儿头占身高的1/4,到成年头占身高的1/8。 3、连续性:在整个生长发育期,所有儿童的生长过程都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一般体格生长,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出生後以最初6个月生长最快,尤其是前3个月;後半年起逐渐减慢,生後第一年,身高年增长25cm,生後第二年身高年增长12?13cm左右,第三年到青春前期,身高年增长5~6cm,部分儿童在6~7岁时可出现小幅度生长加速,到青春期会出现身高明显加速,女性年增长可达到9cm,青春期总增长25cm;男性年增长可达10.3cm,青春期总增长28cm。 以上就是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如果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异常现象,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