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你真的会"冲奶粉"吗?哺乳期爸妈常犯错误一览

婶婶自打堂弟出生起就在发愁,为什么孩子总是消化不良,明明才两个月的孩子却总是吐奶,肚子胀,又哭又闹。几天后,孩子腹痛进了医院,经过医生检查才得知,孩子的小肠竟然部分发黑,丧失了功能,只能将其切除。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么严重的疾病呢?经过医生诊断,原来是婶婶给堂弟冲的奶粉浓度高于正常值导致的。

这令婶婶非常吃惊:"我明明只是每次多加了一点点,怎么会变成这样!"

很多家长在孩子年幼时认为:孩子正是迅速发育的时期,前期营养一定要充足,不然孩子以后长不高,影响发育——因此总是生怕孩子吃不饱,吃得太少,产生了"多加一点也没事"的心态,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家长却往往不明白自己错误的喂养方式会给孩子造成哪些危害。

你真的会"冲奶粉"吗?

(1)用量

奶粉罐的罐身与说明书上都有明确的用量说明,会根据孩子月份的大小,建议对应每次该泡几勺,多少水,一般依照这样的用量表就可以冲泡出适合孩子一顿食量的奶粉了。

家长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比例泡,多一勺少一勺对孩子来说都很危险,家长不能以自己的估计来判断该怎样冲奶粉,尤其是在看到冲好后的奶粉时,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怎么看起来这么稀?""宝宝吃了这样的奶粉能饱吗?"从而自作主张,往正常泡好的奶粉中又加了一些,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2)用水

在冲奶粉时,要先放水后方奶,顺序反了时奶粉不容易化开。有的家长不讲究顺序,喜欢拧上盖子之后用力上下摇奶粉,以求快速溶解奶粉,这样也是不正确的做法,这样的行为很容易使奶粉在瓶内起泡,并且难化开的奶粉小团在用力摇晃中也会遗留一些化不开的小点点。

有些粗心的家长会直接给孩子喂这样的奶,含有起泡的奶喂给孩子,可能会让孩子在吮吸中吸到空气而呛到,而未化开的奶粉小团在瓶中沉淀,无法被食用,也减少了孩子应当食用的奶粉量。

再者,冲泡奶粉的水不能使用矿泉水!

(3)温度

在生活中有些家长时常会用刚烧开没多久的水来冲奶粉,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在给孩子冲泡奶粉时,沸水是一定不能使用的,有些粗心的爸爸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成年人普遍会以泡茶、泡咖啡的习惯来给孩子泡奶粉,因而习惯性地使用刚烧开的水,但实际上,沸水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破坏了奶粉的营养结构,宝宝食用之后会引起肠胃不适,同时也很难吸收奶粉中的营养。

另外,用沸水或80-90°C的热水冲奶粉后再静置放凉,或再兑入凉水也是完全错误的做法。

哺乳期喂养要留神,肠胃病的诱发源头要扼杀

(1)食用量错误

奶粉对于婴幼儿来说是主食,相当于成年人吃饭时的米饭、面条等,尤其是1岁以内的宝宝,在能吃辅食之前,宝宝只能喝奶粉。

奶粉可以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等。奶粉如果冲得太浓,孩子一次性消化不了所食用的量,自然会导致过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等在肠胃内积压,引发消化不良,导致便秘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肠道坏死;而奶粉中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食用过量会对孩子脆弱的肾脏造成损伤。

有些家长对用量方面非常小心,反而会认为适当减少奶粉量可以让孩子肠胃减负,这其实也是错误的行为。当奶的浓度低于规定值时,婴儿摄取不够足量的营养,会导致营养不良,同时水分占奶的比重多,会让孩子摄取过多的水,引起水中毒。

(2)用水错误

前文中提到的不能用矿泉水冲奶粉,这主要是因为矿泉水中富含丰富的矿物质,而矿物质的摄取主要也是依靠肠胃功能,而婴儿的肠胃消化功能不健全,长期饮用矿泉水冲的奶粉,会引发婴儿消化不良和便秘。

除此之外,沸水对奶粉是会造成一定成分破坏的,70°C及以上的温度会破坏奶粉中的维生素B、DHA等。

注意:以上冲泡奶粉的错误行为中,家长偶尔一两次粗心忘记导致奶的冲泡不合常规,不会引起孩子生病,但平时要留神尽量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

哺乳期常见错误你中了几条?

哺乳期围绕孩子吃奶发生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

(1) 给孩子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按时吃奶,每次吃奶的时长固定

很多家长迷信于网络上的"育儿专家"或是书店里的育儿书籍,早早给孩子制定了喂奶时间表,每天给孩子喂食几次,分别是几点,每次给孩子喂奶二十分钟等等。

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婴儿的喂养最好按照孩子的需求来进行,每个孩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在一天中的某某时间饥饿,或是一天几次饿。宝宝在1岁以内时吃奶的时间并不固定,通常是自己将食物消化完,消耗了一定的能量后正常饥饿时食用奶粉为最佳。

一般建议在孩子满月前保持每2-3小时喂奶一次,1-2个月的孩子每日喂奶不少于8次,3-4个月的孩子每日喂奶不少于6次即可,5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辅食食用量决定喂奶的时间和次数。

而一些教育理念中提倡的早早规范孩子的行为而要求家长给孩子规定,每次吃奶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则是完全没有科学根据的做法。

1岁以内的孩子大脑皮层对于记忆的部分尚未发育完全,孩子的行为随心所欲,不存在任何独立意识,只以满足生存为主,所谓的"培养独立性"更是无从谈起。

(2) 吃奶时要安静、家长玩手机

在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是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度的谨慎,认为孩子在吃奶时要集中注意力,周围要非常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是最好的,他们认为孩子年幼时容易受到惊吓,或者注意力很分散,吃奶不安静容易让孩子受惊吓,吐奶等。

因此一些家长在孩子吃奶的时候常保持安静,还有家长选择玩手机,完全不和孩子进行任何互动。这些都是不恰当的做法,实际上,孩子在吃奶的时候是非常需要安全感的,当周围的环境让孩子感到不安全时,会影响孩子的消化。

在给孩子喂奶时,家长可以轻声对孩子讲话,或是与孩子对视,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同时如果家长给孩子喂奶的时候玩手机、看电视、与他人闲聊等,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可能会引起一些感情敏感的孩子产生抵抗情绪,拒绝吃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