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准爸爸妈妈看过来!孩子的语言启蒙关键期是什么时候?

从孩子呱呱落地,作为父母一直盼着孩子能喊一声让自己为之感动的爸爸”妈妈”。可是却左等右等,迟迟没有等到孩子的呼喊,可能直到2岁甚至3岁才学会讲话,早已消磨了爸爸妈妈们的耐心。

很多父母会认为「宝宝的语言发展较同年龄的孩子慢,只是还没开窍,长大自然就会追上了,不用管。」亲爱的家长,千万不要让大鸡晚啼的苟且心态躭误了孩子的语言发展,当孩子有问题时应及早对症治疗,才不会错失治疗的黄金期!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人类优于其他动物之处,有了语言人类才得以自在地与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情绪;而语言同时也是婴幼儿智能、人格及社群发展的重心,所以家长应提高警觉,时时注意小朋友的学习进度。

当宝宝在妈妈肚子里3个月左右时,嘴巴就已经可以开合;

4个月大时,就会开始张开小口做吸及舔手指的动作;

到了5个月大时开始听得到妈妈说话的声音;

6~7个月时,则能听到外界的声音,并有辨音的能力;

8个月大左右,大脑主持知觉和运动的神经已经相当成熟,具有了学习、思维及记忆的能力,口部的运动会更发达。

孩子语言发展时间

新生儿时期

宝宝会用哭及不同声调来表达不舒服或愉悦等情绪,对于母语(妈咪的话)会有明显的反应;会分辨母语及外语(胎儿期没有听过的话)的差异。

1~3个月

1个月左右的宝宝听到声音,会转头;到了2个月大,会有更显著的进步,会发出咕咕噜噜等无意义的声音,且对于母亲不同情绪的语调会做出不一样的反应。

3~5个月

3~4个月的孩子会开始咯咯笑、喃喃发声,并在无意间发出一些语音,能发出二种以上的元音,如:阿、哦、鸣等。4~5个月时,则会模仿成人的声调,高兴时会尖叫、生气时声音激动;若成人模仿宝宝发出的声音,他也会高兴的不断重复该声音与成人做互动。

5~7个月

宝宝会开始用不规则的声音和他人沟通;会发出哒哒等重复的单音,且对于母语的反应会远大于其他语言;当有人对他说话时,他会注视着说话者的嘴巴。再大些到了6~7个月大时,就会将头正确地转向声源,且会作出伸舌头、吹口水的动作,可以发出正确度颇高的元音及子音,能发出啊哒、啊汝等的双音节。

7~9个月

7~8个月大时是孩子的牙牙学语期,他会发出真正的音节,且会分辨所有的语音;会注意听熟悉的人所发出的声音,也听的懂熟悉的话语。对于母亲不同情绪的语调会出现选择性的反应,例如:妈咪逗弄宝宝时,宝宝会显得愉悦,如果对宝宝发出类似生气的声音,他会故意不理睬,或以为妈咪在和他玩,没有惧怕的反应。

8~9个月大时可接连发出二个元音,并开始组合某些子音及元音,像是:爸、妈、答等。在手势或声调提示下,大概听的懂语言的意义,开始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会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像是会挥手表示再见等。

9~12个月

9~10个月的宝宝会开始学习说话,但模糊不清,惹人发笑。同时也会开始模仿大人的语调说话,由于大脑已有正确语法的建立,会喜欢听一般且正确的句型,讨厌不正常的断句。

10~11个月时,会大声不停地发出一长串且重复的字节,声音有高低、抑扬顿挫,同时意识到语言的意义,且会开始进一步了解别人的名字。到了11~12个月想与人沟通,会运用手势、摇头或点头来表达意见,能正确有意义的叫爸爸、妈妈,甚至会开始模仿说一些双语词,如面包、喝奶。

从娘胎就可以开始语言教育

从胎儿期6~7个月大开始,宝宝的大脑细胞就已经准备好,要开始担任学习语言的重要任务。此时的宝宝已经会竖起耳朵专心地聆听,所以妈咪不妨经常与宝宝来一场子宫对话,与宝宝谈心。

妈咪在孕期也别忘了要和宝宝说早安、道晚安,并且经常说故事、朗读诗辞、唱儿歌给宝宝听,当然也可以和宝宝闲话家常、心情分享,培养亲子感情。

到了孕期7~8个月左右,则可以开始让宝宝学习日常生活用语,如:苹果、牛奶、爸爸、妈妈等;也可以运用一些图卡教导宝宝自然科学及社会人文等知识,藉由不断输入语言,提早帮宝宝建立语言基模。但要记住,输入讯息时,数据要明确、清晰,且要运用成人的语调及用辞,如此才有利出生后的语言发展。

明天会给大家分享,每个阶段怎么具体给宝宝进行语言启蒙教学,关注亲立方科学早教”,第一时间获取早教育儿知识~!

也可在评论区留下你想了解的知识点,小编会一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