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那种生了孩子就丟给老人带吗?我的回答是:我们和老人住一起,应该是共同带小孩。而不是直接丢给老人,自己不管。
我公公早逝,结婚以后一直和婆婆住一起,我一直上班,两个孩子,白天婆婆带,下班我们带,我们这种模式可能和很多家庭一样,我觉得挺好,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孩子陪伴老人,可以填补老人心理上的孤独
孩子爷爷生病早逝,一家的压力全靠孩子奶奶抗着,奶奶是个勤快的老人,没有什么爱好,就天天想着怎样给儿子改善伙食,承包了所有的家务。忙忙碌碌的背后,其实她挺孤单的,有话沒处说,有火没处发,时间久了,我们都感觉她牌气很大。
直到我儿子的出生,婆婆特别高兴,孙子带给他的快乐是别人给不了的。有时候看她逗孙子的那股劲,真的自叹不如。
婆婆思想传统、心理好强,认为带孙子是自己的义务,不让她带她会不高兴。
其次,自身素质高的老人,带孩子不比妈妈差
我婆婆是那种正能量很强的人,从不抱怨。在孩子跟前,从来都是说妈妈的好话,不会因为婆媳矛盾殃及到孩子教育。
孩子对妈妈不尊重了,会严历批评孩子;有好吃的,都是让孩子先拿给妈妈吃。平时我们上班的时候,婆婆都注意培养孩子干点能干的家务,严格控制看电视的时间,有时间就带着下楼出去玩,她说,只要对孩子好就不觉得累。
第三,奶奶、妈妈齐上阵,孩子更有安全感
有的妈妈是一个人带孩子,爸爸指不住。那么肯定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妈妈累了,没人换手,脾气就会变得暴躁。带着情绪带孩子,多少都会传染点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会缺乏安全感。
奶奶帮忙带孩子,妈妈可以喘口气,调整调整,或者去上班。
因此,老人的参与并非是坏事,多一个人爱孩子,是孩子的福气,是好事。这样孩子和妈妈也在一起,不存在孩子缺乏安全感,如果婆婆和妈妈教育理念不同产生分歧,我想对于明事理的婆婆沟通都不是问题。
因为一直都在别人家生活让我变得开始很会看人脸色过日子,害怕说错什么被人骂,被告状到爸爸妈妈那里。小时候好羡慕别人家有爸爸妈妈一起陪着吃饭,看电视。记得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高考,一整个班的爸妈都来了,陪着住宾馆,而我只有我自己,考完试看到校门口接送的家长,我哭了,我发誓如果我有孩子,我一定要陪着他走过人生中每一个有意义的时刻。
我现在两个孩子,老大一直我一手带大,老二出生后,老公有想法把老大留在老家,为了这件事我们吵了太多次了,后来我还是坚持带在身边,我不想错过他成长的每一个瞬间。虽然自己带两个有时候真的好累但是我相信一切是值得的。至少我对他们问心无愧。因为我爸经常会说,他对不起我,后悔没把我带身边。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跟她相处的过程中,我也在慢慢成长。孩子跟我在一起成长的很好,生活习惯很好,安全感也十足,所以我就一直全职带娃至今,说说自己带孩子的好处。
一、时间自由
虽然告别了朝九晚五的工作,24小时待命,但是时间更自由了。特别是会走路了以后,经常可以带着她出去游乐场,公园。避免了人流量多的周六周日。3岁以后,约同伴一起带娃去周边旅行。避开了法定假日的人山人海。目前5岁娃跟着我已经去过20来个城市。
二、自主学习
孩子1岁多前确实很忙,忙得没有自我,也很迷茫,状态也不是很好,所以周末去报班学了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等,收获很多。
三、家庭更和谐
因为没有老人帮忙,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和老公来做。他在做家务和带孩子过程中,体会到了我平常带娃的艰辛和不容易。所以更加尊重我,肯定我对家庭的付出,小家很和谐。
四、孩子开朗自信
孩子一直跟在我们身边,她知道爸爸妈妈都很爱她,而我一直都陪伴她成长,孩子安全感十足,幼儿园时也没有分离焦虑。很活泼开朗,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不好的地方就是自己经济来源少了,经济不独立,多少会影响自己的情绪。
###我家孩子五岁了,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是我带在身边,没有交给老人带,除了月子里前面三四个月,因为是新手妈妈,不太懂得照顾孩子,让妈妈帮着护理了一段时间,我在一旁学习。
但是光学习没用,还得自己动手实践,因为孩子软软的一团,一开始根本不敢碰,后来不住妈妈家了,自己在手忙脚乱中也学会了照顾孩子,并且学习科学育儿,包括添加辅食,跟宝宝互动,买绘本,坚持穿尿不湿,不给孩子穿太多衣服,感冒生病不会过度医疗等。
任何事情都是在学习中探索的,有老人在身边,很多东西一直学不会,而且老人的育儿观念和我们有很大不同,往往会产生很多矛盾。
如果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自己出去工作不管事,就会错过宝宝很多成长机会,带着孩子在身边,感受她从一个小婴儿变成一个快乐的小姑娘,这是很多东西都无法代替的。
带孩子无法规律上班,现在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我的自由职业啦,不断学习和进步。做一个快乐的妈妈,养出积极乐观的孩子!
我怀他的时候,
刚好赶上体制改革,
我和老公都待业在家。
儿子八个月的时候,
我通过了单位的竞争上岗考试,
我上班,
老公帮着带孩子,
工作也不是很忙。
再后来停薪留职,
和老公一起去东莞打工,
也是带着孩子一起。
我觉得挣钱的机会有很多,
孩子的成长却只有一次,
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所以这么多年,
不管条件多么艰苦,
孩子都是在自己身边的。
我父亲去世的早,
母亲又改嫁了,
继父也有两个孩子,
我也不想给母亲添麻烦。
公婆那时候年纪也都大了,
更不忍心拖累他们。
毕竟自己的孩子自己应该尽责。
再就是孩子如果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
父母长期不在家,
亲子关系也会生疏,
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休产假半年后,开始上班。婆婆公公离我很近,均已退休。为了帮助我们度过难关,每天早晨公公婆婆来我家看娃,中午我回家做饭,下午上班,婆婆公公继续看娃。晚上回家自己带,周六周日自己带。如此循环到上幼儿园。
婆婆给我看娃的三年里,整天乐呵乐呵的,没得过感冒,还倒贴钱给娃,坐电马马,买吃买喝买穿戴,负责的多很。
婆婆看娃的期间有矛盾么?几乎没有。在看娃之前就规定好,各自负责的范围。一颗红心为了娃,平时比如娃感冒发烧,婆婆批评我晚上睡觉不注意,给娃着凉了,我就马马虎虎,连呼老太太批评的极是。婆婆整天给娃喝饮料,我不让喝,她也笑眯眯的说以后不喝了。总之,彼此之间,友好和谐。
后来,孩子上学后,我一手全权负责,大家都不要参与在孩子的教育中。因此,常年里,迎风接雨,披星戴月,辅导课程,外面上辅导班,吃喝拉撒睡统统我一个人。目前为止,孩子没任何叛逆,尊老爱幼,和奶奶很亲,和我也是好朋友,说话幽默风趣,心态积极,阳光,幸福感超强。
###不是,我的孩子都是我们夫妻二人带的,在最困难的时候,放在外婆家三个月,我舍不得。还是把她带回在自己身边,孩子从小也吃了不少苦,最让我心疼的一次是有一天下大雨,我下班晚去接她,就看见她一个人坐在老师身边听老师弹琴,老师告诉我说,孩子叫她老师妈妈,抱抱我好吗?很心酸!
###千万不要,我一直觉得如果不是日子实在难过,就不要撇下孩子,老人带的孩子除了溺爱,更多的是自己的孩子不能吃亏,没有是非观。更主要的是孩子虽然习惯了你不在身边,内心却是很想念的,举个例子,比儿子大一岁的一个小男孩,从小时候就是姥姥带的,小的时候俩个小家伙一起玩,我一抱儿子就可怜巴巴的瞅着,有的时候直接叫我妈妈,多可怜啊,可是现在大了,5岁了,我发现他身上有很多坏习惯,摔倒了要打地啥的,抢别人的东西,不爱护小动物,有时候我儿子带了吃的他就凑过来一起玩。不带的话就恶狠狠的说哼我不跟你一起玩!我儿子四岁多,很疑惑的问我妈妈好朋友是这样的吗?我儿子和老人带的孩子真的是很明显的就看出来了,卫生,性情都不一样,我并不是夸我自己带的好,也不是诋毁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的不好,确实是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带孩子容易娇惯的,尽管出发点是爱孩子,但是真的对以后不好的
###不是。从怀孕到生到坐月子到现在,都是我跟我老公两个人,期间老公的姐姐坐月子的时候过来照顾了一个多月。怀孕的时候自己做饭做到生,生的时候因为提前了10天破水,老公的姐姐没来得及上来,都是老公一个人两头顾。到现在宝宝三个月,都是自己一个人带,一个人做饭。虽然累,但是没有婆媳关系的矛盾,也算是唯一的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