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焦头烂额让孩子闹的不可开交,孩子一直用勺子吃饭,昨天突然想要用筷子,可是吃饭的时候我忘记给他拿筷子了,孩子看见桌子上还摆着的勺子,顿时哭了起来,刚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后来孩子扔掉勺子我才想起来筷子的事。
以前下雨的时候孩子从来不想出门,最近几天下雨孩子一定要出去玩,不出去就在家里哭,任凭家长怎么哄都不行,拿出他喜欢的零食也不罢休,直到同意带宝宝出去转一圈。
谁知刚出去,孩子居然不想打伞,他说:我想淋雨。”
最近孩子突然间迷恋上扔垃圾,盯着别人手里要扔的东西,吃完的苹果核,打开的包装纸,想要扔进垃圾桶里必须要经过他的手,昨天我顺手把喝完的饮料瓶子扔进垃圾桶里,孩子竟然去垃圾桶里拿出瓶子,然后自己重新扔一遍。
今天去超市买了点水果,为了方便我带了一个布袋子,所有的水果都放进了袋子里没有分类,回到家之后孩子迫不及待的把袋子里的水果倒出来,一会按照颜色分类,一会按照大小排序,一会又按照种类区别。
这种行为除了出现在摆水果上海经常把箱子里的玩具倒出来按照大小分类,还不允许别人打扰,像是某种仪式一样。
总之,最近孩子的行为好像强迫症”一样,自己想做的事情别人不允许插手,自己认定的事情就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执行,自己的东西不可以被别人拿走,就连家里的长辈都必须按照自己的行为准则来生活。
孩子就像要跟大人挑战一样,竟然开始叛逆,无论家长说什么,孩子嘴里一定说不!”否则就是无休止的哭闹,扔东西,发脾气,霸占东西甚至还打人。如果孩子出现这些情况,说明你的孩子也到了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儿对秩序极端敏感的一段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对所有事物的秩序有着强烈的需求。当其他人试图改变物体摆放的位置或生活习惯等,孩子就会感到不安并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崩溃大哭,有时还会表现出强烈的反应,让人看上去有些不可理喻。
面对孩子种种不配合的表现,很多人可能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感受,有的家长不仅不会遵从孩子的意愿,还可能对孩子横加训斥。当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后,如果家长不能及时觉察到孩子的变化,将不利于其身心发展。
两岁年龄的孩子就像一条分水岭一样,2岁之前的孩子没有自我意识,三岁之后的孩子开始萌发了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尝试按自己的行为准则做事。
对于正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只要物品离开了它们应该在的位置,他就会很快发现,并且要求把物品回归原位。如果大人不理解这种敏感性,而让儿童所处的环境秩序错乱下去,会让他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不利于以后规则意识的建立。
儿童通常以下列四种方式表达对秩序的需求1. 看到东西摆放的位置复合心理的预期,内心会觉得满足
2. 对东西摆放无序,或者别人动自己的东西,会发脾气
3. 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必须要做到,如果别人帮他做了他会重新按自己的方式再做一遍
4. 无论什么事情都是拒绝以及否定,不”字回绝一切
儿童对秩序的本能是非常强烈的,这种本能会在儿童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一个2岁左右的儿童,在表现这种对秩序的敏感时,是用一种不声不响的方式来表现的,在这一阶段,这种敏感性成了他们行动的指南。
如果秩序被破坏孩子也会缺少安全,所以孩子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对抗上,从而浪费生命成长的时间。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没有给孩子提供有安全感的秩序空间,儿童便不能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他的内在心理智能也无从建构。
2岁年纪的孩子到底怎么教育才正确?给大家8个建议1. 这段时间一定要控制环境的改变
不要因为环境变动让孩子产生不安的情绪。照顾孩子的人也不要经常更换。当孩子对一些事物出现执着的情绪时家长们要给予耐心,降低不必要的家庭冲突。
2. 给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
让孩子自由发挥也是给孩子建立自我的关键时期,孩子的肌肉以及大脑在工作当中熟悉环境从而获得经验,这些经验也是他们记忆当中的一部分。最终的知识体系也是在这个阶段建立的。
3. 自由的同时也要有所限制
给孩子提供限制,让他在这一限制之下创造自己的自由。告诉孩子可以这样做的前提是什么,不能太惯着孩子的想法也不可以太抑制他的思想。不要直接否定,可以让孩子去选择做决定,比如把我不同意你穿短袖”改成你可以选择穿个外套或者穿这件长袖衬衫。”
4. 作为父母要先稳住情绪
当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又吵又闹,很容易让大家崩溃,导致情绪爆发。但是作为家长情绪没有控制住孩子会越来越闹,也许孩子更希望看到的是家长情绪爆发,但又无可奈何。也许只是孩子的语言沟通不够发达而已。
5. 引导孩子正确表达
有时候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够,父母可以借此机会进行教育。爸爸妈妈发现孩子来情绪的时候要告诉孩子,比如告诉孩子感觉生气你要说出来,就说我要生气了,我要发脾气了!”而不是砸东西,扔东西。
虽然这个阶段比较长,但是也要给孩子时间,需要爸爸妈妈们认真努力的指导。同时还需要一些耐心。
6. 让孩子多一点选择的机会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顺势而为,2岁的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意味着可以借机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当孩子叛逆的说不”的时候,家长不妨换一种问法。
不要问孩子今天穿什么,今天吃什么,想要玩什么。”可以直接问孩子今天穿黑色还是红色的衣服?今天喝粥还是吃饭?想去公园还是商场。”
无论孩子选择哪个都会认真吃饭好好穿上衣服,然后按时出门。
7. 可以给孩子安排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
找出孩子的生活节奏,何时吃饭、何时睡觉,在什么地方吃饭,在什么地方看书、玩玩具,有一固定的时间;以及日常生活作息中做事的合理顺序,例如:先洗手再吃东西,先刷牙再洗脸,顺势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8. 物有定处
比如孩子生活中的小物件,有指定的摆放位置,比如杯子就要放在餐桌,衣服就要放在柜子里,玩具放在收纳箱里。等孩子长大后,对东西定位的概念,会逐渐养成收拾东西、整洁的习惯。会养成物有定处的好习惯。
当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的时候,尽管比较像个磨人的小妖精”,但是家长不要着急发脾气因为孩子在成长,在这期间对于宝宝的特殊喜好,不要过多干涉,让宝宝尽情发挥。必要的时候可以引导一下。
不强制宝宝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事,但是也不要一味的纵容孩子,中间这个度还是要靠有效的沟通来拿捏的。不打消宝宝探索外界的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尽量的多陪伴宝宝正常的度过这一时期,对以后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