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把握好孩子独立吃饭的“黄金期”,不然孩子不长,妈妈顿顿追着喂

"

很多妈妈们对于孩子不好好吃饭的问题很是焦虑,一位4岁的女孩妈妈私信我说:

天天用心做了半天的食物,可是女儿吃一口就饱了,或是吃一口就跑了。

现在已经4岁了,却只有22多斤,也不长个子,看上去就像两岁多的孩子一样。真着急!”

相信像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饭,想尽了各种方法。孩子不吃就跟在孩子屁股后边喂,而孩子却各种和家长讲条件,吃饭的时候玩玩具、看动画片、做游戏,真是花样百出。

还没等吃几口,饭都凉了,又怕孩子吃了不舒服,再去加热了再喂,来来回回折腾好久。孩子烦,家长累。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的不良进食习惯,都是由于强迫喂、玩着喂、哄着喂等等各种不良的家庭环境造成的。这就导致孩子会形成一个惯性反应,并不能够专心地从头吃到尾,吃几口,不饿了就不吃了。

那么孩子不愿意吃饭,到底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自主进食黄金期。

什么是自主进食的黄金期呢?

当宝宝自己想吃饭的时候,会表现出一些行为特征:

比如孩子看到家长手上拿的食物想去抓一下;

拒绝以前最喜欢的食物,看到家长在吃的食物都会想要去尝试;

看到大人在吃饭的时候也会夸张的吧唧嘴,甚至还会用勺子去戳食物。

有以上这些特征表明孩子已经进入了自主进食的黄金期,这些反应基本上会在孩子8个月左右的时候出现,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开始锻炼孩子自己吃饭,这也是宝宝养成独立进食的最佳时期。给宝宝一把勺子让TA自己尝试吃,而我们再面对面地喂食。

因为宝宝有强烈的意愿想要自己动手吃饭,家长们要不怕脏、不怕慢,给宝宝足够的时间,让TA能够充足的练习。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可能也会造成孩子不会乖乖吃饭。

除此原因外,宝宝不乖乖吃饭,还可能是以下原因:

1、孩子身体可能缺锌

锌是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经过科学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少年儿童缺锌率高达60%,如果宝宝长期缺锌就会造成食欲下降的情况,主要的表现有挑食厌食,不爱吃饭,食量减少,孩子没有饥饿感,到了饭点也不爱吃饭。

针对这样的情况,家长朋友们应当带孩子去医院里检查身体,如果孩子缺锌的话,根据医生的建议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尽快改善孩子缺锌的情况。除了用药剂补锌之外,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多吃一些含锌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生蚝、瘦肉、猪肝、牛肉、羊肉、鸡肉等等。

2、没有遵循添加辅食规律

宝宝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应当遵循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由细腻到粗颗粒,具体的顺序应当由汤汁→稀泥→稠泥→糜状→碎末→稍大的软颗粒→稍硬的颗粒状→块状等。添加辅食的顺序是根据宝宝身体器官发育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变化,让宝宝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从而爱上吃饭。

如果家长朋友们在添加辅食的时候过于偷工减料,食品制作过于单一,制作的食物比较难以咀嚼,导致宝宝每次吃饭都有不愉悦的情绪,没有幸福而满足的快感,也会导致孩子不愿意吃饭。

3、家长喂养方式不当

宝宝在一岁以前的所有食物都是不添加任何调味品的,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口味来评判孩子的食物标准。如果过早的给孩子放入了调味品,再吃一些没有味道的辅食,孩子会非常抗拒。

有一些时候,家长看到孩子自己吃饭,弄得衣服上、桌子上和地面上到处都是食物的残渣,实在不堪入目就会剥夺孩子自己吃饭的权力。

还有一些时候,当孩子吃饭过慢,或是动作不熟练的时候,家长朋友们为了求速度”,就会直接开始喂饭的过程。强制性地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的能力。

其实以上的做法,都是造成宝宝没有养成自主吃饭习惯的原因,只是家长的一时性急”,才埋下了孩子以后不好好吃饭的恶果。大部分孩子不好好吃饭,家长要负全部责任!

总结了以上这么多,如果想彻底的改变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情况,就一定要让TA感受到饥饿,改变从难受开始,从真的难受开始,饿才是真难受。

与其家长不停的唠叨、训斥、说教、嘲讽、打击等等做法,这些对于改变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情况,没有任何的帮助,而且只会造成孩子更加厌恶吃饭,每天吃饭都成了非常讨厌的事情。

想要彻底的改变宝宝不好好吃饭,帮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具体应当怎么做呢?

1、全家统一喂养观点

教育专家李玫谨老师曾说过:如果孩子吃饭不积极,不用刻意等待,等到饭点一过,餐盘收走,饿到下一顿,孩子就不会再不认真吃饭。”

让孩子知道,如果不快点吃饭,餐具和食物就会被直接收走。在下一顿饭开始之前,不要给孩子任何的食物。建立良好的规则,让孩子学会遵守,这才是改变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根本法宝。

我们绝不是后妈,只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吃饭绝不是儿戏。在和孩子制定喂养规则之前,应当全家统一喂养观点,特别是和老人一起住的家庭,我们也知道隔代疼、隔代亲”,但是在大原则方面,家长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老人做好及时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爸妈虽然不给孩子吃东西,但要切忌老人偷着给孩子吃。这样爸妈即使再努力,孩子也不会有好的饮食习惯,要教会老人正确地爱孩子。

2、家长做好榜样

德国教育专家卡尔·威特说:不良的饮食习惯并不是孩子天生就有的,而是因为父母的无知和纵容造成的。”

所以,餐桌面前人人平等,家长也要遵循和孩子制定的饮食规则,吃饭的时候不看电视,不玩手机,给孩子做好榜样的力量。在吃饭的过程中,家长也要多聊一下食物的美味,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不喜欢吃菜或表现出一些挑食的情况。这样做出不良的示范也会对于孩子不好好吃饭,造成一定的误导。

3、日常绘本影响

家长朋友们可以给孩子购买一些关于吃饭的绘本,让孩子通过看绘本故事中的一些人物和情节能够给自己做出示范和榜样,引导宝宝乖乖吃饭。

比如屡获大奖的儿童绘本儿《好饿的毛毛虫》中,讲述了一只毛毛虫,从星期一到星期天吃大量的食物,随着吃的食物越来越多,书的尺寸就会越来越大,而且在毛毛虫爬过的地方都设计成了小洞,最后毛毛虫化茧成蝶,实现了完美的蜕变。

这本书非常有趣,而且形式也很新颖,引导孩子一定要合理饮食,千万不要挑食。

除此之外,家长朋友们还可以给孩子买《好喜欢吃蔬菜》、《妈妈买绿豆》、《云朵面包》、《月亮的味道》等绘本,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爱上吃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戒掉零食、水果

在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之前,暂时性的先给孩子戒掉餐与餐之间的所有的零食和水果。孩子的胃本来比较小,如果在餐与餐之间还再吃一些零食和水果,肯定会对主食失去兴趣和需求。

并不是说让孩子一直不吃零食和水果,在孩子正餐前一个半小时之内,一定不要给孩子吃任何的东西,否则孩子肯定没有太多的胃口想要吃正餐。况且零食和水果的味道远好于正餐,所以孩子喜欢吃零食和水果也是人之常情。

但家长也不要给孩子错误的奖励”,比如:你吃完饭我奖励你吃个棒棒糖!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在短期内马上”吃饭,但会让孩子吃得过快、或是过急而导致身体不舒服,或是消化不良的情况。一旦孩子想要得到的奖励得不到了,或是家长不能满足,孩子依然会不再吃饭。

5、愉悦的就餐环境

古代育儿七不责”中,其中有一条就是饮食不责,也就是告诉我们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批评孩子。但是经常我们会听到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吃饭的时候经常会说一些狠话:

不吃滚一边儿去!”

看见你就生气!”

不吃拉倒,饿死你!”

家长是图了一时痛快,把情绪宣泄得畅快淋漓,但对于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没有任何的帮助。并且这些情绪还会影响孩子,随之迁怒于食物,更加厌恶每天吃饭的这个时间,因为吃饭导致爸妈不爱自己,产生了这样的因果关系,孩子会更反感吃饭。

所以我们要养成一日三餐规律的饮食习惯,每天定时、定点、定量的原则,家长带孩子一起吃饭,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即使孩子不愿意吃饭,我们也不要勉强,逐渐改变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慢慢的让孩子进行调整和适应。

6、建立吃饭的仪式感

《小王子》里的狐狸曾说过:

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那么对于孩子吃饭也是一样的,需要一个仪式感。我们可以让孩子参与到整个吃饭的过程中去,比如让孩子拿餐具、摆碗筷,又或者让大一些的孩子一起参与到买菜、做饭的过程中去,让孩子和食物增加感情,这样孩子才能够更爱吃饭,让孩子感觉吃饭是一件非常开心快乐的事情。

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全家人一起合乐融融的坐在一起,把手机、电视都关掉,让孩子坐进餐椅,遵循吃饭的仪式感,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一个必要方法。

7、精心自制营养食谱

家长朋友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周的营养食谱,在家长的能力范围之内给孩子尽量做一些营养丰富均衡的美食,在选择食物上尽量选择颜色丰富,看起来比较有视觉冲击感的食物,比如胡萝卜,拼在一起,孩子就会感觉非常鲜艳,有食欲。

还可以买一些卡通造型的模具,即使是白米饭也可以做出可爱有趣的造型,让宝宝爱上吃饭。比起饭菜原本的样子,有造型、有颜色 、有形状更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孩子愿意多尝试食物。

家长如果不太擅长做饭,也可以在网上购买一些卡通造型的小馒头,或是半成品的食物,这样制作起来也比较简单方便。让孩子参与制作食谱更能够增添孩子对于食物的兴趣,让孩子成为食物的主人。

8、选择宝宝专用的餐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给宝宝选择适合的餐具也非常重要。在宝宝有了自主选择的能力以后,可以带宝宝一起去商场选择TA喜爱的餐具。

①合适的餐椅

全家人吃饭都要有固定的位子,即使是年幼的宝宝也要如此。给宝宝选择合适的餐椅,让宝宝每次吃饭的时候都坐进餐椅里,和训练小狗一样,只要坐进餐椅里就有饭吃,而抱出餐椅就没有饭吃,这样孩子才能够知道坐进餐椅就是要吃饭了。

②硅胶吸盘碗

孩子在年纪较小的时候,可能无法控制住自己手的力度,经常会有打翻饭碗的情况,所以家长可以给孩子配一个硅胶的吸盘碗,这样吸在餐椅上才不会经常有打翻的情况出现。而且硅胶的碗也比较耐用,可以加热,对于吃饭较慢的宝宝也是比较实用的一种选择。

不建议家长购买加热碗,宝宝吃饭尽量控制在30分钟以内,如果宝宝吃得过慢,直接把宝宝抱出来即可。

推荐这一套

③硅胶拐弯勺子

给宝宝买硅胶的拐弯勺子,这样宝宝才比较容易把食物放到嘴里去。刚开始宝宝练习吃饭的时候可能会比较辛苦一些,家长朋友们也不要着急,多练几次宝宝就能够学会,家长做好正确的示范即可。

图片仅供参考

④防水硅胶围兜

家长很害怕孩子吃饭的时候弄的全身都是,所以买一个硅胶的、防水围兜也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及时的清洗,也能够很好的预防吃饭的时候食物弄洒在身上。推荐下图这款(绝非广告),方便折叠、外出携带整洁,上面是防水布,不会勒到宝宝稚嫩的脖子,下面是软硅胶,非常方便擦洗,还能兜住宝宝吃饭时掉下来的食物。可一次性买两个换个用,经济又实惠,20-30左右一个哈~~

总结:

维吉尼亚·伍儿夫说得好:

人如果吃不好,就不能好好思考,好好爱,好好休息。”

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好好吃饭,那怎么才能好好长大啊?而且吃饭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之一,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才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才能够锻炼手、眼、口的协调能力,对于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帮助孩子锻炼吃饭的习惯任重而道远,在整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秉持着态度温柔,语气和蔼,方法得当的原则,不着急、不生气,充分地运用我们分享过的方法,最后祝所有的宝宝们都能爱上吃饭,身体棒棒哒!

所有文章均为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我是李姥姥,感谢点赞、转发或收藏。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也可以私信给我,每天都会有育儿的干货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