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儿知识
第一颗乳牙应在小儿6个月左右萌出。如果小儿超过1岁仍未长出第一颗乳牙,才称为乳牙晚出。你的宝宝现在一周岁还未到,先不用急。乳牙晚出最常见的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极度营养不良、呆小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全)、先天性梅毒也是导致乳牙晚出的原因。如果孩子超过1岁仍未长牙,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看病,在使用了钙剂和维生素D后仍未长牙而有排除了其他疾病,则应该到医院拍X光片,以明确牙床内有无牙胚,如果有牙胚,迟早会出牙,如果没有牙胚,就要考虑无牙畸形的问题了。 不用担心,你的宝宝还不到一岁,不会有大问题的。你可以平时多给他晒晒太阳(注意要到户外,哪怕是树荫下或打着伞,但是不能隔着玻璃),以促进钙的吸收。再买点磨牙饼、磨牙棒之类的给他“啃啃”,不要老是吃软绵绵的东西了。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所帮助
育儿百科知识
小便黄么。如果黄的话,就是有火了,要多喝水,另外不要让她太热到。母乳喂养的话,妈妈也多喝点水,多吃点水果和蔬菜。如果喝奶粉的话,两餐之间加点水给宝宝。应该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育儿知识百科
在儿科门诊经常可以见到年轻妈咪带宝贝来看流口水。那么流口水到底是病吗?宝贝为何流口水呢?宝贝在新生儿时期唾液腺不发达,生后第一周,其唾液分泌量一昼夜约为50-80ml,是成人的1/20-1/25。婴儿唾液分泌量约4个月时才增加到每昼夜200-240ml,到5个月后,方显著地增加。
唾液腺的分泌受到神经控制,反射性地分泌 婴儿出生后,主要进食乳汁,对唾液腺刺激较小,所以唾液腺的分泌量较少。随着月龄增大,逐渐转变到固体食物时,唾液腺分泌也随之增多。年轻妈咪会发现宝贝六个月以后,嘴里的口水特别多,除了饮食因素外,还由于牙齿刚萌出时对牙龈感觉神经的机械性刺激。
由于宝贝口腔分泌唾液量增多,再加上口腔深度不够,又不会节制口内的唾液,所以就经常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当宝贝逐渐会用吞咽来调节口内唾液量,并随着以后牙齿的萌出,口腔深度的增加,唾液也就不再会经常流出了。
疾病引起的流口水 当宝贝1岁后仍不断地流口水,家长就应该仔细观察,常见的原因有口腔炎、咽炎、脑发育不良、脑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呆小症等。这些患儿因唾液分泌过多或不能下咽引起口涎外流,家长应带宝贝到医院仔细检查。
中医可治宝贝流口水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流涎过多常用健脾法可收效,如用山药20g,苍术6g,炒苁仁12g,扁豆9g,煎汤,每日一剂。还可用生白术30g加少量水后隔水蒸,每日服一次。
民间用食疗方也有效 取益智仁30g,白茯苓30g,烘干,研成粉状;将大米30g淘净后煮成稀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g,稍煮后即可服用。另用生姜二片,神曲半块,食糖适量,同放入罐中,加水煮沸,每日代茶饮。
育儿的知识
一般来说,6个月。不过只要小孩愿意喝母乳,就让他喝。半年之后的母乳营养以及抗体会越来越稀少,时间长对母亲也是好事情——可以防治乳腺癌的。我儿子15个月才断的奶
育儿方面知识
晚上给宝宝洗澡,然后喝点糖水,晚上会睡得好,
让宝宝多到户外活动,有利健康
育儿教育知识
小孩流口水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绝大多数是生理现象。当小孩出生不久,涎腺细胞还不发达,唾液分泌很少,到了四、五个月以后,小儿开始吃辅食,增加了咀嚼。同时乳牙也开始萌出,牙龈受到刺激,引起神经反射作用。这些都会刺激唾液分泌而使口水增多。可是小儿的口腔浅,又不会把多余的口水及时吞咽下去,过多的口水就会顺着嘴角流出来。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等到两岁半以后,满口乳牙长齐了,流口水的现象就会改善。但是,同样在长乳牙的时期,为什么有的小儿不流口水呢?这是因为同一种生理现象,在每个人身上的反应不一定都相同的缘故。
但是有些小孩流口水是属于病态现象,例如得了口腔炎,包括舌炎、牙龈炎等。在这种情况下流出的口水带有黄色或者淡红色,并且有点臭味,小孩还会有轻微发热、不愿意吃东西、烦躁不安等症状。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请医生诊治。另外,如果小孩有经常啃手指或者啃橡皮奶头等不良习惯,也会使口腔受到刺激,形成流口水。
对于爱流口水的孩子,要注意局部清洁,擦口水的时候,要用干净,柔软的毛巾,动作也要轻一些,可以给孩子围上软布做的围嘴,经常换洗,保持干燥。如果有溃疡出现,可用硼酸水洗净,涂抹些收敛的药膏,像氧化锌油、鞣酸软膏等。
育儿知识指南
孩子出牙时间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通常孩子在出生后6-7个月便开始长牙,晚一些的却要到10个月时才萌出,个别孩子到1岁后才长出第一颗乳牙,这种现象都是属于正常的。
孩子出牙早晚与骨骼生长快慢有关,这是一种早期骨骼生长的差别,是遗传上的差异在婴幼儿身上的体现,对孩子今后的骨骼生长和身高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一般来说是不会影响今后骨骼的生长发育的。孩子的长高主要是靠长骨(四肢骨)的生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四肢长骨增长的速度远远较躯干等增长迅速。决定孩子身高的因素是遗传因素,合理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运动,与出牙早晚没有直接的关系。
孩子出牙晚是否需要补钙治疗,这要看孩子是否缺钙,补钙也必须遵医嘱。当然,为了防止孩子缺钙,可适当地多吃些富钙食物,或给予一些钙保健品服用,但千万不可滥用。
母婴宝小程序的育儿知识分为几大块呢?主要都是讲的哪些呢?
分为六大块,里面有孕前3月-宝宝6周岁的教育、心理、营养等育儿专业知识,个性化内容的定制,每天精准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