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家里的“小霸王”为什么一到外面就变成了“小怂包”?

上课铃早响过了,其他的小朋友都已经乖乖坐在椅子上,北北还搂着妈妈的腰不撒手,任凭妈妈怎么劝也不放开。气得北北妈大声冲着北北吼着:在家的时候怎么那么厉害呢,上个学就哭成这样?”谁知道听见妈妈这样一说,北北哭得更凶了。

爸爸带着湾湾参加宴席,其他的小朋友扬着笑脸在大厅玩耍,只有湾湾,黏在爸爸的身边,任凭爸爸怎么哄劝,其他的小朋友怎样召唤也不肯离开。而在家里,湾湾是一个能把小姐姐气哭的霸道小孩儿,只是一到外面就换了另一个样子,让爸爸妈妈又疼又痛,怎么家里那个凶”小孩儿,一到外面就变成了熊”小孩儿?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让爸爸妈妈纳闷的孩子。他们在家里遮云蔽日,能把家的房顶掀起来,可一旦到了外面就羞羞的像一只小花猫,家里家外完全是两种样子。

北北每天早上都会发生前文中的那一幕。北北已经在我们班上了两个学期了,可是还是没有一点改变,每天早上都要哭到上课。气得北北妈妈不止一次和我抱怨,真不知道这个孩子是怎么回事,懦弱又胆小,一点都不像一个小男孩。

北北的确不像一个小男孩。除了每天早上会哭到上课,班里的任何游戏他都不愿参加,有时候还会一个人坐在一旁偷偷抹眼泪。要是哪个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他,更是哭起来没有完。有好几次我白天的空闲时间都是用在了哄北北上。

而北北的表现和妈妈口中的北北完全不一样。北北妈妈说,北北在家是家里的小霸王,说一不二,每个人都要听他的。除了小霸王,北北在家里还是小魔王,每天在家里上蹿下跳,生龙活虎,好像全身充满了活力的因子,没有一刻安静的样子,完全与在学校懦弱好哭的样子判若两人。

北北妈妈请我想办法改变一下北北,毕竟一个离不开妈妈又爱哭的男孩子,上小学会过得很辛苦。

为了帮助北北,我向北北的妈妈了解一下北北的家庭情况。北北并不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他还有一个姐姐。当时因为家里非常想要一个男孩,才生了北北。北北凝结着大家对未来的所有希望,所以全家对北北都分外疼爱。尤其是奶奶和爷爷,每天大孙子,大孙子”不离口。爸爸妈妈也一样,小时候没事的时候,总是把北北抱在怀里,后来大了,不需要抱了,也是每天牵着北北的手,一刻看不见都不行。因为这份疼爱,小时候只要北北提出任何要求,全家人都会不遗余力地满足。有一次冬天,北北想吃冰糖葫芦,爸爸骑着自行车出去找了一个多小时,才给北北买回来。在家里,更不用说了,他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和小霸王,谁也不能招惹他,为此爷爷还专门制定了一项规定谁也不能惹北北不高兴”,谁要是惹北北不高兴,爷爷就和谁过不去。所以在家里,几乎是北北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结果北北十岁的姐姐,不止一次被北北弄哭了。

北北妈妈实在想不明白,全家呵护长大的孩子,出了家门竟然变成一只羞答答的小花猫,不仅不说话,还哭起来没完没了。北北是男孩,可他身上哪里还有一点儿男孩的影子,这让她分外心焦。

我理解她的心情。不同于生来就胆小内向的孩子,北北在家里生龙活虎,在外面温顺如猫,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性格,不得不让人担心孩子的将来。

人的头脑就像机器或者计算机,每一个头脑只能运行一套程序,有两副不同的程序参与其中,孩子一定找不到成长的方向。

全家人都太溺爱北北了。因为珍爱和心疼,所以全家都围着北北转,什么都让着他,这就让北北有了一个错觉,认为自己就是中心。可离开了家庭,到了外面,都是同龄的小朋友,没有人再让着他了,这时北北心理就严重不适应了。更重要的是,北北觉出自己不再是中心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北北更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只好选择一个人独来独往。幼儿时期安全感一旦消失,幼儿便会发生恐慌。随之到来的是启用机制保护自己,就像一只小鸟,为了躲避危险把自己藏在巢穴里一样,以保证自己在小世界里面不受到伤害。而回到家中,又是熟悉的场景,属于孩子的天性又被释放了出来,所以就又变得肆无忌惮了。

孩子在家里尽情地释放自己,在外面却压抑着自己,时间久了势必对性格的形成和人格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大多数孩子在家里都是说一不二,娇宠之至。一旦他们到了不熟悉的场合,一旦心理承受力弱就会出现北北和湾湾一样的情况。为了防止孩子像他们一样,有着家里家外两张脸,父母就要从源头想办法。

面对北北妈妈一样焦急的父母,我都会给出如下的建议。

第一,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迟早要自己面对这个世界,越早给他这个世界的门票,孩子会越早熟悉这个社会的规则,被社会接纳。

慧慧的妈妈在慧慧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慧慧穿衣服、穿鞋子、洗漱等简单的生活技能。当时慧慧的奶奶非常不理解,觉得妈妈这样做真的是没有必要,后来随着慧慧年龄的增大,优势就显露了出来,慧慧做什么事情都非常独立,有主见,很少需要人帮忙,到了外面的任何场合,也落落大方,毫不怯场,奶奶这才知道慧慧妈妈的做法是正确的。慧慧妈妈让慧慧早早认识了这个世界,世界就早早地向慧慧敞开了大门。

第二,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合理的生活制度和行为规则,帮助并协助孩子,让他做自己的主人。

浅浅是一个满身充满自信和力量的小朋友,浅浅的妈妈分享了让她散发着自信光芒的原因。在浅浅还很小的时候,她就帮浅浅制定了生活和行为的规则,并且引导孩子执行。3岁的时候,浅浅就能自觉地去睡觉,4岁的时候外出游玩的衣帽都是她自己选择并整理的。现在无论浅浅到任何一个新的场合,她都能很快适应。

第三,要尽量给孩子多提供和同龄小朋友玩耍的机会,只有和小朋友在一起,孩子才会真正学会与人和平相处。

孩子的玩伴始终应该是孩子,父母再体贴的呵护都不能代替孩子和小朋友们在一起。虽然现在多数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但是公园、游乐场、广场等一些公共场所还是能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朋友。蓝蓝的妈妈在蓝蓝会走路的时候就每天带她出去找小朋友玩,蓝蓝上幼儿园时候,就很自然地和小朋友们玩在了一起,北北和湾湾出现的状况在蓝蓝的身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孩子需要成长,放手才是爱,过多的关注,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伤害。我告诉北北的妈妈,在家里要适当地放松对北北的关注,打破北北自我中心”的想法,每天送北北上学的时候,不要拉着北北的手不松开,而是要转身离开。开始的时候,北北依旧大哭着叫妈妈,后来看到叫不回妈妈,竟然也不哭了。现在的北北已经适应了早上妈妈送自己到幼儿园就离开这件事了。

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