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新生儿有多脆弱?这些“护理误区”最好别踩雷,新手爸妈要谨慎

"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每一个爸妈都是爱自己小孩的,但是在有些时候,缺乏科学知识下,错误的爱也很有可能对小孩造成伤害,甚至酿成悲剧。

在2015年时,重庆急诊就接诊了一名出生不到七天的小男孩,小孩送到急诊时,脸色已经发黑。据小孩母亲所述,在入睡时,小孩有些不舒服,手、脚有些凉,还不停哭闹,经小孩父亲上网搜寻一下,发现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手脚冰冷,便没有太过重视。在不久之后,老人将小孩放在已经入睡的母亲身旁,盖好被子,新里就想着多盖点比较保暖。当时小孩除了身上衣物、厚实的包被,还加上与妈妈一起盖的又厚又保暖的被褥,没想到妈妈醒来时已经发生憾事了。

还有一起案例,小孩五岁,感冒发烧到三十九度,虽说体温很高,但手心脚心都是冰凉的,老人这时认为应该让小孩捂汗,捂出一身汗烧也就退了,感冒也就好了。因此家里人便打开空调,给小孩盖上厚厚的被子,让小孩好好睡一觉,却不想过没多久,小孩全身急剧抽搐,发现的爸妈则赶忙送到医院急诊。

从上述两起案例可以知道一个共同性,爸妈都是因为担心、害怕”小孩,因此才会有捂汗、盖多层棉被的想法,目的也就只是希望小孩能保暖些,但不想这样的举动,不仅没能改善小孩的问题,反倒会丢掉了宝贵的小性命。

☞新生儿身体娇弱,爸妈应注意这几点

何谓新生儿?

主要是指从胎儿从母亲子宫分娩到外界生活适应的时期,而这一阶段新生儿身体各个器官功能都还没发育成熟,而就临床上,一般会把新生儿初分为三类:

★足月儿

胎龄一般已经满三十七周,但是不到四十二足周的新生儿。

★早产儿

胎龄一般已满二十八周,但不到三十七足周的新生儿

★过期产儿

胎龄已经满四十二周以上的新生儿。

一般来说,新生儿的免疫力通常都会比较低,身体温度调节也会比较差,所以这时期的小孩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病菌感染,因此在护理方面,爸妈应该要更加细心、科学且合理。

对于新手爸妈来说,照顾孩子难免都会有些手忙脚乱,但是有的细节问题还是不会太注意,这些问题对小孩产生的危害不容忽视。

★不可使用洗衣粉洗新生儿的衣物。

洗衣粉是属于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主要成份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含有少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然而新生儿的皮肤都比较娇嫩,洗衣粉又是属于碱性,这很容易致使新生儿皮肤过敏,因此清洗小孩的衣物时应当选用新生儿专用洗衣液,或者是用肥皂手洗。

★不可为了哄新生儿而剧烈摇晃。

新生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全,且后脑正处在发育阶段,小孩的血管也比较脆弱,倘若爸妈用力摇晃,会对脑部造成强烈的压强与震动,很容易损害小孩的中枢神经,进而造成脑震荡、脑水肿。

★不可经常捏新生儿的脸部。

大人看到小孩脸嘟嘟的总会喜欢又摸又捏的,但是脸颊是离嘴巴最近的部位,新生儿一般又特别爱吃手,流口水下就很容易病从口入。且常常捏小孩的脸,很容易使小孩的脸变形。

要知道,新生儿是很脆弱的,即便多数爸妈在这一时期都会特别小心翼翼,但是仍旧有不少疏忽”的地方。父母在这一时期不仅应当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还有一些错误的护理方法,也要及时改正过来!

☞养育小孩过程的几种常识,爸妈总会搞错!

★配方奶永远无法超越母乳给予的营养。

母乳中含有小孩生长发育所需营养,适合孩子消化吸收。尤其初乳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可以增强宝宝抗感染能力,这一些都是奶粉不能够替代的。

★盲目的补充钙质很有可能会引发高血钙、肾结石、矿物质元素营养失衡,甚至是心脏病、前列腺癌等隐患。

经临床检查出现钙、维生素D缺乏指征,血中维生素D浓度正常;钙涉入量低等这些问题,家长才应该给孩子补钙,其余时候只要保证孩子的钙元素摄入充足即可。

★发热的时候千万不可以给小孩捂汗,这只会致使身体内的水分丢失,很有可能有脱水”现象产生。

孩子发热的时候,倘若没有达到38.5度,建议不要使用退热药,可以尝试使用物理降温,比如让孩子多次饮水、贴退热贴等。但如果温度超过38.5度时,就需要用到退热药物了,这时候也要给小孩多喝热水。

这些误区有的是过去传统错误认知流传下来,有的是因为不实的讯息、广告所致,作为新手爸妈要多加留意,毕竟小孩的健康,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换取的。另外还有几种常见的护理误区,新手宝妈可要注意了。

☞常见的几种护理误区放弃初乳

初乳一般是指产后十二小时内分泌的乳汁,因为初乳颜色太黄且清淡,因此有些人会以为初乳就是坏乳”,因而白白挤掉。但是要知道,初乳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且经过实验证明,产后开奶时间越早,乳汁分泌也会更好;小孩吸吮越勤越早,产乳也会越多。

新生儿脱发

有一些新生儿刚出生的时候头发都很好、很黑,但过一些时间有些地方就会开始脱发,对此爸妈都会特别紧张,生怕是生病了,但其实这是正常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奶秃”。随着小孩不断的成长,头发也会越长越好。

有很多护理误区都是来自于宝妈们交流得出的结果,或者是长辈们旧时的护理观念流传下来。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护理误区应当及时纠正过来,避免让孩子受罪。

☞新生儿正确护理方法

新生儿母乳喂养最好是遵照小孩的需求喂哺,不要限制间隔时间。

一旦发现小孩饿了,妈妈就应该要赶紧哺乳,或者是奶胀了也就可以哺乳了,依照小孩需求哺乳可以让小孩获取足够的乳汁,且也能有效的刺激母乳分泌。

刚初生的小孩胃容量都比较小,排空时间也比较短,因此在刚初生两天到七天间,每一小时到两小时就可以哺乳一次,间隔最好不要超过三小时。

注意每次吃空一侧,再换另一侧,因为前奶、后奶两者的成分大不相同,前奶主要是含水与含糖,可以供给小孩解渴;后奶则富含脂肪、乳糖以及其他营养素,能够提供小孩所需热量。

惊跳反射,不用过于担心。

新生儿都会有肌肉局部抽动的现象,尤其是脚趾或者手指,有时会轻轻地颤抖,有些时候听到声音的刺激,小孩也会不自觉地抖动一下。比如按一下电灯开关、拉窗帘声音、开门声音都会引起小孩不自觉抖动。有些老一辈的都会说这是小孩被吓到,但其实就只是一种正常生理反应,是因为新生儿神经发育尚未成熟所致。

脐带护理。

新生儿在刚出生时,剪断的脐带会留下一个小创面,以及一小段的脐带,这一部分势必要做好护理,否则很容易会有感染问题。一般一周至两周后,这一小段残留的脐带就会开始萎缩并脱落。在脱落之前,宝妈每一天都要用碘伏来给宝宝消毒,再用纱布包起来,避免接触过多外物或者摩擦,造成细菌感染。

新生儿的脆弱让许多爸妈战战兢兢,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让孩子出了问题。其实只要父母小心留意,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想他人求助,遇到不确定的问题时及时寻找正确答案,孩子的护理也不会太过艰难。

今日互动话题:关于新生儿护理方法,你们陷入了几个误区?你们都是怎么照护新生儿的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

我是绿叶妈咪,带着我的三岁宝宝一路成长一路分享。

每日分享育儿知识,和我一起做个好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