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头娃娃事件的科学论文。
头大,嘴小,浮肿,低烧。鲜花般娇嫩的幼小生命,刚来到世间几个月就枯萎、凋谢,罪魁祸首竟是本应为他们提供充足“养料”的奶粉。一度泛滥安徽阜阳农村市场、由全国各地无良商人制造的“无营养”劣质婴儿奶粉,已经残害婴儿六七十名,至少已有8名婴儿死亡,给这里还相当贫困的一个个农民家庭以无情的打击。 患病儿童 当前农村消费市场上,婴儿奶粉良莠杂陈,代替外出打工的儿女照顾婴儿的农村老人难辨真假。 在千万农村“留守家庭”中,吃不到母乳的娃娃们的生命安全正被劣质奶粉的黑影笼罩。 3月21日,阜阳市人民医院小儿科住院部病房里,临泉县谢集乡农民陈一道的老伴,抱着他们6个月的孙子李看哽咽难语:“娃这么小就受这么大的罪,他妈都急成精神病了。”小李看出生时8斤半重,是个健健康康的胖小子,而现在,体重比刚生下还要轻半斤多,嘴唇青紫、头脸胖大、四肢细短,比例明显失调,成了畸形的“大头娃娃”。 指着他“胖乎乎”的脸、皮包骨头的躯干,儿科医生赵永告诉记者,这是重度营养不良造成的浮肿,他刚进院时全身肿得捏起来都感觉硬硬的,现在头、脸的水肿还没有消,躯干浮肿已好转,所以显得头大身子小。 住在隔壁病房、3个月大的杨洋也是个像这样的“大头娃娃”。她的妈妈———阜南县地城镇农民刘海英说,在住院前,杨洋显得很胖,家人高兴,左邻右舍也夸“这娃养得好”,可慢慢地,她吃得越来越少却越来越“胖”,到后来眼睛都不怎么睁开。送到阜南县一家医院,才知道这是严重营养不良造成的高度浮肿,医生说县里治不了,赶紧送市医院吧。
请问当年大头娃事件是什么样的?什么奶粉导致的?
主要都是蛋白质不达标,大头娃娃是喝了蛋白质超低含量的无营养奶粉,结石宝宝是喝了添加三聚氰胺使蛋白检测合格的有毒奶粉。都是利润在作怪!丧尽天良,断子绝孙的一帮龟孙!
“大头娃娃”的来历
http://www.legalinfo.gov.cn/zt/2004-05/25/content_102222.htm
大家如何看待三鹿劣质奶粉事件?
看到大头娃娃事件,说是假冒的,心情有点沉重,工商质检他们干什么去了?让不法商贩危害我们的花朵。看到三鹿事件,国家免检产品与尿结石联系起来,心情无比沉重,工商质检吃了多少好处?看不到厂商令人发指的行为,还提供保护伞——免检。三鹿副总的三个鞠躬就抵过400多个孩子的一生?老总那里去了?我看责任人以死谢天下也不为过。
大头奶粉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有资料的网站吗?
没有添加化工原料。 但是“大头娃娃”喝的所谓奶粉,并不是以奶粉为原料制成的配方奶,而是米糊及淀粉,造成“配方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严重不足。 宝宝是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浮肿,饿成“大头娃娃”的。 想起来真令人心痛。
吃了黑心奶粉的“大头娃娃”主要是因为缺失了什麼?
黑心奶粉大部分是淀粉什么的
缺蛋白质
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对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的需要相对较多,此时如母乳不足而未及时添加其他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奶粉配制过稀或长期服用蛋白质含量不足的劣质奶粉,突然停奶而未及时添加辅食;长期以淀粉类食品(粥、米粉、奶糕)喂养等均可导致“大头娃娃”的发生。较大小儿的营养不良多为婴儿期营养不良的继续,或因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不吃早餐等引起。消化吸收障碍,如消化系统解剖或功能上的异常如唇裂、腭裂、幽门梗阻、迁延性腹泻、过敏性肠炎、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导致营养不足。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如早产、双胎因追赶生长而需要量增加也可引起营养不良。
“大头娃娃”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一:喂养不当是导致'大头'的重要原因 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对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的需要相对较多,此时如母乳不足而未及时添加其他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奶粉配制过稀或长期服用蛋白质含量不足的劣质奶粉;突然停奶而未及时添加辅食;长期以淀粉类食品(粥、米粉、奶糕)喂养等均可导致'大头娃娃'的发生。较大小儿的营养不良多为婴儿期营养不良的继续,或因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不吃早餐等引起。消化吸收障碍,如消化系统解剖或功能上的异常如唇裂、腭裂、幽门梗阻、迁延性腹泻、过敏性肠炎、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导致营养不足。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如早产、双胎因追赶生长而需要量增加也可引起营养不良。 提示二:营养不良带来的危害 机体发生新陈代谢异常,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蛋白质丢失过多,使体内蛋白质代谢处于负平衡,可发生低蛋白性水肿。易出现低渗性脱水、酸中毒、低钾、低钠、低钙和低镁血症。能量摄入不足时,体内脂肪大量消耗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当体内脂肪消耗过多,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时可造成肝脏脂肪浸润及变性。糖原不足和血糖偏低,可引起低血糖昏迷甚至猝死。营养不良儿体温偏低,可能与热能摄入不足有关;皮下脂肪菲薄,散热快;心脏收缩力减弱,心搏出量减少,血压偏低,脉细弱,氧耗量低、脉率和周围血循环量减少。由于消化液和酶的分泌减少、酶活力降低,肠蠕动减弱,菌群失调,致消化功能低下,易发生腹泻。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低,尿量增多而尿比重下降。精神抑郁但时有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条件反射不易建立。 非特异性(如皮肤粘膜屏障功能、白细胞吞噬功能、补体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明显降低。由于免疫功能全面低下,患儿极易并发各种感染。 体重不增是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患儿消瘦,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至消失,皮肤逐渐失去弹性,苍白,肌张力逐渐降低和肌肉松弛。重度可有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脉细无力,无食欲,腹泻、便秘交替。合并血浆白蛋白明显下降时(低蛋白血症),可有凹陷性浮肿、皮肤发亮,出现呈水肿面容的'大头娃娃',严重时可破溃、感染形成慢性溃疡。重度营养不良可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如心脏功能下降,可有心音低钝,血压偏低,脉搏变缓,呼吸浅表等。常见的并发症有营养性贫血,可有多种维生素缺乏,约有3/4的病儿伴有锌缺乏,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故易患各种感染,如反复呼吸道感染、鹅口疮、肺炎、结核病、中耳炎、尿路感染等;婴儿腹泻常迁延不愈加重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可并发自发性低血糖,患儿可突然表现为面色灰白、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呼吸暂停、体温不升但无抽搐,若不及时诊治,可致死亡。 提示四:调整饮食不能操之过急 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是积极处理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祛除病因、调整饮食、促进消化功能。在查明病因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纠正消化道畸形,控制感染性疾病,根治各种消耗性疾病、改进喂养方法等。 调整饮食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但过快增加摄食量易出现消化不良、腹泻,故饮食调整的量和内容应根据实际的消化能力和病情逐步完成,不能操之过急。人工喂养儿从给予稀释奶开始,适应后逐渐增加奶量和浓度。除乳制品外,可给予蛋类、肝泥、肉末、鱼粉等高蛋白食物,必要时也可添加酪蛋白水解物、氨基酸混合液或要素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从每日1-2g/kg开始,逐步增加到3-4.5g/kg,过早给予高蛋白食物、可引起腹胀和肝肿大。食物中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药物促进消化改善消化功能,可给予B族维生素和胃蛋白酶、胰酶等。锌可提高味觉敏感度,有增加食欲的作用。中药参苓白术散能调整脾胃功能,改善食欲;针灸、推拿、抚触、捏脊等也有一定疗效。 提示五: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 预后取决于营养不良的发生年龄、持续时间及其程度,其中尤以发病年龄最为重要,年龄愈小,其远期影响愈大,尤其是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易发生缺陷。营养不良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含有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绝大多数营养素,并且富含免疫物质。对母乳不足或不宜母乳喂养者应及时给予指导,采用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并及时添加选购合格的辅助食品;纠正偏食、挑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
谁还记得小时候喝的那个带娃娃头的奶粉?
我小时候没有喝过奶粉。我们那个时候都是麦乳精什么的吧。亲是怀念小时候了?呵呵。那时候的奶粉也未比健康。估计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