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屡教不改"?——" Time-out"育儿,简单易操作,值得尝试

Time-out没听过?

其实最开始的Time-out是指在足球或者篮球比赛的时候,让运动员暂时停止。以此方法运用的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Time-out是用来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对孩子的惩罚手段。

接受Time-out惩罚的孩子,意味着孩子将远离奖励、关注、以及正在进行的游戏或者活动。当孩子的坏行为发生之后,大人将孩子迅速放在一个安静无聊的角落,让孩子远离刺激,反思自己的行为,直到惩罚时间结束。

通过Time-out,我们可以让孩子暂时的离开关注和奖励,因为孩子做了错误的或者不恰当的事情。

看上去有没有点似曾相识?像不像我们中国的面壁思过?

在欧洲,这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协助幼儿管理情绪的方法,不仅在孩子的家中会有专门的Time-out角落,就连幼儿园也有专门让孩子思过的空间。现在这种教育方式,开始在我们身边慢慢的兴起。

这样的方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1.可以迅速的减弱各种不良行为;

2.帮助孩子将一些坏的习惯和行为彻底根除;

3.不需要太多辅助工具,简单易操作;

4.方法行之有效,可以缓解父母的焦虑;

5.家长情绪更平和自信,有利于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6.这样的小惩戒不会破坏亲子关系,惩罚结束后,亲子关系能迅速恢复正常。

使用Time-out不妨给自己设个小目标

即时目标:让孩子迅速停止不好的行为,比如抢夺他人玩具、打人、毁坏东西等等。

孩子们都不喜欢Time-out的惩罚,因为他们知道当做了不好的事情之后,会立刻承担后果,受到惩罚。在惩罚期间,孩子就像是进入了一个隐形状态,他会失去大人对他的关注,不能玩玩具,不能和其他伙伴一起参与有趣的游戏。因为Time-out实施起来非常的迅速要,也不需要太多的道具配合,所以孩子们无法躲避。当惩罚实施的时候孩子会非常的懊恼,在这个过程中,当孩子慢慢冷静下来就会反思自己的行为。

长期目标: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开始的时候孩子犯了错,就会受到Time-out惩罚,之后如果再犯,依然会受到惩罚。如果他错误不断,那就将不断的接受Time-out惩罚。孩子都是聪明的,他会发现,比起接受惩罚,好像改掉一些错误也没那么难。

就像我们开车违反了交规被罚款,那么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我们都会想到因此受罚的经历,从而提醒自己要更加注意。

Time-out能够逐渐抑制和削弱孩子的不想行为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重新建立起好的行为习惯。

当然,Time-out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并不是孩子所有的不良行为或者情绪都能够通过这个手段进行纠正。

Time-out比较适用于孩子有攻击性、冲动性、破坏性的不良行为:例如打人、咬人、毁坏玩具、虐待动物、大声哭叫、乱扔食物、抢夺玩具、做各种危险的事情(将滑板车骑上马路、在楼梯上推搡别人、蹲在汽车前玩耍等)。

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上行为,或者类似等行为的,家长就可以立即使用Time-out对孩子进行惩戒。你会发现,当你使用了Time-out,孩子的行为会被立即叫停后或者缓解。当然,以上只是举了一些例子。家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家的真实情况以及自家孩子的特点选择哪些需要惩罚,哪些只用警告。但是还是建议家长,在孩子做出一些危险行为的时候,使用此方法立即要求孩子停止。

还有一些行为,是不适于用Time-out来进行纠正的。比如孩子生闷气、粘人、没有自己收拾玩具、忘记做作业类似以上的行为,家长信需要通过其它方式进行引导。毕竟Time-out只是一种手段,他可以有效地叫停孩子的坏行为,而不能开启孩子的好习惯。

集中目标,改正错误

刚刚开始使用Time-out的时候,可以集中的选择孩子亟需改正的几个行为。不要但凡孩子行差踏错就用Time-out惩罚,这样,孩子很有可能一整天的时间都在面壁。而且孩子会对这种惩罚产生逆反心理。

一开始的时候可以先选择两个目标,一个轻一点的错误,但是孩子会经常出现的行为,比如乱放自己的玩具、看动画片没有节制等等;还可以选择一个比较严重的行为,可能这个行为出现次数比较低,但是造成的后果恶劣,比如乱翻医药箱,偷偷藏药片等。

有针对性的对孩子的行为Time-out惩罚,当孩子这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的时候,家长此时就可以增加其他的不良行为进行处罚。

实行Time-out有技巧

有了方法还要配合上一些切实可行的技巧,才能更好的帮助Time-out实施。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孩子纠正行为,形成自律的习惯。所有的一切都是手段。

1.与孩子沟通

在Time-out实施前,与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知道自己做了哪些行为会被惩罚,惩罚的方式和内容都要告诉孩子。而且,在此期间不要随意更换。这样,当孩子发生了不良行为时,他会清楚的知道自己会受到惩罚,因为这是你们之前沟通过的。

2.10秒钟,10个字

简单来说,实行Time-out一定要快,从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到实施Time-out惩罚,中间最好不要超过10秒钟。实施时,果断干脆,中间和孩子的对话尽量不要超过10个字。孩子很聪明,他知道自己因何受罚。无需家长再给与过多解释。

Time-out惩罚时长,可以跟孩子的年龄相同。3岁就3分钟,6岁就6分钟。

3.一个便携定时器

孩子在刚刚开始接受Time-out惩罚时,会常常不断地问大人"进行了几分钟""还剩几分钟"放个定时器在孩子可以听到的地方,避免孩子发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尽量少与孩子进行交谈,不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注;

4. Time-out地点选择

关于Time-out的地点选择有三个原则:第一安全;第二:越无聊越好;第三:10秒之内,能把他送达。就是不要有任何能让他分散注意力的人或者物。

无论是Time-out还是其他的教育方法,都是为了让纠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者不良行为,家长要注意拿捏尺度。

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心态是客观平和的,避免大喊大叫,保持情绪的冷静,是父母对孩子实施Time-out的原则;

其次,在实施Time-out父母一定要沟通好,所有的惩罚需要一致;

第三,即使在Time-out期间,家庭氛围也要是积极的。积极意味着鼓励,虽然孩子有错在接受惩罚,但是也要向孩子传递信息:虽然你犯了错,但是接受了惩罚。相信你以后会改正错误,这样你依然是一个好孩子,积极的氛围无论何时都是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的。

最后,在实施Time-out不要夹杂其他形式,有的家长会让孩子进行扎马步、下跪等等方式来叠加惩罚孩子,这样不仅不会让孩子积极改进错误,相反的会让孩子对Time-out甚至对父母都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惩罚不但没用,还常常会让孩子变得暴力或者阴郁。

无论哪种方式,家长都要因势利导。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好的成长,适合孩子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