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很多在幼儿园工作的朋友们反映,最近很多园区的很多宝宝都出现发热、嗓子痛、食欲下降等症状,口腔咽喉部还长了灰白色的疱疹。这究竟是得了什么病?这个病严重吗?
别急,这些孩子大多应该都是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虽然会使患儿咽峡部疼痛明显,但是大多为轻症病例,预后良好,家长和老师不必做过分担心。
揭秘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通过粪-口途径 传播,传染性强,常在幼托机构爆发流行。每年的4~7月该病开始大规模发生,假如一个班上有一个小朋友得了,相继也会有其他小朋友被传染而病倒。
那接下来医闻速递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个一来就放倒一片的疱疹性咽峡炎究竟是什么来头:
疱疹性咽峡炎,大多数由柯萨奇A组病毒所引起,其他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B型、埃可病毒、肠道病毒A71型。宝宝会出现高热、咽痛、流涎、拒食、呕吐,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检查宝宝口腔,可发现咽部充血、口腔粘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后会破溃并融合形成小溃疡。疱疹常发生在口腔后部。一般可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确诊,无需进一步检查。
该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常将老师和宝妈们吓一跳,但实际上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1~2周内自愈。临床治疗上也多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如果没有继发细菌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目前没有任何抗病毒药物证实对肠道病毒感染有效,治疗和护理的重点是缓解不适,预防宝宝由于发热、咽痛、进食减少导致的缺水。当宝宝因为发热感到不舒服时,可以在咨询医生后,酌情使用退热药物。患病期间,家长也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防止高热惊厥。
口腔粘膜和咽部的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期,也是宝宝最痛苦的时期,溃疡疼痛会导致流涎、甚至拒食的现象。为宝宝选择易消化、刺激性小的流质、半流质食物,会缓解咽部的不适。
此外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将宝宝用过的餐具、玩具及时消毒;带着宝宝常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宝宝多喝凉白开,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手段。
医闻速递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老师朋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目前并没有相应的疫苗,所以就要做好及时的预防工作,应做到: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居室多通风,在疾病高发期,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流动性差的地方;孩子被褥及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6月龄~5岁的适龄儿童可接种EV71灭活疫苗(但请注意,不同疫苗产品的适中年龄略有不同),预防由EV71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减少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看到这里,你应该已经了解疱疹性咽峡炎到底是何方神圣了吧,那么接下来医闻速递再给大家做一个总结,大家直接看图吧!
亲爱的宝爸宝妈们,不知道你们看了这篇文章是否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更加清楚了呢?如果觉得有用,赶紧转发起来给更多的朋友们知道吧!关注医闻速递,每天给你带来最新最全的育儿知识,美好的一天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文章开始,育儿路上你不孤独,有我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