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见过世面的孩子,到底赢在哪里?


见过世面的孩子,到底赢在哪里?

1

上周,兴趣班做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出席,孩子们年龄相近,6、7岁左右。活动休息期间,有的孩子很自然和其他的孩子打成一片。有的孩子,自已玩或者呆站在一边,羡慕的看着别人玩。

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除了有的性格腼腆,更大的差距在孩子见过的世面。

有的父母想等孩子大点了,再带孩子出去见世面。其实,孩子从出生时,就感知这个世界,他不能记住知识点,但是周围的事物对他是有映射的。


2

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的见识

很多人都会感叹真正的教育,拼的都是财力啊。

其实见世面有时候无需远方,就在孩子身边,就在书本之外的天地。

孩子5岁开妈,是十万个为什么”,父母耐心回答,就算不知道,老实的告诉孩子说不知道,可以和他一起查资料。

孩子见过最好的世面,该是父母的见识和格局。

你心态开放,孩子才会敢于尝试、多才多艺;你志存高远,孩子自然不甘平庸、积极进取;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子才会看得更多、走得更远,去哪都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

奢侈品


3

见世面,钱不是最重要

多让孩子见世面,应该是大多数父母的共识。但有些父母会说:有钱才能见世面。钱都没有,让孩子吃饱读书就不错了,还见什么世面?”

见世面这件事,钱真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想到见世面,首先就想到旅游。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

一个暑假就砸几万块带孩子去国外度假。国外去到了也只是去一点网红地点。下车拍照,上车睡觉,坐游艇,吃豪华大餐,奢侈品店买买买。

孩子眼见的只是奢华,学到的只是虚荣。

风土人情呢?人文历史呢?父母懒得做功课,小孩更不会有兴趣了解。几万块砸在旅游上,父母累,小孩累,但收获呢?不过是换个陌生国家吃喝拉撒。

有的父母,做得很好。带小孩旅行,看重质量。不是旅行的档次,而是亲子陪伴的质量。

小孩从小长在城市,对农村没什么概念。他们带小孩去老家农村。看看真实的红薯、花生是长在地里的,爱吃的苹果、梨是结在树上的,变成面包和米饭前的水稻和麦子————,

对于城里长大的小孩,乡间就是他们稀罕的。慢下来生活,乡间生活的野趣比浮光掠影的旅行更有意思。

见世面,不在于去多贵的地方,最贵的是在于你带孩子怎么游,带给他什么样新鲜的感受。

见世面,不在于去多贵的地方,而要带孩子去见还没接触过的东西,拓宽自己的认识边界。

见世面


4

多陪孩子读书

除了旅游,读书也是开拓视野、见世面的绝佳方式。

父母的脑洞和阅读量,孩子看过的书,都是让孩子见世面的绝佳方式。

5

多带孩子认识有趣的朋友

孩子现在什么东西都是看电视、绘本上的,觉得没意思,看到真实的科学家,老师、运动员等各行各业的人,会觉得更有真实感 。聚会的时候,带碰上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会记孩子变得落落大方,热情有礼貌。

龙应台曾说过:上一百堂美学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他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一样的,强调一百遍为人处世的情商,不如让他多感受父母是怎么待人接物、跟朋友相处的。

6

活成孩子的榜样,父母就是最亲切的世面

前一段时间,刘国梁的女儿赢赢,获得了青少年高尔夫锦标赛8岁组的世界冠军。

你也许要说,出生起点就比别人高,有一个世界冠军老爸帮着铺路,想不成功更难。但平心而论,刘国梁再厉害,能替赢赢上场比赛吗?

刘国梁给赢赢最宝贵的,是活成冠军。

父母为理想奋不顾身,孩子心中自然而然就有了传承的力量。所谓言传身教,就是如此。活成孩子的榜样,这样的父母就是孩子见过最亲切、最持久的世面。

龙应台

一个见过世面的人,长什么样?

知乎有个高赞答案: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见过世面的他们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

为人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辈子,只能陪他一阵子。但求在他还小时,竭尽全力带他去见天地广阔,看丰富书籍,交有趣朋友,让他在丰富的经历中找到自己最喜欢的生活方式,找到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