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流鼻血有什么偏方
小孩活泼好动,经常无意间会 伤鼻子,引致流鼻血。此外,他们亦可能因好奇将异物塞进鼻孔,令鼻黏膜破损。上述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所流出的血量很小,无须过份担忧。如查看过不是异物塞进鼻孔,就是身体肺气较热时,人就会流鼻血。肺气过热时,上火和流鼻血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气血上逆导致的结果,你马上去中药店买蒲公英回来,放些红糖煲水给你儿子喝吧,可以煲多点,当开水喝,很有效的.
中医药方治流鼻血的七理汤方剂
古方七理汤可以清肝火、健脾胃、强心健肺、清理肠道、补肾强筋,故名七理汤。常服用七理汤,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状况。
主要成分
熟地黄、山药、陈皮、山萸肉、益草仁、辰香草等。
功效
传统应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症。近年来经中医辨证后灵活使用,对常流鼻血(鼻衄)、慢性咽炎、少年白头、肾虚、高血压、急性尿路感染等疾病也有较好疗效。
小孩子流鼻血有什么偏方
1. 会使鼻腔内已经流出的血液因姿势及重力的关系向后流到咽喉部,并无真正止血效果。
2. 咽喉部的血液会被吞咽入食道及胃肠,刺激胃肠黏膜产生不适感或呕吐。
3. 出血量大时,还容易吸呛入气管及肺内,堵住呼吸气流造成危险。
正确的方法是--头部应该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使已流出的血液向鼻孔外排出,以免留在鼻腔内干扰到呼吸的气流。
儿童最常见(约百分之九十以上)流鼻血的位置是在鼻孔内侧约一、两公分处的鼻中膈黏膜上,因为靠近前鼻孔,所以鼻出血时可先行使用最方便的局部压迫止血,其方法是:
1. 大人首先要尽力镇定自己的情绪,切勿慌乱,才能安抚被出血惊吓的小孩。
2. 头部应该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
3. 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软鼻子处),似一般以手夹鼻子的做法,直接压迫约五至十分钟。大部份病人都可以此种方法简单地来止血。而另一侧未流血的鼻孔仍可通畅地呼吸着。
4. 如果压迫超过了十分钟后血仍未止,则可能代表着严重的出血,或有其它问题存在着,此时就须要送医做进一步的处置。
5. '冰敷额头'的作用是希望藉额头的皮肤遇冷时,能达到鼻部血管收缩以止血,但其效果并不好,因为距离出血的鼻孔部位太远,且局部过于冰冷会引起头部不适,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可直接冰敷在'鼻根'及'鼻头'(即整个鼻子)上面。
年轻人流鼻血还与劳累、运动等有关。特别是年轻人爱运动,经常是在运动时,鼻子突然就流起血来。一般情况下,这些出血症状,患者自行止血即可。但是,毫无征兆,突然流鼻血者最好去医院做一下检查,及早排除鼻腔肿瘤之类的病变。
一般情况下,鼻腔血管破裂性流血并不需要特别治疗。杨力教授说,既然鼻子出血与肺热有关系,人就应该在饮食,生活上尽量避免导致肺热的情形发生。要少喝酒,少吃辛辣的食物,少吃一切可能生热的食物。相反,可以多吃一些如苦瓜、绿豆汤、西瓜、冷饮等清热降火的食物。取冬桑叶3克,加上白茅根和麦冬,再适当加一些甘草,用来泡水喝,可以达到清热降火的目的。
流鼻血,医学称“鼻衄”,多由于“肺燥血热”,引起鼻腔干燥,毛细血管韧度不够,破裂所致。如不及时治疗,迁延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鼻黏膜萎缩、贫血、记忆力减退、视力不佳、免疫力下降,甚至会引起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小孩活泼好动,经常无意间会 伤鼻子,引致流鼻血。此外,他们亦可能因好奇将异物塞进鼻孔,令鼻黏膜破损。上述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所流出的血量很小,无须过份担忧。
至於为什麽在冬天流鼻血特别严重,主要是在寒冷的天气下,我们喜欢吃一些热腾腾的食物,在进食时,阵阵的热气会令鼻腔内的血液加速运行,若鼻黏膜天生较薄或因曾经受伤,则容易流鼻血。此外,在寒冷乾燥的环境下,我们需要更多血液流经鼻腔,以提高温度和湿度,鼻黏膜的微丝血管因而容易充血,引致流鼻血。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流鼻血的成因可分为燥热及虚弱两类。如果你除经常流鼻血外,亦患有鼻敏感,流出黄色或绿色的鼻涕,又或嘴唇经常殷红、有口气,便是很燥热。首先当然要清热,更重要的是平日不要让他吃过量香口的食物,零食如巧克力、曲奇饼、薯条等,亦非常燥热,应尽量少吃。
成人流鼻血处理方法:
1.在止流之前应先将血块擤出,以免因伤口无法闭合而无法止血。
2.以去充血剂或鼻腔喷液将棉花沾湿,塞入鼻孔可帮助止血,白醋也行。
3.用手指捏住部分的鼻肉,持续压紧五至七分钟,可帮助止血。
4.坐直,以免血液流到喉咙。
5.冰敷可促使血管收缩,减少流血。
6.血液凝结后,将形成血块结痂,此时最好不要挖鼻孔,以免剥落结痂,造成鼻血复发。
7.涂抹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可止痒也可防止黏液干硬。
8.左(右)鼻孔流血,举起右(左)手臂,数分钟后即可止血。
9.将流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梁,并保持5~10分钟,使其中的血液凝固,即可止血。如两侧均出血,则捏住两侧鼻翼。鼻血止住后,鼻孔中多有凝血块,不要急于将它弄出,尽量避免用力打喷嚏和用力揉,防止再出血。
10.患者左(右)鼻孔流血时,另一人用中指勾住患者的右(左)手中指根并用力弯曲,一般几十秒钟即可止血;或用布条扎住患者中指根,左(右)鼻孔流血扎右(左)手中指,鼻血止住后,解开布条。
11.取大蒜适量,去皮捣成蒜泥,敷在脚心上,用纱布包扎好,可较快止血。
12.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可止鼻血。
13.如经常流鼻血,需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小孩经常流鼻血,有没有什么中药可以吃好的
吃药治标不治本。。从生活习惯上开始改变,吃清淡一点,如果总是流鼻血则要注意了。。。可能是玻白血病什么的。
如果您满意请点击采纳,我会非常开心的,谢谢你啦!
流鼻血喝什么中药?
此药方热性太过,要用这方子,淫羊藿10g,,加当归12g,白芍15g,巴戟天10g,去肉桂,给你改几味药或许就不流鼻血了。减量不知道你是什么病:菟丝子12g,熟地 20g。 如果你是肾虚火旺遗精切不可再用此方,造成血不循经,出现鼻衄
小儿流鼻血有没有偏方
1.流鼻血断根方:新鲜柏树子仁七粒,生用三粒,煨熟四粒,共捣烂,水冲连渣服。可使不再流鼻血。我小时候也经常流---后来吃了一种药叫'肌苷'到现在都没流过了偏方:糯米的稻子根一株,一条小胡子鱼(最好是野生的),加冰糖少许炖后喝汤,鱼也可以吃。可以连续服用,也可以隔几日一次,一般3/4次后即可痊愈。2.治疗流鼻血的偏方、两个土方法:一个去火一个补血。去火的是喝绿豆汤或冰糖梨水,补血的是两个鸡蛋打碎搅在一起,开水冲熟,晾温后加多维葡萄糖适量。早晚空腹各饮一次。3.用猪鼻子和花生一起炖汤给他吃,多吃就次取一缕头发烧成灰,沏成水后用纱布过滤,然后把过滤后的水服下,绝对能好.据说他小时侯他奶奶就是用这个偏方把他治好的.并且同样的方法经过多次验证,有奇效.4.用料:猪鼻子1副、沙参半两、生地10克。使用方法:将上味共入砂锅以清水大火炖约30分钟后,喝汤吃肉,每天1剂。 功能主治:各种莫名原因的流鼻血疗效:多人验方,连吃7次可彻底治愈。5.治疗流鼻血的偏方,用单味玄参50g,水煎服,立效不复发。亲历。A:[方一] 人参6克,大枣15枚,粳米30克。将枣去核,与另二味同煮为粥。日1剂,连用数日。 本方对因脾气虚引起的鼻出血有效。 [方二] 大枣15个。将枣洗净,浸泡一小时,用文火炖烂,每服1剂,日3次,7天为1疗程。 本方适用于脾气虚所致的鼻出血。 [方三] 龙眼肉、红枣、白糖参各15克,粳米100克。取连壳桂圆,剥去果皮,去核取肉,将白糖参单煎取汁,然后同红枣、粳米一并煮粥,亦可加少许白糖。 本方对脾虚所致的鼻出血有效。 [方四] 藕粉、糯米粉、白糖各250克。一起放盆中加适量水,揉成面团,上笼蒸15--20分钟。作早、午餐,温热服食。6.一个特别管用的民间秘方:有个民间秘方特管用吃白子鸡某人小时侯鼻子摔破了每年一到干燥的气节时总是流鼻血有时候都止不住平均每年流个10大几回。有位邻居告诉他吃白子鸡(必须是白的子鸡)(具体做法炖汤然后放点红薯粉条炖熟即食每礼拜两次为宜)至从那吃了几次后到现在都还未流过尽管这么热的夏天建议经常流鼻血的朋友试试特管用7.金边万年青叶子一片,煮水喝。
孩子流鼻血有啥良方?
按西医的说法,有点过敏容易感觉痒而去挠鼻子+鼻粘膜较脆弱就容易流鼻血。
尽量让孩子在干净的环境,灰尘等刺激鼻粘膜较少的环境。减少过敏。
我家孩子就是这样。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长大会好起来的。
求治五岁小孩子常流鼻血良方!
儿童流鼻血比较多见,往往是在洗耳、低头或轻微触碰鼻子时发生,也有些孩子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地血就从鼻孔里流出来。据统计,约60%的人一生中都曾有过鼻出血史。
孩子出鼻血时,在家中便可处理。首先家长要保持镇定,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止鼻血方法,如将出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中隔,压迫数分钟,或者将消毒后的干棉球塞入出血鼻腔后再作压迫;另外在孩子的额头可敷湿毛巾或冰袋;也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患儿中指指甲根部的两侧,右鼻出血捏左侧,左鼻出血捏右侧。经过以上处理,大多数儿童鼻出血都能止住,若不见效,应立即去附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另外还有一部分儿童长期、反复发作鼻出血,缠绵不愈每次出血量不多,到医院检查又未发现血液病,但日积月累,多有继发性贫血,还会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这种反复发作的鼻出血的原因还不太清楚,医学上称为特发性鼻出血,俗称“沙鼻子”。家里若有这样的患儿,可采用中药食疗方法:
1、取雪梨2个,藕节15克,瘦猪肉100克加水煮熟后服食,每天1剂,连服4-5天。
2、取白茅根10克,蚕豆花10克,煎汤代茶饮,每日一剂,15天为一疗程。
另外,家长平时应注意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国外有人大规模调查后发现,容易发生鼻出血的小儿都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高的食物。缺乏维生素A、B、C、D可引起粘膜上皮变性,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而导致鼻出血。常出鼻血的孩子应当忌食巧克力、麦乳粗、可可、咖啡、橘子、杏等食物。还要避免鼻部外伤,积极预防感冒和扁桃体炎,减少引发鼻出血的各种诱因。
如果采取以上治疗小儿仍流鼻血,就有必要请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认为鼻出血虽然病在鼻子,但也与全身某些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如肺热、虚火、脾虚都可以导致鼻出血。服中药清肺热、退虚火、健脾胃,再用引经药引至鼻窍达到止血目的,这就是中医治疗鼻出血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