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做了心理咨询后有哪些变化?—记五岁女娃的第一次沙盘游戏

孩子已经做了两次沙盘了,明天下午要进行第三次了,今天终于有机会来聊聊孩子这两周的变化了,细数这些细节,老母亲心理上才有一丝丝的安慰。

这些都不是我女儿的沙盘作品(老师不让拍照)

积极的一面:

> 十分期待下一次;

从沙盘室走出来,女儿一直很兴奋,一路上跟我分享她的石头历险记(她在沙盘室里跟老师玩的游戏),回到家也经常跟我提起什么时候还可以去玩沙盘?以前一般是我们问喜不喜欢,开不开心?”她才会表达,很少自己主动地表达强烈地还想去的意愿。

>一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在比较容易达成的事情上不再畏畏缩缩了;

中秋节带她去泡汤,因为要占着沙发和点好的食物,我建议她自己去厕所找洗手池洗干净手再过来吃东西,我指了指方向,她就点头走过去了,没有犹豫和害怕,一开始我还很好奇能不能完成,以前这种情况她肯定要拉着我一起的,但当她回来的时候,我觉得她一点没有觉得这有多难。这期间她还多次帮我去找东西,拿东西,就像个小搬运工一样。

但是有次找外面地推的老师要气球的时候,她还是要求我牵着她过去,她再开口问老师要。(这个问题我也咨询过沙盘老师,她说这种索取性的要求本来就是需要勇气的,就像如果我向老板要求加薪,难道不想找个人一起打打气吗?而对于孩子来说妈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勇敢表达,看待问题思路很清晰;

有一天放学回家,她突然跟我说:我觉得老师不好。”

你觉得老师不好?为什么呢?”我问;

我觉得我不想叫老师早,她还非要逼着我叫,我觉得她一点都不尊重我。”

我思考一下了说:你的想法好像确实是有道理的,如果你实在不想叫,那就不要叫了吧,妈妈支持你,等你准备好想叫的时候再叫吧。”

她开心地笑了。

最近还会经常冒出一些金句:

刚刚爸爸在跟她讲故事的时候说:你快睡觉吧,爸爸要去打游戏了。”(其实爸爸难得陪一次,天天都是在游戏房里度过的。)

女儿说:”我想你今天陪我睡觉。

爸爸说:”我昨天睡得晚,下午才起来,现在还睡不着。

我女儿说:爸爸你可以把打游戏和睡觉的时间调换一下吗?这样你就可以早点睡,早上就可以早点起来了。”

坐在一旁码字的我笑了,孩子都懂的道理大人有时候却不懂,或是做不到。

>坚定自己内心,敢于挑战权威;

有一天放学后在小区对面的广场上,我女儿要玩钓鱼(就是放在外面的那种游乐设施),她过去占了一个位子,但是前面鱼篓里已经装满了钓起来的玩具,她想也没想就把她前面的鱼篓里的鱼拿到水里去,立马旁边的一个7岁左右的男孩就大叫:不许拿掉,这是我的。”

我女儿看了一眼,并没有停下来,

那个男孩马上急了:你再拿的话我要打你了啊!”

旁边她的妈妈赶紧上来解围:小妹妹,这是大哥哥很辛苦钓上来的,你动他的玩具他很生气的,你可以到对面的那个位置上去玩吗?那里是空着的。”

我女儿没说话,仍然站在那里钓鱼,(此时鱼篓里的鱼已经被她都放到水池里了)

哥哥很生气,但是看样子应该没想打人,只是想说这话吓唬她的。

这时的我默默的在后面看着这一幕,心里好佩服她,以前的她一遇到别人大声就会眼泪汪汪的来找我了,今天敢和大一点的小孩对抗了,我好感动。

后来我问她,怎么想的,她说:一个人只能占一个位子,为什么大哥哥要在这么多鱼篓里装他的鱼?我站在这里钓鱼,这个鱼篓就是我的,随便他怎么说,我才不听。”说的时候还一副很傲娇的样子。

我惊讶了,当她认为自己是对的的时候,如此坚持,这才是真正的自信!

当然也有一点消极的地方:

她每天晚上熄

灯后都跟我强调:妈妈,明天我还是不敢进教室,不敢叫老师早。”(前几篇我讲过这是我女儿的一个坎)

我觉得她内心有压力,所以晚上睡觉会有这种焦虑,以前虽然也不敢自己进教室,但是前一天晚上她是不会想这么多的。

我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也许她是能把暗藏的想法表达出来了?

总而言之,还想继续坚持几节课,老师说五节课左右,就能把这些问题解决。我也很好奇这些改变会不会反复。

我最近也在恶补荣格心理学的书籍,我女儿这么丰富的内心,我得多学学,才能跟得上她得脚步啊!(其实我也是想多了解她一点,这样也少了一些焦虑,育儿会更轻松,孩子也更开心。)

沙盘疗法被称作儿童心上的一朵解语花。有时候沙盘治疗的力量看起来神奇且不可思议,但据我的实际经验,它其实不需要治疗,沙盘用了同理的方式,让孩子活化了自我正常成长的能量,对一些创伤进行自我疗愈,就会呈现改变。

传统意义上的治疗的力量”与决定性因素来自于孩子的内心深处,而非外在的治疗或影响。意思是作为沙盘治疗咨询师,其作用不是指导或引导治愈,而是唤醒孩子内在的指引者,给孩子创造一个无意识的自由与保护空间的同时来表达自己的无意识世界,心理咨询师是给予共感、赏识、陪伴、接纳的见证者”,而促进自愈。

就像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说的《教育的真谛是什么?—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孩子本身就能好好成长,是我们硬塞的条条框框,才让孩子走不出自己的天地。

而在沙盘里,孩子就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在这里,孩子可以自由的演绎这个世界的一切:拨开沙子,可以是湖、是海、是汪洋,是天空或是翻涌的海浪……一捧细沙,承载了孩子真挚的话语;一件沙具,架起了通往内心的桥梁;一箱世界,成就了孩子美好的梦想。

如果作为家长的我们愿意做一点改变,我们都可以成为孩子心灵的解读者,成长的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