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有一目
事件:
最近,有位朋友向我讲述她的烦恼,原因是某天她和孩子奶奶牵着四岁的孩子到楼下玩,在下楼坐电梯时遇见了一位奶奶的熟人,朋友和孩子没有见过那个人。出于礼貌,她朝那位不认识的人点点头表示友好,这个时候孩子的奶奶非要四岁的孩子叫那位不认识的人,孩子闭紧嘴没吭声,孩子的奶奶却愈发激动的喊着要孩子叫人,到后来甚至生气了,还对孩子吼道:你怎么不叫人?我再也不喜欢你了!没礼貌!”
当时,我这位朋友看着孩子脸上无助的表情很心痛,而故事中的孩子只是保持无奈的微笑,令人疼惜。
出了电梯后,朋友蹲下拥抱孩子,却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她问我:事情为什么会这样?我的孩子看着似乎受到了伤害,奶奶的做法究竟对不对呢?
在这里,其实我想告诉大家,在这件事情中没有明确对与错,只不过是立场不同。
其实,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是不是经常发生呢?相信经常有家长会说:我家孩子不叫人!”
那么,我们现在分析一下,为什么很多家长会觉得必须要叫人呢?
这是因为在成人的世界里,对认识的人打招呼是一种礼貌,在我们的世界观中遇到熟人不打招呼是不好的行为。所以,当我们带着孩子遇到熟人也会要求孩子向对方问好,如果孩子不叫人,是不是会觉得自己没有面子呢?实际上这是我们自身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所导致的,就像西方人走在街上遇到不认识的人也会说一句hello”。而我们亚洲人更为内敛,当然也不会走在路上向陌生人随便打招呼了,就算打招呼了,对方恐怕也不会回应,甚至觉得你另有所图。
好了,说完成年人为什么总是希望孩子叫人,那么再来谈谈孩子为什么不叫人吧。
在一个四岁孩子的世界,他的身高只有成年人的一半不到(我们提倡大人与孩子交流应该蹲下来的原因,这样能够表达对孩子的友好和尊重,也更能走入孩子的内心。),孩子看到的世界和成人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记得之前网上有一部很火的短片,是孩子到医院看到的情景和成人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孩子仿佛进入了一个恐怖的地狱,周围的人都变成了鬼怪。
其实,这是一种真实的写照,在孩子的身高、智力、体力都很弱小的时候,他的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父母家人,一切未知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恐惧的来源”。这也是我们现在谈的为什么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源于童年期,我们需要看看这个人的童年经历过什么。
当孩子遇到一个陌生人,突然要他开口叫人,他的内心也是不安的,好比要成年人突然必须跟陌生人打招呼,多少都会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出于礼貌或者其他原因才会主动寒暄。何况是一个尚未踏入社会,没有太多社会关系的四岁孩子呢?
整个事件中,我能感受到孩子的无助,奶奶的愤怒,妈妈的难过,但事情已经发生,而也留给我们一系列的问题和猜测。
不叫人就是不礼貌了吗?
孩子不叫人,究竟是家长是觉得不礼貌会给别人带来坏印象,而导致家长没面子呢?还是对方真的特别在意孩子要叫他呢?
更多的时候,我们发现这是焦点效应”在作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经常因为头发很乱,没化妆而担心别人怎么看自己?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对方根本没有发现你的这些情况,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内心的错觉,因为我们的世界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我想”、我认为”、我认为他觉得”、我想他会这样想”等等,诸如此类。
回到事件本身,那位在电梯遇到的人,可能根本不关心也不在乎这个孩子叫没有叫自己,更加不会觉得孩子不叫自己就要给他贴一个没礼貌”的标签。
建议:
最后,在本文中,笔者不提倡大人非逼着孩子叫人,而是用一些循循善诱的方式,可以平时在孩子面前表现的喜欢与他人打交道,让孩子耳濡目染,让他更了解这个社会人与人的相处方式。
如果自己的孩子本来就不太喜欢讲话,比较内敛,那么家长也不用着急,因为你的孩子是个懂得思考的观察家”。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我是我有一目”,用一目看世界,发现社会的内在联系
有问题可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