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照顾宝宝时,往往会因为不熟练而出现很多突发情况,比如说宝宝明明吃饱了,也做出了一些暗示,新手父母却不了解情况,还一味的给宝宝喂奶,最后反而让宝宝身体出现不适,宝妈也后悔不及。其实照顾宝宝本身就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所以父母更要小心谨慎,当发现宝宝吃饱时,就不要再给宝宝喂了。那么如何判断宝宝究竟有没有吃饱呢?其实看这几点就可以了。
看大便
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可以通过他每天大便、小便的次数来推算。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的宝宝,一天尿八次左右,大便三次左右,且大便呈金黄色。如果大便呈绿色,粪质少,含有大量粘液,有可能是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除此之外,当宝宝拉了或者尿了时,新手父母要及时给宝宝更换纸尿裤,以免闷捂,给宝宝造成红屁股现象。
喝奶时的状态
一般喂宝宝喝奶时,宝妈很容易听到宝宝吞咽奶水的声音,如果宝宝吃完奶,还含着奶嘴或者妈妈的乳头,就说明宝宝可能还没有吃饱。但要是宝宝在吮吸奶水时,间隔很久才吸一下,说明他吃饱了,宝妈就别再喂了。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假如宝宝在吮吸时,没有发出吞咽的声音,或者很久才吞咽一次,可能是妈妈的母乳不足。
表情
要是宝宝吃饱了的话,心情是美滋滋的,看起来精神状态很好,没准还会对着妈妈微笑,发出咿呀咿呀的声音。建议母乳喂养时,宝宝每次的吃奶时间为十五分钟左右,奶粉冲泡喂养的,摄奶量要按照合适的标准。由于宝宝的胃呈现水平位,有时难免会发生溢奶的现象,宝妈可不要会错了意,把这当成宝宝吃饱的信号。
喝完奶后的表现
两个月内的宝宝,在喝完奶后基本上能安静的入睡,如果睡醒之后,宝妈发现宝宝的精神状态很好的话,就说明宝宝吃饱了。还有些细心的宝妈会发现,喂宝宝吃奶时,宝宝吃着吃着就睡了,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宝妈别太担心。
宝宝年纪尚小,身体还很脆弱,所以宝妈照顾宝宝时,一定不能大意,要及时了解宝宝发出的信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看护宝宝,让宝宝更加健康的成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