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新手妈妈育儿经验 妈妈育儿知识

谈谈新妈妈的育儿经?

以前没有宝宝的时候也经常去计划着怎么照顾教育他,可是宝宝将临了又和想的不一样,其实照顾宝宝很容易的最主要你要有耐心,一定要保持他的清洁,每天都要洗澡,还用经常给他洗小屁屁,洗过之后要用爽身粉,要给他穿柔软的衣服,不要让他穿的太多,跟大人一样就行或比大人多穿一件,不能让他太热了,无论你的宝宝多大你都要用语言去跟他交流,还有就是必须要多喝一些水.

新手妈妈育儿经验

新手妈妈有什么好的育儿经验值得分享?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2、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正。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一时眼前的短暂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那就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的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瞎话;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忌讳像唐僧。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了解当前孩子的特点,不拔苗助长。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不会更好。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1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11、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

12、外出玩不可能像家中吃得那么放心的时候,也没必要太担心,能力范围内稍微注意下,比如选家干净的饭店;其他比如菜中是不是有味精,菜是不是绿色食品等,就没必要太担心了。

13、补钙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

14、穿不讲究。不刻意。

15、穿得和妈妈差不多。

16、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更不容易好。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8、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

19、不给孩子经常,动辄吃小药。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v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vc的水果。

20、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灌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自己心理安慰。

新手妈妈育儿经验

妈妈育儿知识

 

      妈妈育儿知识(一)

  一、十大不要

  1、不要用塑料膜做尿布。

  2、不要捏宝宝脸。

  3、不要让宝宝睡父母中间。

  4、不要用洗衣服洗宝宝衣服。

  5、不要剪宝宝睫毛。

  6、不要直接穿新衣服。

  7、不要久留初生儿头垢。

  8、不要拍打宝宝后脑勺。

  9、不要在宝宝房间种植花草。

  10、不要频繁给宝宝洗澡。

  二、母乳储存温度与时间

  1、初乳:30℃左右,可以储存12h。

  2、成熟母乳:15℃存24h,20℃存10h,25℃存6h,0-4℃存8天,消毒后置密封母乳袋冷冻可以存放6-12个月。切忌化冻之后就不能再冷冻了。

  三、古代育儿七不责

  当众不责、睡前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伤不责、疾病不责、愧疚不责。

  四、发烧三不做

  1、不盖厚被子:我们民间有一种说法叫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好了,可是有时候捂一捂不一定出汗,反倒会体温升高出现惊厥,所以正常盖被子就好了。

  2、退烧药不加量:家长急于降温对药加量,加量之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切勿随意加量。

  3、不要劝宝宝吃点东西吧:生病本来就没有胃口,宝宝如果实在不愿意吃就不要吃了。

  五、帮助宝宝入睡5则

  1、在宝宝醒着的时候放在床上再入睡。

  2、把宝宝放在床上时重复一句话哄她入睡。

  3、每次都用相同的方式哄宝宝睡觉。

  4、宝宝半夜惊醒不要抱起来哄,直接用相同的方式哄他睡觉。

  5、睡着后尽量不要换房间。

  六、六必知

  1、睡觉要关灯,开灯睡觉会降低抵抗力。

  2、禁止摇晃10月以内的宝宝,伤害宝宝大脑不说,还有可能引发脑震荡甚至脑出血。

  3、多晒太阳多微笑有助于宝宝提高免疫力,尤其是晒脚心。

  4、六岁以前禁烫脚,易引起扁平足,正常的温度洗脚就可以了。

  5、反穿鞋子可以纠正孩子内八字。

  6、宝宝暴躁可能是总看电视引起的,所以宝宝要少看电视。

  七、乳牙萌发顺序需知

  1、6个月:乳下中切牙。

  2、8个月:乳上中切牙。

  3、9个月:乳上侧切牙。

  4、10个月:乳下侧切牙。

  5、13个月:上第一乳磨牙。

  6、14个月:下第一乳磨牙。

  7、16个月:乳上尖牙。

  8、17个月:乳下尖牙。

  9、13个月:下第二乳磨牙。

  10、15个月:上第二乳磨牙。

  八、杜绝感冒5妙招

  1、衣服穿太多也会感冒:宝宝好动,精神头比较大,跑来跑去容易出一身汗,然后穿太多会悟出肺热引起呼吸道感染,出汗后还容易受凉加快感冒。

  2、少吃肉食,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增加抵抗力,而且要少吃,不要吃太饱,吃太饱容易引起肠胃疾病。

  3、多喝水,要多喝白开水,而不是饮料。

  4、受凉时要预防,煮点葱白生姜水,或者川贝梨子枇杷叶。

  5、多运动,增强抵抗力的同时呼吸新鲜空气。

  九、七种禁忌食物

  1、1岁以内不要吃蜂蜜,虽然甜甜的,但是含有激素,小朋友慎吃。

  2、3岁以内不喝茶,茶里面有茶多酚,宝宝还是不吃为妙。

  3、5岁以内不要大补,小朋友不需要太早吃进补的食物。

  4、10岁以内不要吃腌制食物,盐分高没营养。

  5、3岁以内宝宝不要吃元宵,黏腻易卡喉,还不好消化。

  6、3岁以下不吃巧克力,糖分高热量高,还含有咖啡因容易引起兴奋过度。

  7、少儿不宜吃笋子,笋子含有大量草酸,影响钙吸收。

  十、米饭的秘密

  粳米最滋补、糙米助消化、黑米最补肾、糯米最排毒、薏米最养颜、小米最养胃。

  宝宝在吃大米的同时也要偶尔补充一些杂粮,不同的杂粮效果不同,尤其对于需要大量吸收营养的小朋友,如果妈妈怕宝宝不好消化可以用杂粮煮粥给宝宝喝也是非常好的。

  十一、家长5误区耽误孩子

  1、期望过高,不切实际的期望让孩子失去信心,永远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会变的自甘堕落或者信心不足。

  2、成绩最重要,虽然孩子的成绩相对比较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东西,家长不能一切以成绩为标准,健康的身体和高尚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3、唠叨,虽然每一个妈妈都喜欢唠叨,但是唠叨只会让孩子更不愿意听家长讲话,要用心与孩子交流,知道孩子的需求才能抓住要害。

  4、言传不身教,教育需要的是言传身教,单靠言传没有任何用处,小孩子是以家长为榜样的,孩子会以家长的行为作为标准。

  5、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强迫孩子学习各种各样的东西,不管孩子是否喜欢都要求孩子学习,不仅学不好还会影响孩子兴趣,让孩子更加厌烦。

  十二、爸爸陪宝宝5大好处

  1、树立爸爸在宝宝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2、让宝宝学习到了爸爸的阳刚之气和坚毅的男子汉性格。

  3、完善宝宝性格,女孩子不再矫情,男孩子更加阳光。

  4、减轻妈妈的负担是最主要的,带小孩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

  5、让爸爸也放松心情。

  十三、锻炼孩子十大品格

  自信、坚持、忍耐、谦虚、谨慎、独立、果断、合作、勤奋、平静。

  妈妈育儿知识(二):新手妈妈如何正确地为宝宝洗头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可以洗头?

  刚出生的宝宝头皮很薄,且前囱门并未融合,这时候给宝宝洗头的的话,容易对宝宝造成伤害,所以并不适宜洗头。在这段时间可以用擦的方式来保证宝宝头皮的干净。等到宝宝3个月的时候,宝宝已经成长了一些,妈妈们就可以轻柔地给宝宝洗头了。

  洗头的正确方法

  step1.确定合适的水温。宝宝的头皮比较敏感,对水温的要求也比较高,37-38摄氏度时比较适宜的。低了宝宝容易感冒,高了又会烫伤头皮。妈妈需要细心地调节洗头用水的温度,有条件的妈妈还可以使用水温计,更精确。

  step2.抱着宝宝的正确姿势。在宝宝还没学会站之前,妈妈当然是要抱着宝宝,让宝宝的身体躺在大腿上,然后用手托住宝宝的头部,用拇指和中指遮住宝宝的`耳朵,防止水流进宝宝的耳朵。

  step3.用蘸水的毛巾或者洗头杯将宝宝的头发打湿,再取少量的洗发液,稀释打出泡泡后,轻轻的按摩宝宝的头皮,要注意用指腹去按摩而不是指甲。洗发液可以不用天天用,每隔3-5天用一次就好,在出汗比较多的夏天可以适当增加使用的次数。

  step4.冲水洗掉泡泡,并擦干。为了避免泡泡水流进宝宝的眼睛,妈妈可以用毛巾蘸水或者使用洗头杯,轻轻地从上而下地冲洗。擦干的时候,使用吸水性比较好的毛巾,还可以顺便给宝宝的头皮稍稍按摩。不建议使用吹风机,因为吹风机的风力比较大,宝宝容易受到惊吓,而且宝宝的头发比较短,发量又比较少,用毛巾擦干就可以了。

  宝宝洗发水如何挑选

  宝宝的洗发水挑选的两大大原则就是安全和温和。市面上的婴儿洗发水琳琅满目,妈妈们最好选择有口碑的大品牌,还要注意选择无泪配方的洗发水。


新手妈妈育儿经验

育儿经验谈

首先他吸吮的手指时候是感觉害怕或者是有吃奶瓶的习惯!这是正常的!家人多说他这样不好,慢慢地就会改掉坏习惯!若你的孩子大于六岁还在吃可就要用行动阻止了!我儿子就会吃,每次看见就“收拾他”

育儿的经验

现在的孩子成熟得太快,这并不是一件好事。要给孩子以倒金字塔即V形的关爱:很小的时候,限制他的自由和自作主张的权利;逐渐成熟后,显现出有足够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再一步步让他走向独立。对孩子撒手太早,会让他们感到被纵容,习惯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进入学校以后,在因缺乏必要的判断力而不得不需要父母帮助时,他们也会感到不习惯,以致沮丧。

  下班后尽量多和孩子在一起。  工作忙碌的父母习惯用买上一大堆礼物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歉意,其实这并不是孩子最需要的。放下电话,关上电视,跟孩子一起做游戏,讲讲白天发生的故事和笑话,多问问学校的事情,告诉孩子,和他在一起是你最快乐的时刻。有了足够的时间交流,即使你的工作会偶尔打断你们的交流,孩子也会体谅。

新手妈妈育婴知识必看

新手妈妈育婴知识(必看)

  小宝宝需要讲究的很多,若是父母们不懂得如何解决育婴方面的相关问题,可就要多关注这方面的知识了,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1、吃睡最好养成规律

  吃和睡,是宝宝出生后首先要学会的“本领”。婴儿应该建立相对稳定的睡眠规律,这通常是在出生2—3个月内,通过和妈妈一起生活逐渐形成。

  新妈妈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婴儿应该在晚上9点以前入睡;不足3个月的婴儿每天睡眠时间应达15—16小时;而3个月以后的宝宝每天睡眠时间要达12—13小时。同时,还应该建立相对稳定的哺育规律,婴儿最好每隔2—3小时喝一次奶,也就是说每天喝奶次数要达到8至12次。

  如果婴儿表现出烦躁不安,而父母筋疲力尽,说明这时候并不是喂奶或睡觉的“正确时间”。此时,父母不要刻意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些工具也有利于安抚孩子,比如转动缓慢、声音柔和的床铃等。

  2、开辟一块“安全育儿区”

  家有小生命,安全恐怕是所有大人最关心的问题了。事实上,家庭安全护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家里开辟一块理想的“安全育儿区”,在这里给宝宝换衣服、尿布时,不用担心磕碰、污染等问题,还可以把宝宝常用的物品、用具等放在附近,以方便寻找。

  家长要格外关注以下几点:第一,给婴儿换尿布的台子要大一点,地方不能过高,以防父母意外将婴儿跌伤。第二,婴儿洗澡室温以24℃—26℃为佳,水温不宜过热,家长的动作要轻柔而迅速,澡盆必须清洁消毒,向澡盆中倒水的顺序应该是先冷后热,以免烫伤婴儿,澡盆必须经常放到室外晾晒。第三,护理婴儿时,至少要保证视线或手有一样不离开婴儿。

  3、分床不分室更独立

  宝宝要不要和父母同睡,是年轻父母们经常讨论的话题。虽然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多数育儿专家并不推荐小婴儿和父母同睡,这是因为不仅父母容易吵醒婴儿,而且成人呼吸的二氧化碳量大,容易让孩子呼吸污浊空气。更严重的是,如果家长睡着之后压到孩子,很容易引起婴儿窒息、甚至婴儿猝死。

  因此,新生儿应有自己的床铺,但是要与父母在同一房间,即“分床不分室”。婴儿床应该足够大,并且不能太软,否则不利于孩子骨骼的发育。睡觉时父母应将还不会翻身的小婴儿包裹好,但宝宝的手和手臂要可以自如活动。宝宝学会翻身后,床要大到足够他们移动,但是周围要做好安全措施以防婴儿跌落。

  4、打造自娱自乐空间

  很多父母特别害怕“离开”宝宝,其实,让宝宝懂得自我寻找娱乐,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突破。虽然婴儿需要全天候看护,但家长也要给他们独自玩耍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宝宝自己会想办法对抗寂寞,过分关心,只会阻碍他自我发展及学习新事物的机会。父母要做的,是制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在大人的监控和观察下,鼓励宝宝自我玩耍,比如孩子睡醒后,不要马上抱着他走动、玩乐,可以留给宝宝一点“个人时间”,看看他自己想做点儿什么。这短暂的“冷却”时间,能让看护人员稍微休息片刻,也让婴儿有机会自得其乐,学习如何独自“打发时间”,得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5、宝宝的专属成长轨迹

  “我家宝宝会抬头了”、“我家宝宝长牙了”……我们经常看到家长凑在一起“比较”各家的孩子。虽然生长发育有着“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等一般规律,但家长更应该意识到,每个婴儿都有自己特定的发育时间表,并不会完全按部就班。

  因此,家长实在没必要拿自家孩子和别人的比较,而是应该为宝宝的每一点进步感到高兴,并且仔细观察他们的'成长变化,摸清专属于自己宝宝的“成长轨迹”,比如,我的宝宝身体比较强壮,协调性不错,但开口发声和说话较晚;我的孩子可能很早就开始走路,但个子长得小。如果孩子与同龄儿相比差异太大,则可以向儿科医生咨询。

  6、视听享受促进感官发育

  6个月以前,婴儿都处在发育的基础阶段,父母应该理解并遵循这一“自然”过程。比如,两个月大的新生儿只能看到视线20—25厘米以内的物体、分辨黑白两色,对触碰的物体并不会有切实的感受。如果跳过基础发育的必要步骤,会对孩子的感官发育等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1个月左右的宝宝,可以将粗线条的物体放在婴儿床上方,让他跟着看,慢慢刺激视觉发育,逐渐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吸引他;3个月以后,宝宝开始喜欢聆听音乐和妈妈的声音,在给他换尿布、洗澡时,可以对他唱歌或说话,这些语言是他最初的交流工具,睡觉时,也可以放些柔和的摇篮曲帮他放松。

  7、不让过早“开发”伤害孩子

  激烈的社会竞争,让越来越多的父母高喊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很多刚刚有了孩子的父母,就开始热衷于“开发”和“教育”他们的孩子,似乎这样孩子就能“领先一步”。

  但需要提醒的是,婴儿——特别是还不满3个月大的新生儿,他们是一天一天慢慢长大的,这一过程通常无法通过人为加快。而早期教育、智力开发等,并不等于要让孩子早认字、早读书和早学习。

  婴幼儿阶段,家长更应该引发孩子的探索行为和认识世界的能力,逐渐促进孩子在大运动、精细动作、情绪、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比如,通过让宝宝抓握自己的手指、摸不同材质的玩具等,练习触觉和运动能力。拔苗助长,只会让宝宝无助、家长焦虑。

  8、共同玩耍交流情感

  婴儿出生后到1岁,是父母和孩子建立情感纽带的“黄金期”。不能误以为这么小的婴儿只是需要睡觉吃奶,不需要情感上的沟通交流。

  一方面,要增加和孩子的接触,哺乳、洗澡的时候,眼睛一定要看着孩子,和他目光交流。此外,宝宝对触摸格外有反应,尤其是哭闹时,抚摸可以让他知道有人在关心他。另一方面,要陪婴儿一起玩耍。这既是孩子的天性,也能促进身体和大脑发育,掌握各种能力。家长可以带着宝宝认识各种物品、颜色;把玩具放在宝宝手边引诱他去抓握;用不同的表情吸引宝宝,让他试着观察和模仿等。

  9、新手妈妈放松自己

  很多妈妈分娩后,会有突如其来的巨大压力,包括担心婴儿的安全、新生儿不好照料、身体不适,以及激素水平改变等。因此,保持身心平和,对新妈妈非常重要。

  首先,不要把全家所有人的精力都单纯放在宝宝身上。家人,特别是爸爸,要多给妈妈鼓励和支持。其次,大量进补很容易令人心烦气躁、甚至焦虑,多吃新鲜的蔬果、多喝温开水更有利于调整身心状态。最后,别要求自己24小时“全职”,要适当休息、调整和倾诉。

  10、新手爸爸多参与

  现代家庭中,我们越来越强调爸爸的作用。照料新生儿也不例外,爸爸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比如哄宝宝、换尿布、给宝宝洗澡、带他到户外活动等,都是爸爸可以胜任的工作。

  爸爸特有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激起孩子对外界的兴趣,鼓励他们探索外部世界;而且孩子会在爸爸的引导下,获得对世界的信任感。要知道,建立亲密关系的“黄金期”一去不复返,新爸爸们可以通过游戏、玩具等和宝宝互动,消除“婴儿很难照料”的恐惧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