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5岁的男孩子玩游戏,只想赢害怕输,如何科学应对

5岁的男孩子,在游戏中,总是想赢,为了确保能赢,甚至自行随意修改游戏规则,你家有这样的孩子吗?

这个时候家长该如何科学应对?

小木的想赢怕输

恰巧,我家就有一位。

小木,今年5岁,刚刚上大班。

小木最近很喜欢一个睡前游戏:玩石头剪刀布。

这算是一种很好的游戏,规则明确,要想获胜,必须先去洞察对手的策略,然后再调整自己的策略,让小朋友试着去想,别人会因为你想什么而怎么想,是非常棒的带有博弈色彩的思维训练。

但在玩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游戏,对小木的最大的益处还不是思维上,而是对输赢的态度。

对大人来说,游戏就只是游戏,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对小朋友来说,游戏就是生活,是当下生活的全部。

所以,当小木在一轮谁先赢到5局的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获胜的时候,就异常的开心,需要腾开床的中间,他要手舞足蹈的跳上一段,才能表达他胜利的喜悦。

赢了有多开心,输了就有多难过。

他的难过,不是在游戏完全输了之后才表现出来,在游戏的过程中,他觉得他要输了的时候,他就已经明显的表现出来了:像蔫了的黄瓜,一脸的不开心,出拳的手也变得有气无力;还会跟我们说,要不这局就这样吧,我们重新再来一局。

与要输的时候,想无视游戏规则,想中途退赛相对的,为了在一局比赛中能赢,他也会中途更改游戏规则:比如一开始我们说的是比11局,但当他在进行到5局的时候,他发现他是领先的,他就会提议,那要不我们就比5局吧。

相信类似这样的想赢怕输,甚至在游戏中,不惜更改规则,在5岁左右的孩子中,尤其是男孩子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很多家长会说,这个时候的处理很简单啊,告诉他正确的规则,以后他长大,真实世界可不会由着他的。

那我们的处理,真的应该用成人世界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吗?

为此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游戏对男孩子成长的作用。

游戏之于男孩子

就像草原上的小狮子通过和兄弟姐妹们的打斗游戏,学习控制身体和捕捉猎物的技巧一样。

人类的儿童期所进行的各种游戏,也并非像成人一样是为了消磨无聊时光,而是为将来在真实社会需要的各种技能,做着准备。

小朋友们在2~3岁时,在出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之前,会经历一个自己和自己玩的准备期,这个时候主要是自己一个人和玩具玩,培养的是自己身体和手眼协调的各种能力。

这个基础技能掌握之后,可以加入更复杂一些的社交的练习了,这个时候他们会更愿意走出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这种人与人的互动中,男孩子和女孩子玩的侧重点又会有所不一样,女孩子偏向于社交合作类,而男孩子天生竞争动力十足,偏向于互动竞争类,凡事都想争第一。

为什么男孩子会表现出更强的竞争性呢,这是跟不同性别之间,体内的激素分泌是息息相关的,男孩子体内以睾丸酮为代表的雄性激素的分泌就高于女孩子,而睾丸酮就是让人表现得更勇于冒险、更勇于竞争。

而竞争中的获胜,有助于提升小朋友的自尊水平。

对于4~5岁的男孩子来说,胜利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是什么样子,在他们感受什么是失败之前,先品尝胜利的滋味,显然是更加重要的,至于规则,是第二位的,是其他成长阶段的学习重点。

也就是说,对于5岁的男孩子来说:胜利是第一位的,规则是第二位的。

我们和小木的石头剪刀布游戏,我们会尽量让他能够赢,有时候他还会凑到我耳边,告诉我:爸爸,你下一次出石头吧。”然后,我真的就出石头,他出布,赢了后,他也能开心不已。

通过游戏进行教育,首先要让孩子愿意继续玩下去才可以。

多让他赢,尤其是结束游戏的最后一次,目前我一定会让他赢,赢了好心情,睡觉都更香甜。

如何让孩子面对输

当小木赢得游戏的时候,我会恭喜他,同时我也会表现出一点点的难过,而不是无所谓(虽然,成人对这种游戏的输赢是无所谓的),因为这个时候,我作为输家如何对待输,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当他输的时候,或者快要输的时候,真的是非常好的逆境教育:比如在他觉得要输,想放弃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这个时候,如果你能猜得到孩子的出招套路,你让他赢得比赛,就能起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在他最后真的输了的时候,你并不需要特意去安慰他,你只需要告诉他,在他赢的时候,输的爸爸妈妈,也是你现在这样的心情。然后,再玩一局,让他赢。

游戏的价值,不仅仅是学习如何让游戏获胜的策略和技巧,更是非常好的胜利者教育、同理心教育、挫折教育的快速工具。